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潮州日报、潮州市广播电视台、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文章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6日



2025年11月15日下午,澳门潮汕青年协会会长刘智龙率团到访国际潮青联合会和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受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李奕标和深圳潮青商会会长黄德林委托,黄坚泰、赵文生、李光春等率潮青代表们热情接待了刘智龙一行。双方在南山海岸大厦座谈交流,探讨联合举办第十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有关事宜。

国际潮团总会执行秘书长、国际潮青联合会专职秘书长黄坚泰,国际潮青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赵文生,副会长黄大卫、吴玉丹、李红梅;深圳潮青商会监事长李光春,常务副会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泽练,常务副会长林舜州、林子超、马应烽、刁锦坤,轮值副会长林晓义、黄启航、吴华东,副会长陈文振、许嘉子、赖伟丰、蔡鸿生、李恩丽、陈楚辉、沈晓锋、林坚耿、薛浩然、黄学斌,理事陈壁鑫等参加活动。李红梅主持会议。

澳门潮汕青年协会副会长沈国斌、林永然、张宏海、梁毅、曾增伟,会务顾问陈晓凯,澳门潮汕学生委员会主任陈楷炫,澳门潮汕青年协会秘书长周艾子,常务副理事长黄翠贤、陈贤海,副理事长郭卫珩、庄炜彤,常务理事毕文慧,理事黄科宏等一同到访。

刘智龙(左)、黄坚泰(右)

赵文生(左)、黄大卫(右)
会谈期间,潮青们共同表达了对港澳老一辈潮籍侨领和潮团领袖的崇敬之情。受李奕标会长委托,黄坚泰请刘智龙会长转达李奕标会长向许世元主席、刘艺良主席和陈维炽会长等知名侨领和社团会长们的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黄坚泰表示,澳门潮汕青年协会不仅是凝聚在澳潮籍青年的重要平台,更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际潮青力量的重要桥梁。早在2012年就成功联合主办了第七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展现了澳门潮青的组织能力,弘扬爱国爱澳爱家乡的精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期待澳门潮青为国际潮青联合会和联谊年会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坚泰介绍,国际潮青联合会已成立26年,每两年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召开国际潮青联谊年会,至今已举办十二届。李奕标会长担任第九、第十届会长并连任第十一届会长以来,大力培养优秀创二代走上舞台,推进全面发展。联合会和年会紧密连结着分布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八十个团体会员和近两百个潮属社团的优秀潮青,在经济、文化、科技、生态、参政议政、社会责任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青年组织和华人华侨青春盛会。第十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将于2027年由包括澳门潮汕青年协会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14家潮青社团联合举办,这是首次由大湾区潮青社团共同承办的国际潮青盛会。各兄弟社团通力协作、集思广益,携手打造一场彰显潮青实力、展现湾区魅力的国际性盛会,共同书写国际潮青事业的新篇章!

吴玉丹(左)、李红梅(右)

李光春(左)、林泽练(右)
刘智龙介绍澳门潮汕青年协会成立于2010年,以爱国、爱澳、爱乡,团结本澳的青年力量,促进各地青年团体之交流为成立宗旨,积极参与澳门社会事务,推动潮汕青年教育、文化交流,以达致支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为目的。成立至今,吸纳旅澳潮籍青年会员数百人,会员由企业家、公务员、专业人士以及外国回流人才等组成,具备国际视野。协会积极组织澳门潮青赴内地学习交流,开展爱党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澳门潮青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并通过“澳门潮汕学生委员会”服务澳门的潮汕籍大学生群体,搭建潮汕青年交流平台。
刘智龙表示,此次率团到访,主要是学习交流,深入探讨联合筹办第十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深化合作事宜。作为联合举办单位,将积极动员澳门各界潮青力量,合力举办一场体现新时代潮青精神、彰显新时代大湾区文化特色的青春盛会。

沈国斌(左)、林永然(右)

张宏海(左)、梁毅(右)
张宏海表示,澳门潮汕青年协会将全力配合第十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筹备工作,并提出可依托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术资源,为湾区潮汕青年提供学术支持与产学研对接服务,通过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潮汕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曾增伟(左)、陈晓凯(右)

陈楷炫(左)、林舜州(右)
陈楷炫介绍,协会设立的澳门潮汕学生委员会通过举办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构建起联结家乡的文化纽带,并为学生提供企业参访、学习交流等实践机会,已发展成为一个支持潮籍学生创业创新、让人感受到乡情亲情温度的青春平台,使在澳潮籍学子获得归属感。期待未来有更多潮汕青年借助这一平台,实现学术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

林子超(左)、马应烽(右)

刁锦坤(左)、林晓义(右)
赵文生介绍,他十八岁就到北欧挪威工作创业,深感华人华侨联谊合作的重要,只有在推动祖国强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作为连接全球潮青的重要平台,国际潮青联合在跨区域合作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大湾区与北欧市场在大健康、文旅等新兴赛道蕴含合作机遇,国际潮青联合会平台可助力潮青们构建跨国商务网络,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为国内外企业“双向奔赴”构建桥梁。

黄启航(左)、吴华东(右)

陈文振(左)、许嘉子(右)
黄大卫以他多年在大中华集团运营酒店和文旅的经历,与潮青们分享经验。潮青们既需继承家族企业经营智慧,更应通过数字化手段活化潮汕传统文化符号。面对文旅、房地产等传统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潮青们应主动探索融合路径,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框架下探索构建新商业模式,为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

赖伟丰(左)、蔡鸿生(右)

李恩丽(左)、陈楚辉(右)
吴玉丹指出,深圳与澳门的地理优势为跨区域协作奠定基础,潮青们要把握国家政策机遇,以更宏观的视野统筹资源,突破单一城市视角,推动各地潮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通过国际潮青平台促进湾区农业、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深度互动,加强跨区域经验交流。

沈晓锋(左)、林坚耿(右)

薛浩然(左)、黄学斌(右)
李红梅鼓励澳深两地潮青要紧密合作,相互加持,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深入合作,期待澳门潮青发挥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第十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成功举办。

李光春建议,要以粤港澳大湾区潮青社团联合举办第十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为契机,湾区潮青加强互动,通过资源互换、信息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开启大湾区潮青在文化、科技、商贸领域合作共赢新篇章。
林泽练表示,通过本次交流,深切感受到澳门的潮汕青年在传承家国情怀与创新实践中的积极态度,建议各方的潮汕青年群体增强互动,深化文化传承与产业协同,期待未来在更多领域形成更多务实合作。

林晓义指出,深圳凭借深厚科创基因与多元市场,构建了成熟的创业孵化体系,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广阔沃土。他强调,需立足深港澳“科技+文创”领域的文化差异与商业逻辑,整合三地资源、打通产业链;以潮青“敢闯善创”精神为纽带,联动老中青群体,在传承、创新、未来布局维度构建协同体系,借数字化工具提速效能转化。

沈国斌、梁毅、陈贤海等澳门优秀潮青分享在各自领域的经营实践,表示澳门潮汕青年群体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爱国爱澳爱家乡优良传统,发扬新时代潮人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刘智龙会长带领下,将积极参与第十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的筹办工作,期待与国际潮青联合会、深圳潮青商会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潮汕青年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