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正月廿四),由潮州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潮州青龙古庙管理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潮州青龙庙会”非遗巡游活动在潮州古城盛大举行,来自海内外99家潮属社团的侨领、会长、代表及嘉宾等近千人齐聚潮州出席盛会,和潮州市民游客共享这一文化盛宴。
潮州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谢松青会长向李奕标会长赠送纪念品
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李奕标,国际潮青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君尧、周建轩、赵文生、郭卓钊、林盛,副会长兼专职秘书长黄坚泰,副会长李红梅、叶少坤、黄锋、张天河、郑锐聪,常务会董林鹏烽,会董杨经纬、黄武雄、陈大航、刘理龙、谢澈、蔡显灼及专职副秘书长林育新等参加活动(名单根据现场统计,如有遗漏,敬请谅解)。
徐和与侨领、会长和潮青代表合影
20日晚,参会嘉宾出席欢迎晚宴。潮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原一级巡视员徐和出席晚宴并致辞。他对海内外乡亲回家参加盛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诚挚邀请大家出席将于今年在潮州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他表示,希望海内外潮人乡亲、潮籍乡贤常回家走走看看,寻根圆梦,感受故乡之美,共谋潮州发展。
国际潮青代表合影
21日上午8时,巡游活动正式启幕。队伍从南堤路青龙古庙出发,途经牌坊街、昌黎路、镇海楼、义安路、开元路、环城西路、南较路、枫春路,最终返回青龙古庙,全程约6公里。
巡游队伍由多个方阵组成,以传统仪仗、非遗演艺、现代共鸣等多维度展现方式,途经古城多个文化地标,形成长超1公里的文化长卷。李红梅作为观礼嘉宾介绍巡游方阵。
今年的表演核心区域集中在古城区外围机动车道,在南门古、镇海楼、开元路口、城新路口、南较路以及枫春路路段处分别设置表演点,为这次巡游增添惊喜与活力。
铿锵有力的潮州大锣鼓、热烈奔放的布马舞、灵动欢快的鲤鱼舞、气势磅礴的英歌舞等发源于乡土宫庙前的各项民间艺术,跟随标旗队、花灯队走街串巷,在数小时的文化巡游中集中展现,为海内外观众带来一场潮州“非遗嘉年华”,向全球展示潮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省级非遗,“潮州青龙庙会”不仅是潮州民俗文化的嘉年华,也是联结海内外乡亲的平台,更是潮人的节日。今年恰逢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在潮州举办,在盛会到来之际,让我们提前预热,祝愿海内外潮人“双向奔赴”的亲情聚会顺利举办。
青龙庙会
潮州青龙古庙,坐落在潮州古城南门南堤东侧,创建于明代,因古时候庙区附近韩江一带经常有青蛇蜿蜒出没,不伤人又来去无踪,故名为青龙古庙。大门横额则题“安济圣庙”,因此青龙古庙又名安济王庙,潮州人称“大老爷宫”。
青龙古庙信众遍布潮汕,远及南北洋各埠。每年正月游神,远客云集,满城鼎沸。晚清以来,历经政权更迭,未曾衰败,直到1951年游神赛会被明令禁止。庙宇也在1966年因为堤防修筑的需要被拆除。但民间的祭祀一直没有中断。轰轰烈烈的青龙庙会只能暂时封存在记忆里,重现昔日盛况的念头在每个潮州人心中汩汩涌动。
念念不忘的回响在20世纪末传来。1992年,在香港潮安同乡会主张下,潮州青龙古庙得以复建。1994年之后,在古城郡南乡亲的守护和海内外潮人的积极推动下,青龙古庙于此后不断修复完善。2011年,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成立,则推动了青龙庙会的复兴。
2014年,一则《潮州青龙庙会巡游间断64年后首恢复》的新闻轰动海内外潮人。一声声“兴啊顺啊”中,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青龙庙会,伴随着原汁原味的潮汕民俗风情、花样繁多的非遗表演,在动静相宜的展示和演出中引爆凤城,数十万潮汕民众及众多海内外嘉宾争睹这一全球潮人的文化盛宴。
庙宇的复兴,带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如今每年农历正月廿四,云集数十项非遗表演的青龙庙会,已成为海内外潮人、游客共同期盼的文化盛宴。这一天,远方的游客慕名而来,离乡的游子归潮赴会,“爱做生意”出了名的本地人,也关店半日早早担着凳子霸位争睹“营大老爷”。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