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潮青访谈

新闻中心 > 潮青访谈

靠卖自行车和瓷砖成为首富!这位潮商接受中新社专访

文章栏目:潮青访谈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我始终践行“以义为利,凭诚信行天下”的理念。

    ——国际潮青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老挝吉达蓬建筑公司董事长姚宾

    无论是在华人圈还是在老挝政商各界,姚宾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吉达蓬集团综合工程建筑、工程监理、地产运作、房产开发、金融投资等商业化运营,是老挝国内最具综合实力的企业之一;他旗下的数处物业是老挝万象市的商业地标;他被媒体称为“老挝华人首富”;因为他在老挝做出的贡献,他被老挝国家主席朱马里亲切地称为老挝人“最信任的中国女婿”。

    “看似不利的情况,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近日,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老挝吉达蓬建筑公司董事长姚宾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分享他多年来的经营心得。



▲姚宾作为老挝侨领代表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受访者供图



    危中寻机,商业嗅觉敏感

    姚宾祖籍汕头潮阳。1990年姚宾初次到老挝时,路上基本看不见车,华人数量屈指可数,但在他眼中,这是创业的绝佳环境。姚宾回忆,当时一辆在中国非常普通的自行车,在老挝卖200多美元;1平方米的瓷砖能卖到将近14美元,而且供不应求。

    “那时候老挝基本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日用品也需要进口,不少都是来自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商品经由泰国运输入境,层层转手,成本不断提高。相比之下,中国的商品物美价廉。我便萌生了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想法。”利用两国货品差价,姚宾成功挖到第一桶金。据统计,1991年至1996年,老挝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姚宾的贸易业务也随之高歌猛进。

    1997年,老挝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严重,泰铢和基普(老挝货币)剧烈贬值,波及姚宾的进出口贸易。但他危中寻机的商业嗅觉并未受影响,“当时大批建筑公司倒闭,抵押给银行的土地和房产都在低价抛售,我大量购入,完成了向房地产建筑行业的转型”。


▲姚宾参加2017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受访者供图


    区域合作,顺应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老关系不断加深,姚宾的生意也登上新台阶,他的公司获得多个公共设施的开发权,后续在老挝的酒店、公寓、商业综合体等房地产领域都有了一定规模的产业。

    不仅如此,随着老挝华侨华人数量增多,姚宾开始用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为中国企业和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从“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到中老铁路建设,他的身影从未缺席。

    2021年底,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常年往返两国的姚宾对此深有感触:“铁路将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将地理劣势变为优势,让老中贸易往来更加便利快捷。我们已经签署了协议,准备开展成渝地区与老挝、泰国等澜湄流域国家的互补贸易。”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老挝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在姚宾看来,华侨华人参与其间需要与当地政府、民众保持友好关系,通过建立相互信任支撑彼此深入合作。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姚宾在“老挝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现场。受访者供图

    以义为利,诚信回馈社会

    为回馈当地社会和祖籍国,姚宾持续为公益慈善项目捐赠。“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赢利,也要对环境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姚宾表示,践行社会责任既维护企业长远利益,又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是“互利”之举。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我始终践行‘以义为利,凭诚信行天下’的理念。”回忆过往经历,姚宾表示,侨商企业在住在国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不容易,诚信经营是其一路走来的根本依靠。


    “希望身处世界各地的华商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拥有超越个人功利的目标和利国利民的抱负,尽己所能地回馈住在国社会和民众,向世界传递华商精神。”姚宾表示。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