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潮汕人之所以被称为“东方犹太人”,根基在于潮汕人的思想、底层逻辑、文化传承。潮汕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潮商在商贸活动中的经营方式、管理理念、宗族关系和创业发展的视野。
2021年10月11日上午,由国际潮团总会主办,国际潮青联合会承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潮学研究会、国际潮商经济合作组织、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联合协办,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会长陈幼南,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会长李奕标主持的第三季高端论坛《在新时代年轻人如何把握世界机遇和承担社会责任》圆满举行。
论坛上,内地代表、法学硕士、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社长张见悦与主讲嘉宾、腾讯主要创办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基金会发起人、武汉学院创办人陈一丹先生就潮汕善堂文化和潮商慈善事业进行交流互动,追寻和梳理潮汕文化的根脉。现据录音整理成篇,与大家共享。
张见悦提问:
潮汕是善堂文化的发源地,潮商普遍喜欢参与慈善事业,您也很专注于慈善活动,您如何看待这种传统?如何安排未来的善慈事业?
陈一丹回答:
每个人都有慈善的本能,都有一颗善心,特别是潮汕地区,在善堂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从小就种下了“善”的种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潮汕善堂文化和我国著名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际遇和发展。一个企业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创造大量的财富和资源,但是花在个人身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个人之外的资源应该理解为上天的恩赐,用来做什么事情与自己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潮汕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把资源用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用在哺育我们的家乡、教育我们的学校、成就我们的行业等领域将会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这对丰富我们的人生和奉献社会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慈善不仅仅是物质,假如各领域的优秀潮青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社会资源贡献出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慈善。未来慈善要结合时代发展,用更多科学创新的模式,在效率和公平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做慈善的时候,并不是单单把善心献出去那么简单。慈善是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团队来做,要思考一个模式,慈善出来的效果一定是对社会有帮助的,要把善心的效果发挥到最好,这是对新时代慈善人士最基本的一个要求。
我在惠州出生,在城市长大,很少回潮汕老家,但是祖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影响。我总是记得奶奶经常对我说:要经常关心家里,有机会也要支持家乡的亲戚朋友。我想,这就是潮汕人的底层逻辑,是他们的价值观。
陈一丹基金会在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时,团队很专业地谈到儒释道,各方面都在谈。我父亲当时就说,这些文化都很好,他也都十分赞同,但对他来说,老祖宗是不能忘的。我们从哪里来?还不是一辈辈苦过来,所以不能忘记祖宗。很朴素的道理,但这恰恰是潮汕人不忘家乡、爱国爱乡情怀和传统的体现,特别在海外潮人中得到了弘扬。通过家庭教育传承,再以公益慈善为载体实施,潮汕文化一定会延续下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到了一定人生岁月的潮汕企业家和慈善家,他们在资产分配上,除了安排好原有的事业和家庭外,也把一部分资产放在公益慈善上,这不仅是对社会的回馈,更是他们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甚至是一个平台,让孩子们投身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我坚信,潮汕文化将会在新时代绽放更多的花,结出更多的果!
相关文章
- 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陈幼南李奕标率团赴新加坡考察潮州八邑会馆申办第二十四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筹备工作
- 国际潮青丨九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锐旭分享12年广东创业故事
- 国际潮青黄进达、史昊洺等率130多名香港青年参加港澳青年看祖国访闽潮活动
- 祝贺蓝章兴当选纽约潮州同乡会第36届理事会会长,马立禧当选纽约潮青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 全球潮创会2025潮创海外智研参访团拜访第十二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
- 海岸集团携手理大教育正式启动国际湾区教育科创港与THEI MBA CEO Club
- 黄进达、陈诚杰、马志文等携香港、珠海近百名青年参加羽动珠港青年·交融同创未来——珠海香港两地青年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暨羽毛球联谊赛
- 老挝国家主席签发 副总理颁发丨老挝中华总商会荣获老挝三级发展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