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财经论坛2023:探讨香港国际化之优势与高质量发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等应邀出席活动并作主题致辞。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卢新宁、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署理特派员李永胜等香港特区政府官员、中央驻港机构代表和企业商会领袖及法律金融专家近300人参加论坛。
论坛聚焦三大议题,即香港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角色和机遇,香港如何发挥金融、创科、法律及人才等不同领域的国际化优势,以及香港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如何为中外企业创造机遇。
李家超表示,香港凭借“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成为兼具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的城市。香港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区地位,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资金人才自由流通。在法治的坚实保障下,香港社会为投资者、企业家提供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让他们可以在这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大展宏图。
郑雁雄表示,香港既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梁纽带,也是世界进入中国的窗口和门户。坚持国际化特色是香港扬名立万的成功密码、信心之源,发挥国际化优势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必由之路、康庄大道,善用国际化平台是香港服务国家的优势所在、贡献所在。
如今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极端天气愈发频繁,常启德致辞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绿色金融已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工具,而香港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论坛上,多名香港本地及来自内地、外国的行业领袖和学者,围绕“拥抱新机遇 扬帆新征程”“激发新动能 制胜新赛道”“投资首选地 财富聚宝盆”等3个主题开展交流分享,探讨香港国际化优势与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由《香港经济日报》《南华早报》主办,内地《财经》杂志联合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协办。
陈茂波说,香港要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错位发展,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八大中心”定位中,尤其要把握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创科发展,这是香港在未来短中期的两大发展引擎。
在全球经济仍存在很多变量的大环境下,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认为,香港企业的未来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压力,所以特区政府要继续提升香港的竞争力,支援香港企业,也要创造机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为香港以及国家的经济注入发展动能。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说,香港在创科、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具有国际化优势,拥有世界一流的院校、科研机构和创业生态系统,并高度重视法制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提供了有利可靠的商业环境。
国际潮青联合会副会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太区慈善推动使者李红梅参加活动。
郑雁雄、常启德、李红梅等合影
李红梅副会长在会场向郑雁雄主任汇报了国际潮青联合会发展情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际潮青联合会拥有核心会董近千人,紧密连结着分布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十多个团体会员和一百多个潮属社团的上万名优秀潮青,连结着海内外广大潮籍乡亲。在国际联谊、学习交流、创业创新、参政议政、青春党建、慈善公益、乡村振兴等领域多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久前,第十一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进一步密切了海内外潮青的联系,为推动海内外潮青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郑雁雄主任对国际潮青所做努力和取得成绩表示肯定。他表示,希望国际潮青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利用潮青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背景资源,积极发挥新生代的优势,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高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一起努力;更好地发挥连通中外的桥梁作用,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把接班人培养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维护国家的形象、维护祖国的统一。
常启德、林建岳、李红梅合影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