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标会长出席联合国项目事务署与国际潮团举行的线上交流座谈会
2021年5月18日晚,联合国项目事务署与国际潮团代表在线上召开了交流座谈会,就共同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基础设施投资与创新议题等展开交流。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李奕标出席会议并讲话。
05月25日新闻中心 > 所有文章
2021年5月18日晚,联合国项目事务署与国际潮团代表在线上召开了交流座谈会,就共同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基础设施投资与创新议题等展开交流。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李奕标出席会议并讲话。
05月25日 摘要:近日,国际潮青联合会会董、潮团实务交流协作平台总协调、潮汕家己人的日历《潮历》主编杨经纬做客新汕头文化大讲堂&搜狐汕头直播间,分享对主题《全球潮商与潮汕发展》的看法与见解。杨经纬表示,自己打小便时常听说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陈伟南老先生为家乡做贡献的事迹,而陈伟南老先生也从此成为自己的精神引领,促使自己对潮汕传统文化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发挥文化的牵引作用,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广东侨视文化传媒主办并全新策划的以“新科技、新经济、新内容”为方向的《汕头文化大讲堂》栏目推出了不同于以往以民俗、艺术、理念等传统文化主题方向,将聚焦汕头亚青会、区域经济、智能科技、互联网+、新媒体等热点话题开展新课分享。 本期活动特邀潮团实务交流协作平台总协调、潮汕家己人的日历《潮历》主编杨经纬做客新汕头文化大讲堂&搜狐汕头直播间,通过其多年来走访全球潮团潮人的亲身所历、亲眼所见,浅谈对主题《全球潮商与潮汕发展》的看法与见解。 潮商是一个首富辈出的商业群落,更是一个世界性的商业图腾。 一直以来,他们以“刻苦耐劳、善于经营、敢闯敢拼”的精神风貌和经商天赋而闻名海内外;他们五洲驰骋,四海纵横,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潮商名流、商界精英和世界级巨商,从而演绎着“潮汕人会做生意”、“爱拼才会赢”的现代商业神话。 在潮汕人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商业翘楚,如陈伟南、李嘉诚、郑午楼、谢易初、林百欣、陈弼臣、黄光裕、马化腾、朱孟依等,他们已然成为众多创业者的楷模,也是潮汕人不畏辛劳、奋发图强的缩影。 作为《潮历》的主编,潮团实务交流协作平台召集人兼总协调人,杨经纬在做客直播间时分享到,自己打小便时常听说陈伟南老先生为潮汕家乡做贡献的事迹,而陈伟南老先生也从此成为自己的精神引领,促使自己对潮汕传统文化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在研究、学习潮汕文化的20年间,杨经纬一直心系潮汕族群发展,不忘传播潮汕文化,研究潮汕人的生意经成了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期间,杨经纬发起创办潮团实务交流协作平台,以服务潮团为目的、以潮汕传统文化为根基,致力于团结和吸收各界有所成就和影响的潮籍精英,构筑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到目前为止,已有来自全球600多家潮汕同乡会加入潮团,他们借助平台加深感情,促进交流,深化合作。 在创办潮团之余,杨经纬并没有停下对潮汕文化的挖掘和推广。2017年,他开始组织“潮人闯世界,文化传五洲”全球潮团潮人走访活动,徒步穿越戈壁,与全球潮属社团负责人共商潮文化发展,挖掘和推广潮汕文化。他表示,“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潮汕地区作为著名侨乡,遍布全球的潮商以团结著称、具有良好的声誉,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全球潮团潮人走访活动中,他目睹了潮汕文化在海外潮人团体中传承的缺失和海外乡亲对家乡文化的渴望。 杨经纬认为,为家乡传承文化,如同为家乡修桥筑路一样重要。将365天的“潮思”汇于一册,做一本属于潮汕“家己人”的日历,每天分享一张潮汕美图、介绍一个潮汕文化知识,诉说潮人智慧和人生百态,让每一位旅居在外的潮汕人都能够接触到家乡,加深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了解,这是他编撰《潮历》的初衷。秉承着对潮汕文化的热爱与情怀,杨经纬在之后创建了全球潮人文化交流平台——“潮汕视窗”,他希望有更多的潮汕人能够加入到创作的队伍当中,一起支持这项文化事业。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商”,先人们培育了团结合力、眼光开阔、敢于冒险、诚信经营的品格,挣得了今后赖以发展的基业,更是赢得了“红头船商人”的美誉。杨经纬在分享中谈到,潮商遍布天下,自己多年前搁下商业活动,用了9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中国、拜访了国内各省市潮汕商会及潮汕联谊会,行程超过4万多公里。同时也用了近1年的时间专程拜访欧美各国的潮人团体。感受着旅居各国潮人潮商所展示出的血脉文化传承、和勇于经营的拼搏精神。每到一处,不仅送上潮汕的祝福和慰问,同时也留下了各商会会长的签名及盖章,见证着潮商的雄姿,也感受着各地潮人的拼搏理念。通过这段经历,杨经纬随后分享了其对于全球潮商与潮汕发展的思考。 潮汕是著名的侨乡,海外潮籍华人华侨商界巨子辈出、社会精英云集,侨资侨力丰富,造就了汕头与海外交往的独特地缘、人缘、亲缘优势。目前我国约有6000多万海外侨胞,潮汕籍侨胞约1900多万,他们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杨经纬介绍,海外侨胞、潮商对家乡建设的贡献体现了其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从19世纪80、90年代开始,一些海外潮商在家乡兴办私塾,揭开了海外潮商捐资办学的序幕。 其中便有我们所熟知的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创办于1932年的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一所公办侨中。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印尼、泰国的侨生回国,为了更好安置爱国归侨学生,“侨中”应运而生。上世纪50年代,有大量侨生在校,高峰时超过全体学生人数的半数,侨生来自东南亚各国,其中以泰国居多。 在公益事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以来潮汕地区共接受海外潮商捐赠各种公益事业资金达数百亿元,共兴建校舍2000余所,造桥修路500余宗,新建、扩建医院百余所。这些数据足以显现潮商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在分享的最后,杨经纬通过文化建设、搭建平台、加强宣传等方面浅谈潮汕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他表示,通过搭建平台服务好全球潮商,同时做好宣传,进一步助力潮汕品牌“引进来”“走出去”。愿天下潮商事业继续兴旺发展,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05月18日相比过往的“留港热”,近两年内地人才来港的意愿明显下降。长期关注港漂问题的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会长、胡良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胡剑江接受中评社采访时指出,招不来、留不住人才会长远制约香港的竞争优势,特区政府应该积极完善人才政策,尽可能把内地港漂人才留下来。
05月18日摘要:5月13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开幕,2021深圳两会时间正式开启。深圳市政协委员、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银广厦集团总裁陈镇文参与会议,并聚焦城市民宿(网约房)的监管问题建言献策。
05月17日香港特区立法会正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进行本地立法,希望在5月底前完成整个立法工作。对于中央主导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香港爱国爱港社团身体力行,表达了对中央决策的坚决支持和拥护,并对于香港由乱转治、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及「一国两制」实践行
05月10日“那时的深圳跟现在怎么比?完全想象不到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年近八旬的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佳宁娜集团名誉主席马介璋,以36年来投资内地的亲身经历说明一个道理:国运兴,家运兴。他殷切寄语香港青年:“现在国家发展势不可当,在时代的转折点上,一定要踏准节拍。”
05月08日据中新网深圳4月28日消息,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27日晚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 “云采访”上称,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大湾区和香港的高等教育要“双向流动”,深圳大学正筹划在香港建立校区,为未来更多的香港年轻人进入到内地高校学习创造条件。
05月05日1919年,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激荡起改变民族命运的滚滚洪流。“五四”精神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思想文化根基,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奋发有为的前行标杆和精神支柱。
05月04日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