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插上机器人“翅膀”,揭阳这家上市公司豪取十个涨停板!

文章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4日


    自马斯克宣布要在9月份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后,机器人概念股保持活跃,不少公司近期收获涨停,巨轮智能更是14天收获10板。机构认为,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广阔,A股上市公司已经积极布局机器人业务。

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11日,国际潮青联合会第七届2018常务会董会议在揭阳市隆重召开。期间,国际潮青联合会代表团参观考察了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002031)。

    揭阳轮胎模具开发制造企业巨轮智能豪取十个涨停板

     7月8日上午,巨轮智能再度涨停,14个交易日内录得10个涨停,日内成交金额超31亿元,换手率超37%。过去三周股价累计上涨150%。对于近期股价的异常波动,巨轮智能6月29日晚公告回应称,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巨轮智能位于揭阳市揭东经济开发区,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技术领先和首家上市的轮胎模具开发制造企业,目前已形成轮胎模具、轮胎硫化机、智能装备和类金融四大高端业态。公司主要研制开发、生产子午线轮胎模具、液压式轮胎硫化机、精密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主导产品有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轮胎二半模具、巨型工程车胎活络模具、多种型号的液压式轮胎硫化机、轻载和重载工业机器人、精密机床等。其产品销售全国,并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被美国固特异、英国邓录普、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意大利皮列里等国际轮胎巨头列入全球采购供应体系。

    此外,巨轮智能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首批15家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


▲巨轮智能董事长/实控人吴潮忠

    除巨轮智能外,多只机器人概念股当日同样表现抢眼。

    山东矿机(002526.SZ)、新时达(002527.SZ)、宝馨科技(002514.SZ)等多股涨停。此外,佰奥智能(300836.SZ)涨超8%,高新兴(300098.SZ)涨超6%。

    “机器人”概念站上风口

    实际上,此波“机器人”概念风起,最早要追溯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即将现身一事发酵。6月3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通过推特透露,特斯拉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推出人形机器人原型机。为此,特斯拉的第二个人工智能日将推迟到9月30日。6月21日,马斯克又在推特上写到,“人工智能正变得越来越好。”此番言论发布的当天,巨轮智能等多只机器人个股涨停,并随之开始了股价强势上涨。

    对此,上海申银万国证券认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发布在即,服务型仿真机器人市场需求广阔。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典型代表,可提升产品制造的性能、速度及稳定性,顺应制造业升级大方向,发展前景广阔。

    短期来看,国内的机器人产业景气复苏明显。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6.7万台,同比增长18.95%;预计2022 年全年出货量30.3万台,同比增长15.96%。

    从题材上看,巨轮智能机器人领域。

    据财报披露,公司是全国首批十五家机器人规范此番大涨,正是涉足了工业企业之一,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高精度RV减速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制造技术的垄断。

    不过,当前该业务对公司整体营收的贡献比例较小。截至2021年度,公司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品实现营收3.08亿元,仅占公司总营收的1成之多。

    面对股价的疯狂飙涨,公司也多次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提示风险,并称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发展前景广阔

    在“机器换人”的趋势下,机构认为,机器人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据IFR和中国电子学会数据,预计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839亿元,约占全球比重37.3%,2016-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3%。其中,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445.7亿元、302.6亿元、90.7亿元,占比分别为53%、36%、11%。民生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虽然处于萌芽期,但长期成长趋势确定,有望引领自动化行业全面升级。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典型代表,可提升产品制造的性能、速度和稳定性,顺应制造业升级大方向,发展前景广阔。Tesla Bot的发布具有产业风向标作用,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机器替人”大趋势。

  在具体的投资机会上,开源证券指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出现让整个行业迈入更务实的思考阶段,技术驱动带来的颠覆性创新亦带来全新历史性机遇,传统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厂商已经具备相应技术储备,有望在特斯拉即将开启的人形机器人时代率先受益。

  国盛证券表示,由于Tesla核心参数去年就已公布,预估成品发布后理应具备较好的成熟度,同时考虑到机器人是基于特斯拉自身具备优势的自动驾驶技术进行开发,在定价上可能会更为亲民,这有利于推动机器替代人力趋势的加速。从相关产业链分析,人形机器人涉及到自动驾驶、视觉导航、传感器技术等多个技术融合,机械产业链方面主要涉及到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驱动器等)、机器视觉等方面,随着机器代人浪潮加速,相关产业链具备较大成长潜能,尤其是上游核心零部件有望直接受益。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