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十大风云潮商排行榜
马化腾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入选理由】: 他是后起之秀,而立之年即成为中国的即时通信教父;他将即时聊天工具引入中国,并为业界公认不能赚钱的IM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将企业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即时通信服务企业和世界上流量最大的SNS网站之一;他改变了数以亿计互联网用户的沟通习惯,创造了互联网上新的沟通文化;他推动了国内宽带建设的加速发展,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创业故事】: 1998年底,马化腾在深圳成立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网络即时通信软件,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创业之初的马化腾走过了非常艰难、困惑的日子。第二年,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最中国化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即腾讯QQ),受到用户的高度青睐。随着公司不断发展,马化腾成功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为公司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发展,腾讯QQ注册用户数已达3.4亿,活跃用户数为1.8亿,同时最高在线人数已逾3000万,在即时通信领域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凭借QQ的成功,腾讯开始“花瓣式扩张”。2003年,腾讯开始做门户,然后拓展休闲游戏和大型网游;2005年,腾讯又在网络拍卖和在线支付上出手,此后,腾讯更冲入搜索市场。结果是马化腾创立了中国3家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之一、第二大C2C网站、最大的网上休闲游戏网站。其社区服务QQ空间的活跃用户数也首屈一指。 目前,腾讯已经完成了面向在线生活产业模式的业务布局,构建了QQ即时通信工具平台、QQ.com门户网站平台、QQ游戏平台以及QQ移动手机门户这四大网络平台,分别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网络社区。在满足用户信息传递与知识获取的需求方面,腾讯有QQ.Com门户、QQ即时通信工具以及Foxmail电子邮件;满足用户群体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方面,腾讯推出的个人博客Q-Zone将与访问量极大的论坛、聊天室、QQ群相互协同;在满足用户个性展示和娱乐服务方面,腾讯拥有非常成功的虚拟形象产品QQ秀、QQ宠物、QQ游戏、QQ音乐、电台、电视直播等系列产品,另外对手机用户提供彩铃、彩信等无线增值业务。 2004年,腾讯成功赴香港上市,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其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 鉴于小企鹅形象得到网民意想不到的欢迎,马化腾把QQ企鹅授权做成实实在在的商品,并取得了成功,这也使得腾讯成为目前中国唯一把互联网虚拟产品成功发展为线下实际商品的互联网企业。周泽荣(澳大利亚)乔鑫集团董事长【入选理由】: 逆市而动,强势突破,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在祖国内地出现投资低潮时毅然回国,以超人的胆识和商业天赋,以广州为大本营,构筑了多元化产业帝国;凭借在澳洲的身份和影响力,他积极促进中澳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合作,他不仅担任澳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还担任联合国友好理事会名誉主席,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东西方文化沟通和了解的国际使者。【创业故事】: 周泽荣于上世纪70年代前往香港,80年代侨居澳大利亚,从事中澳贸易,他将澳大利亚矿物、海鲜和冷冻食品、水果以及工艺技术卖到中国,积累了经验和财富,也开阔了国际化的视野。 1988年,周泽荣从澳大利亚回国开始房地产投资,当海外有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内市场产生动摇之时,周泽荣却投入重金建造了当时广东省最豪华的“广东外商活动中心”。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实行宏观调控、房地产处于市场低潮时,他逆水行舟,掷出10亿元巨资建造广州国际贸易中心和百万平方米的大盘汇侨新城。如今,周泽荣投资的广州国际贸易中心已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随后,他又投资百亿打造名盘汇景新城项目。 以中国内地为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侨鑫集团已成为以房地产业为龙头,投资领域涉及教育、文化、传媒、酒店业、餐饮、电信、医药保健、智能系统集成、旅游观光农业等多元化产业,业务遍及中国的广东、北京、香港,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布里斯班等地,仅在广州的投资就超过150多亿元人民币。 除了房地产业,周泽荣还将商业触角延伸到文化和教育行业。2001年,周泽荣开始尝试投资媒体行业。由他投资经营的《新快报》如今已经成长为广州最有影响的主流报纸之一。2004年6月,侨鑫集团与羊城晚报合办的海外华文报纸《澳洲新快报》正式在悉尼发行,这也是中国报业跨国经营的首例。作为一家中文报纸,《澳洲新快报》在创刊时获得了包括澳大利亚总理在内的众多政要的祝贺和关注,这在澳大利亚报业史上还是第一次。 1999年开始,侨鑫集团与澳大利亚和国内大学一起在广州联合开办MBA课程,开启了“民企+高校”深度合作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周泽荣清晰地看到多元化的投资有利于侨鑫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人文气息和外部形象。如今,“侨鑫”的身影在广州随处可见,经过10多年的发展,侨鑫已成长为一家资产过百亿元,以房地产为龙头,投资涉及教育、文化传媒、服务、饮食以及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商业王国”。马介璋(香港)香港达成集团及佳宁娜集团董事局主席【入选理由】: 他是第一批到深圳投资的港商,见证和推动了深圳30年改革开放的巨变;他以饱满的激情和对祖国发展坚定的信心,成为港商内地投资的表率。他善于大手笔经营运作,让人目不暇接,以“华南城”为代表的多个项目成为商界经典;他是爱国侨领和全国政协委员,积极为国家建设、香港繁荣建言献策,显示了他的高度社会职责感。【创业故事】: 马介璋早年在香港以生产牛仔裤开始创业,他精明能干,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直接为外商加工,获得丰厚利润,然后买地建厂,成立达成制衣工厂,步入香港制衣商的前列。后来他依托内地,在美国、加拿大、荷兰、法国、泰国与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企业,组成以生产牛仔裤为主兼营布匹、拉链、纽扣等副料的香港达成集团,成为“牛仔裤大王”。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马介璋是第一批投资深圳的港商,后来他逐步把投资主体由香港转向深圳。这一战略转变使他的事业有了全新飞跃。从1985年开始,马介璋在深圳开始投资设立服装厂,第二年就增资到3000万元,继而他又参与了制鞋、旅馆、娱乐业等投资。在他的带动下,大批港商跨过罗湖桥来到深圳“掘金”。 马介璋是第一个把潮菜做成品牌推向全世界的潮人。上世纪80年代他在深圳开办全国第一家大型外资潮州菜酒楼佳宁娜。之后,佳宁娜相继在广州、温哥华、泰国、海南、昆明、成都、上海等地开设分店,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第一家中餐跨国饮食集团。 1991年,马介璋以前瞻的眼光在深圳火车站投资10亿多元建造佳宁娜友谊广场,带动了罗湖火车站商圈。2003年,他联手商界朋友投资26亿元在深圳打造最先进、最专业的国际化工业原料交易基地,整合珠三角制造业的产业链。如今的华南城已经真正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第一个将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电子、印刷纸品包装、五金化工塑料五大制造业原料整合在一起交易、展示的基地,为世界所瞩目。 华南城的巨大成功,在国内不断受到追捧。马介璋乘势将这一模式在全国进行复制,投资60亿元在南宁市建设“东盟物流城”,投资50亿元在南昌市建设“华中城”,同时投资数十亿在连云港打造“华东城”,在辽宁铁岭筹建“东北城”。这些超大型商贸城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也创造了近30万人就业机会。 2005年,马介璋把目光瞄准湖南益阳,斥巨资28亿元打造益阳梓山湖新城。2007年,益阳梓山湖新城项目正式启动,马介璋再次获得空前成功。他立足益阳进行产业深耕,开发这里的丰富矿产资源,使得产业链更加丰富。新项目也带动了旗下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扬。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马介璋一直以来,积极履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职责,为国家建设、香港繁荣积极建言献策。他不仅在深港合作、新农村建设、劳动法、社会保障方面提出独到见解,还特别提议设立“华侨节”。
04月27日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