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2022年“澄海华侨与乡侨社会调查”研学营顺利结营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3日


   7月31日,2022年“澄海华侨与侨乡社会调查”研学营闭营仪式在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陈慈黉故居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汕头市澄海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澄海侨联)、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简称:广东潮青)主办。国际潮青联合会侯任常务副会长、广东潮青主任张见悦、广东潮青荣誉主任林伦伦、轮值秘书长孙彦翔、澄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郑奕庭,隆都镇党委书记魏思超等出席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研学营通过学术讲座、文献搜集、口述访谈、田野调查、学术研讨等方式,30余名师生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聚焦澄海东里和隆都两大侨乡,开展华侨历史文化搜集、调研工作,收获成果丰富,硕果累累。首先,大家通过观看影片一同感受这15天的研学历程。15天来,研学营师生们白天冒着酷暑,在隆都、东里两镇的古村落展开深入的调研,晚上集中研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在研学成果分享会上,研学营的学员们分成东里、隆都两个小组,向大家展示这15天的研学成果。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李柏乐同学代表东里组,向大家作成果汇报。隆都组的学员赵迈禧、黄凯越、陈旖宁等向大家作成果汇报。







   随后,张见悦主任为本次研学营闭营仪式致辞。他回忆起:1998年的暑假,曾组织了北京潮籍大学生暑期返乡实践活动,其中一站就来到了澄海。在二十四年后能再次来到澄海举办研学营活动十分令人感触。张见悦主任与大家分享道,在“潮汕祠堂”拍摄的四年间以及在乡野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大量有待考究的细节事件。他告诉大家,尽管我们本次活动做了大量的调研,有时候有图不一定有真相,我们收集完资料一定还要再仔细打磨考究。就潮汕文化传播上,张见悦主任向学员们提出了四点寄语:

   01

   在信息化时代,传播潮汕文化时一定要与历史背景严肃校对;

   02

   在历史长河中,潮汕文化的思想角度较复杂,要时刻联系当下的核心价值观;

   03

   要从正面的角度推广潮汕文化的正面形象;

   04

   可以更多关注推广侨文化与商帮文化。

图片

   本次研学营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术总顾问——林伦伦教授的支持。在林教授的积极推动下,促成了澄海侨联与广东潮青的这次合作,林教授身体力行,为本次研学营方案和课题研究给予认真细致的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同时他亲自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协助组建了强大的专家智库,为华侨历史文化普查计划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郑奕庭常委为林教授颁发学术总顾问奖牌。林教授还将在线上为学员们开展关于《侨乡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与研究》的学术讲座。


   研学营开展期间,得到各单位、机构以及各地干部、社会人士、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澄海侨联副主席王小坚为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发纪念奖牌及纪念证书。










   这次研学营活动,同学们表现突出,积极参与。为鼓励优秀的大学生,澄海区侨联特设立“澄怀侨心”奖学金,经专家评选,推选出优秀学员。郑奕庭常委为获得优秀奖的同学颁奖。


   优秀奖学员名单:许沂泠、林润锋、林翼思、黄馥涵、林沛跃、蔡立婉、李昕迩、陈禹林、陈旖宁。


   林伦伦教授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同学颁奖。

   获得三等奖的学员名单:黄凯越、陈灵萱、余梓洺;

   获得二等奖的学员名单:赵迈禧、周沁瑜;

   获得一等奖的学员名单:李柏乐。


   在本次研学过程中,研学营的同学们,顶着三伏天38度高温酷暑,用他们脚步和汗水,重新认识我们的侨乡,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用他们对潮汕这片土地的热爱,为家乡华侨历史文化事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分贡献。今后,广东潮青也将继续承担传播中华文化的社会责任,继续努力,砥砺前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