商界评李克强「大礼包」:"36条"挺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商报讯】记者戴合声报道: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於本月16日至18日访港期间公布的多项「挺港」措施,本港商界均表示欢迎。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荣誉会长黄定光形容,内地和香港过去对外汇资金等的处理有不同政策,成为香港进一步增升国际金融中心的樽颈,故是次公布的有关政策措施,可谓解除屏障、令香港继续迈向和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总商会立法会议员林健锋指,李克强带来的「大礼」在近期欧美债务危机底下,稳定了巿场信心,并加强了本港竞争力。 黄友嘉:港助内企走出去 厂商会会长黄友嘉认为,有关措施不但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亦有助提升香港服务业的中介地位,推动香港成为服务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总部经济中心,为香港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亦为内地及香港的共同发展缔造双赢。 对於中央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并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至全中国,他认为,此举有助更多在珠三角营商的港企参与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纾缓人民币汇率升值加剧经营成本上升的压力。他又谓,香港检测业界发展成熟,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检测认证,将为业界带来新机遇,有助业界加强与内地检测机构合作,拓展内地巿场。 林健锋:大礼实效水到渠成 代表香港总商会的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表示,近期美国及欧洲债务危机,令全球巿场风高浪急,对本港经济带来隐忧,故李克强日前带来「大礼」,并重申确立香港在粤港澳经贸合作中的重要角色,这对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中心、拓展高端服务业、区域经济合作等,有水到渠成的实效,也有助稳定巿场信心,甚至加强竞争力。他表示会了解及研究新措施具体内容,向政府提出意见,积极落实这些支援举措。 梁君彦吁人币资金投实体 对於内地容许香港企业的人民币资金直接到内地投资,工业界立法会议员梁君彦指,企业可把人民币资金投放於实体基建及企业营运,这不单是人民币回流机制重要部分,亦可让本地企业更灵活控制资金调动与汇率风险。他续指,香港具完善金融及监管措施,人民币存款与业务达一定规模,加上新的支持措施,相信可加强本地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实力,不单有利本港金融经贸业,更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担当重要角色,配合国家发展大方针。 黄定光:新措消屏障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荣誉会长黄定光表示,内地和香港的经济日益密切,尤其金融合作方面日益加强,但由於两地制度不同,例如对外汇资金等处理有不同政策,成为香港进一步增升国际金融中心的樽颈,但李克强今次提到的一系列措施,就是再度解除了这道屏障,是举足轻重的举措,令香港可配合日益增升国力的祖国,并继续巩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对於李克强副总理要求特区政府切实做好工作,黄定光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都必须要以为人民谋福祉、搞好经济为依归,然而特区政府在过去几年,的确做了不少出发虽好但效果不彰的政策,差强人意。所以他相信,有关讲话是反映中央鼓励特区政府,致力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 张华峰:政策指明方向 身兼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恒丰证券董事长张华峰指,过去在特区政府的政策底下,看不到清晰的发展方面,李克强此行带来了那麽多中央政策,大力支持香港金融发展,实在为香港起到一个振奋人心的作用,令香港金融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 但他亦指出,今次公布的多项金融措施,主要惠及银行及大机构,对本港众多的华资中小型证券行,只能起到加强信心的作用,实际受益不大。他续要求特区政府日后继续积极向中央争取惠及华资中小型证券行的政策措施。
08月20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