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纬:香港应建立以人民币为主导的区域性货币体系
编者按:在今天举行的“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坛上,香港中国商会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经纬集团主席陈经纬提出香港建立以人民币为主导的区域性货币体系、建设香港-东盟自贸区等多个建设性意见。陈经纬指出,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香港作为“超级联络人”和转口港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延伸,香港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地位将会获得发展。
发挥不可替代优势,服务国家,繁荣香港!
——在「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坛上的发言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的规定,实施“一国两制”的制度。历史充分证明,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血脉相连”,“鱼水相依”。香港作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资讯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家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众多外向型企业率先到内地投资设厂,引进先进的国际经营管理经验和理念,以及先进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等,为国家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的外资大部分都是经过香港进来的,直至今日我国对外投资60%以上是在香港包括通过香港对海外投资完成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羡慕中国在改革开放国际交往中有香港这座桥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离不开背靠祖国这座靠山,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先生也曾提到非常羡慕香港背靠中国大陆这个十三亿人口有消费能力的大市场。
三十多年来,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从30多年前外汇储备几乎是零,发展至今天的外汇储备近四万亿美元。从1998年开始,进入长达15年的“两位数”增长,从1997年中国的GDP总量为2659.26亿美元,到2014年底GDP总量为10.36万亿美元。时至今日,国家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包括全方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国际营商网络的开拓,以及通过30多年的培育和实践,内地国际化人才辈出,逐步降低了对香港的依赖,香港的经济发展借助内地庞大市场发挥作用的优势日趋减弱。香港在全中国GDP中的占比,1997年回归时为15.6%,而今天则只有2.9%。根据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2017年前后,不需说北京、上海,仅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的GDP也都将超过香港;2022年,就连重庆、成都和杭州等城市也会超越香港。香港现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更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代表时说,华侨华人要架起中外经济合作共赢的“彩虹桥”,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牵线搭桥,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互相促进、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是中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全面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一个管总规划,也是“十三五”重点推动的重要战略。香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一带一路”是香港发挥独特优势贡献于国家及受惠于自身的重大发展机遇。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的提案、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5月举办的“2015自贸区论坛”、全球智库峰会和8月举办的“首届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等会议、论坛以及本月15日由俞正声主席主持会议,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领导参加的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中,我都先后呼吁要最大化地发挥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虽然随着内地很多省市加快了对外开放的力度,逐渐降低了对香港依赖,但是香港是国际上政府机构、公司及决策管理、国际化专业人才与资金的最佳平台。有数据表明,中国加入WTO后,香港的地位不仅没有受到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香港作为“超级联络人”和转口港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延伸,香港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地位将会获得发展。进一步发挥香港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优势,发挥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香港应该配合国家发展战略,谋求自身进一步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我就此提出几点认识,与在座各位分享:
1. 香港要积极主动与国家的相关部门、商协会、企业进行对接,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促进自身功能角色华丽转身。
香港在推动内地联合香港企业“走出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中心,香港汇聚中西文化,拥有大量国际资金和既熟悉香港、又了解内地、而且掌握国际市场讯息和通行规则的专业人才,以及营商网络遍布世界的香港企业,资源、经验丰富。而中国内地企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但是早期是从零开始,目前国际化的经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特别是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了解还是属于初级阶段。香港政府相关部门应再积极牵头商协会和企业,形成合力,积极主动与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商协会和企业相对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内地、香港的企业联合“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当地企业对接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构建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提升香港竞争力。
香港中国商会曾发起并成功举办过两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年会以“服务国家,繁荣香港”为宗旨,目的是为业界打造了一个集政界、商界、学术界为一体的交流、研讨、投资平台,发挥香港在“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推动中国内地、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促进和推动香港功能角色华丽转身,提升香港城市竞争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两次为年会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年会在积极推动中国企业更加稳健地迈向世界,为全面实施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作出新的贡献,鼓励香港企业与内地携手联合走出去,优势互补,希望企业界人士能够紧抓机遇,奋发进取,多方式、多渠道走向世界市场,在国际竞争中磨砺、成长、壮大,在相互合作中实现互利双赢。
香港中国商会将继续办好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为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商会计划于明年六月份举办“第三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暨‘一带一路’产业投资交易会”,抓住“一带一路”缔造的无限商机,搭建平台,服务国家,繁荣香港。
2、香港要为搭建“亚洲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及“我们要积极推动构建地区金融合作体系,探讨搭建亚洲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等重要内容,这是香港参与“一带一路”的绝佳切入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区位优势明显,金融体制独立,资金进出自由,形成了强大的金融信息聚集和金融创新能力和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14年底,离岸人民币存款余额累计总共2万多亿元,其中香港人民币存款资金达1.16万亿元。香港可以从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的各项金融改革和开放中,包括跨境金融体系的改革,建立以人民币为主导的区域性货币体系,参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消除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和不稳定性等问题上,包括为国家在“亚洲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 建设香港-东盟自贸区,服务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
香港历来与东盟联系紧密、渊源深广,东盟是香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也是香港的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和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多年来累计投资存量均超过2000亿港元。香港还可以利用“一国两制”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在服务国家与东盟经济、文化、商贸等合作,借助东盟区域一体化与 “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等方面发挥 “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同时建立香港-东盟自贸区,将香港打造成中国与东盟间“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服务平台,进一步服务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回归以来,中央实行了包括CEPA在内的许多惠港政策,给香港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促进和保持了香港的繁荣稳定。国家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香港社会应积极加强与内地深度融合,增强互信,以平和、包容的心态诚心诚意依托国家作为靠山,在为自身谋求更好发展机遇的同时,服务国家,为香港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作出积极的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香港中国商会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经纬集团主席
陈经纬
(2015年9月20日,香港)
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