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擘陈有汉的盘谷神话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6日

从其父手中接掌盘谷银行,带领盘谷完成了从家族到团队协作的脱胎换骨,成为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并成功传诸下一辈。放眼东南亚地区,知名家族企业延于第三代而不倒的,陈有汉是典型一例。

夕阳掩映下的上海外滩,在镀着一抹金色余辉的金融大道上,一排经典老建筑和林立的外资银行夺人眼球。其中位于中山东一路7号的,是一座颇具文艺复兴风格的大楼,这便是泰国盘谷银行(Bangkok Bank)所在地。

盘谷银行是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总资产超过420亿美元,目前其已在中国开设了5家分行,分别位于上海、厦门、汕头、北京和深圳。陈有汉,则是这个金融家族的第二代传人。

陈有汉在泰国被誉为“成就杰出、知名度最高”的商界精英,从其父——爱国侨领、盘谷银行创始人陈弼臣手中接掌盘谷银行后,他带领盘谷建立起了一套现代金融管理模式,完成从家族到团队协作的脱胎换骨,最终成为泰国的金融支柱和四大华人金融财团之一,并成功传诸下一辈。放眼东南亚地区,知名家族企业延于第三代而不倒的,陈有汉是典型一例。

在2006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华人富豪500强”榜单上,陈有汉家族以10.9亿美元的身家,排名第61位。

作为世界级的华商人物,陈有汉与其旗下产业在中泰两国的经济与贸易的合作及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他将业务重点转向中国,除盘谷银行的扩张外,他还在今年1月成立的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中担任常务副会长,目前正有计划地在内地进行投资,盘谷房地产公司就是其在上海投资的第一个项目。

据报道,1月29日,上海盘谷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嘉定新城投资的“盘谷天地”项目举行开工剪彩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和商业,预计将于2010年年底完成整体开发建设。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陈有汉的胞兄——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中国侨联副主席陈有庆等出席典礼。

曲折接班之路

陈有汉1934年2月出生于泰国曼谷,祖籍广东潮阳,是泰国“金融大王”陈弼臣的次子。由于担心下一代与中

华文化割裂,陈弼臣安排陈有汉6岁时随母亲回中国上学,就读于汕头聿怀中学。1953年,陈有汉从香港广大高级会计学院会计系毕业,返回泰国进入盘谷银行实习。

盘谷银行是陈弼臣在1944年与其他10位泰国商人集资创建的。在他苦心经营下,盘谷银行飞速发展,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的20年中,其资产额一直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被国际金融界评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银行”。

数月后,陈有汉又到英国伦敦雷伦专科学院攻读银行学,1957年毕业后在英格兰皇家银行实习。其间,他对欧美经济制度深有研究,并逐步掌握了国际金融知识。再回到泰国,陈有汉没有被父亲立即安排至盘谷银行,而是先到曼谷亚洲信托有限公司实习了6个月。他很快在工作中显示出过人的才干,被提升为副经理。

1959年10月,陈有汉进入盘谷银行工作,先由会计部副经理做起。由于具备很强的专业背景,加上父亲悉心传授银行业务,教习洽谈生意、观察分析金融形势等知识和技巧,他成长很快,三年后升任会计部经理,不久被授予代表银行签字权(法人代表)。在会计部任职的十几年间,他兢兢业业,每天工作直至最后一份支票核准、现金入库后才回家。

陈有汉的上述经历与正大集团的谢国民极其相似——都是1930年代在曼谷出生,谢国民是出生于1939年;父辈都是家族企业的成功创始人,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异国出生的子女的中国文化素养。谢国民小时也曾随父亲回汕头读书,之后到香港继续求学。就连两人学成返回泰国的时段也一样——都是19岁。接下来的经历也相似。谢国民的父亲同样不想让儿子立即进入自己家族的公司,而是让他先在外面“实习”了5年。

但在成为接班人的道路上,二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谢国民29岁就接班,而陈有汉并未被父亲立即选中,陈弼臣深知:全球各大家族企业的衰落,大多源于继承人都是坐享父荫,或不思进取,或难堪大任,因此要想保证企业的延续和兴旺,应当注重接班人的能力和品性,而非血缘关系。

陈弼臣1970年代辞任盘谷银行总裁时,并未让位于已是副总裁的次子,而是由另一位外姓副总裁黄闻波接任。1983年陈弼臣辞任执行董事会主席,外界猜测这回该轮到他年近50的爱子了,但出人意料,他邀请了曾任泰国财政部长的林日光接替。1984年,陈弼臣70岁,最后辞去董事长职务,这个位子还是没有轮到陈有汉,而是由原副董事长许敦茂接班。

1980年,当46岁的陈有汉凭借自己的实力,经董事局一致推举出任盘谷银行第四任总裁时,他已在基层、中层等位置上磨练了整整21年,并且成绩斐然。陈弼臣对儿子的培养可谓用心良苦,而这段经历也成为陈有汉终身受用的财富。

首页 上一页 1 /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