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所有文章

新闻中心 > 所有文章

  • 马化腾: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

    3月22日,2015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深圳召开。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百度李彦宏,腾讯马化腾,联想杨元庆进行了主题为“未来——下个风口在哪儿”的高端对话。 在对话中马化腾表示,互联网可以重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他进一步解释,过去很多行业是分层次和阶段的,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转化为“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一切的需求都以个体需求为中心。 马化腾还表示,过去大家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我们希望能迈向任何设备、人和服务方面的连接,特别是人和服务这个领域,很大限度地突破了过去的IT和互联网领域。 关于合作和开放,马化腾表示,近两年公司变化很大,腾讯将原有的业务、要控股的业务进行精简,聚焦在最为核心的通信社交平台、内容产业等业务上,其他则交给合作伙伴。 “过去确实有很多不放心,出于本能,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做。现在我们真是半条命,我们把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了。”马化腾如此比喻腾讯在开放合作上的心态转变。 “在新时代所带来的风口中,腾讯要做的是搭一个梯子,也就是回归到最核心的平台。”马化腾总结到,“这个产业对我们来说已经够大了。我们能做的是给所有产业提供零配件工具,让他们在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浪潮中可以飞得更高、飞得更安全。” 以下为马化腾对话摘要: 今年总理的报告提“互联网+”,像元庆讲的一样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下一个风口我感觉是,互联网走出我们所谓的新经济这个圈子,而且是到更广阔的天地,跟所有的行业结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风口。 我们原来做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我们希望能向人和设备,人和服务的连接迈进,特别是人和服务这个领域很大地打破了过去做IT和做互联网这个领域的。 服务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行业,我看到2014年数字中国的IT报告,我觉得写得非常好,最后有几段特别感兴趣,其中提到产业服务互联网化,这里面提到产业包括制造业。目前是以服务和制造互相为中心,但是未来一定是以服务为中心的,也就是不管什么产业最终是以人为本。 我们思考很多现在的发展,到最后发现有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让我们每个人和所有的接触到的服务发生了可以直接实时的连接。也就是说过去很多行业,原来是分很多层次和阶段的,有了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就可以转化为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一切的需求都是以个体需求,在网上延伸、辐射到制造业,到服务产业。 我们看到各行各业,包括通讯也好,金融也好,包括刚刚提到的交通,你就会发现有了信息技术,有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把很多原有的产业中间不合理的,因为信息不对称,因为不够个性化,不够透明,或者成本很高等等不利的因素,因为有了互联网可以解决了。所以可以重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间的组成。 在任何一个细分的行业里面,谁能够率先把握互联网,将可以在他本身这个产业里面的生产关系重新理顺,可以把很多不合理的环节去掉,而且是让用户的需求和提供服务的生产商和服务商之间形成一个很快捷的互动方式。这里面可以诞生出很多全新的商业模式。有了移动互联网才能产生的,比如打车这个行业,还有未来有很多的,包括教育、医疗等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有很多创新的空间。 关于开放合作,这两年腾讯变化很大,把我们原来很多业务,甚至很多要控股或者百分百自己做的业务进行精简,成为别人的二股东,然后聚焦在我们最核心的通信社交平台以及内容产业上。其他的全部给我们的合作伙伴。 刚才提到的半条命、一条命我以前没有听说过,但是我挺喜欢半条命这个说法。过去确实很多不放心、不信任,出于本能很多事情百分之自己做,包括搜索、电商等等。但现在我们真是半条命,我们把另外半条命给合作伙伴了,这样才会形成一种生态。 刚才的风口论,大家都看到风口,全部往那挤,还在排队上。我们往那挤,但不是想在风口上起飞,而是给这个风口搭一个梯子,或者卖降落伞,防大家上去下不来,或者卖望远镜。 对我来说,我们的心态是回归到自身最核心的平台。这个产业对我们来说已经够大了,结合到很多的产业,业业互联网我们根本进不去。我们能做的是给所有的产业提供基本的零配件工具,让他们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大浪潮上更方便,可以飞得更高,也飞得更安全,这样的定位是最适合我们的。 每个企业,讲基因也好,或者管理层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我想应该还是要聚焦在你最擅长的领域里面。我们的商业模式就赚一层很薄的,但是很宽广的利润就够了,而不会说进入到每一个行业很深。所以现在创业者要更加积极开放地看待腾讯,我们这两年也做了很多努力,我希望我们成为你们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03月24日 
    阅读全文
  • 以茶为魂、为“真神”的潮州旅游意境

    感谢韩师给我机会,让我学习潮汕文化旅游开发这门新课程,而且幸运地触摸到茶的大门。不管是出于教学还是政府、企业工作探讨,在思考探索潮州乃至潮汕文化旅游的主题定位时,大家总是研究羡慕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总想去套用或者模仿,实际上陷于经验主义的迷茫,丢失了自我。终于有一天,我从茶杯中得到顿悟:茶,唯有茶,才是潮汕文化的意境内核,她不仅是个标签、符号,她才是潮文化的神秘密码,也应该是潮汕旅游核心吸引力的“真神”! 历史上的茶,本来就是贵族文化,从秦汉到唐宋、到日本到世界,茶首先都是皇家贵族、官宦僧侣以及文人骚客的生活方式,然后才逐渐走向民间和大众的。曾有学生在课堂上质疑:老师,您把茶说得那么高贵,可是,我怎么在潮州到处见到卷着裤筒的泥腿子也在大街边上喝工夫茶?后来,在韩江边的茶座里,我把这个质疑说给杨玉林教授听,他不假思索就拍着桌子喊道:“这,不就对了吗!这不就是对了吗!!”是啊,这不就对了吗?我在课堂上,没有正面回答这位云南同学的提问,而是用“你们看呢?你们说呢?”一遍一遍的用目光和大家沟通,直到大多数同学会心地点头微笑。是的,如果工夫茶只是少数“有钱人”的生活方式,那她就不能被称为民俗文化或者地域文化,正是因为她是不分尊卑贵贱的全体潮人的生活方式,才使其成为潮文化的符号和内核,成为潮汕“精致生活”及其悠闲意境的深刻诠释(注:“精致生活”,是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历史文化展”潮汕部分文字简介的标题)。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各地发展经济,建设社会文明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福祉。旅游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修学、健身、养生等)旅游”的过程。潮州市旅游资源丰富,重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但是,据旅行社的分析,潮州的旅游还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导游们难过的说:“多数游客只是‘路过’潮州,看看湘子桥逛逛牌坊街,吃顿斋菜买点老香黄就走了。”客人不能停下脚步,住下来,细细品鉴精致的潮州传统文化,不能不说是大家的损失,同时也难以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旅游是经济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抓住市场的“买点”,找到自己的“卖点”,做好对接。 都市游客中,相当部分是身心疲惫的高压力人群,他们的需要的不是赶路赶景点的疲劳观光,而是有一方清净脱俗的悠闲境地,可以放松休闲、释放排解压力、修养生息的“心灵港湾”,这是“深度游”的休闲度假旅游形态,即只到一个目的地,慢慢品赏当地文化,时间可以几天甚至更长。还有一点,他们大多是高收入者,属于“价格不敏感”人群。潮州的旅游卖点很多,对应上述买点的核心就是“茶”,工夫茶文化还可以解读为:一是需要大量的工夫(闲暇时间),二是具备好功夫(技艺考究),这两条都需要经济基础做支撑,她的深层涵义在于“休闲”和“享受”,这正是这个特定群体所需要的。如果以“工夫茶文化”为主题,以“山水茶城”为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定位和形象,整合凤凰山茶文化资源,集中以“开放湘子桥、开发笔架山、开张牌坊街;开演凤凰洲、开航夜韩江、开学古工艺”等构筑动静相宜的“潮州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的意境版图,吸引游客把潮州当作旅游目的地(而不是驿站),就有可能实现让游客“身到、心到,钱自然就到”。工夫茶文化也可以就此得到更大的传播和推广,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自娱娱人、助人为乐,这也算是工夫茶精神,或者叫价值追求吧。

    03月24日 
    阅读全文
  • 罗康瑞:卖楼是为了做中国的“硅谷” 潮青访谈

    罗康瑞:卖楼是为了做中国的“硅谷”

    针对媒体此前关于瑞安出售企业天地一期,撤离上海的报道,瑞安房地产董事局主席罗康瑞在昨日上午向上海部分媒体做一个小范围的澄清:瑞安出售企业天地一期,仅仅是出于提升公司资金周转考虑,并非不看好内地经济发展前景。 他还表示,之所以选择出售企业天地一期,是因为瑞安有一个更为宏大的想法,想把瑞安房地产针对创业年轻人开发的创智天地进一步扩大规模,使它未来逐渐成为像硅谷那样,能为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创新驱动力的强大平台。 9%和27%的区别 过往几年,瑞安糟糕的周转率,一直是舆论和瑞安房地产股东议论的重心。相比于内地其他房企平均27%的资金周转率,瑞安的周转率只有9%。低效的资金周转率,不仅大大增加了公司的负债压力,也使得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按照瑞安房地产今年已公布的业绩,公司201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只有5%左右,而保利地产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0%以上。 罗康瑞认为,在过去的数年间,公司在项目开发中投入了过多的资金,但回收速度异常缓慢,进而影响到了对公司股东的回报,也导致公司的负债率上升。 但他又非常看好今年李克强总理工作报告所提出的鼓励创业的内容: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话题极为感兴趣。 在此之前,瑞安曾和上海杨浦区政府联手打造中国版“硅谷”,利用靠近杨浦区大学城的高校资源优势,为创业企业提供了Innospace,引入了大批的天使基金,帮助这些企业逐步由小到大,起码半数以上的创业企业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了第一轮和第二轮融资。 上述项目目前仅有50万平方米,而创智天地的规划是至少达到100万平方米。 “即使这样,也只有硅谷的1/100,而要实现像硅谷那样,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没有规模是不够的。” 罗康瑞说,事实上各地政府对创智天地都有浓厚兴趣,瑞安的开发机会其实很多。但是,瑞安房地产目前的资金并不多。 新天地扩围 对瑞安来说,开发中国版“硅谷”,并不是唯一需要大量资金的地方。瑞安之前在新天地的开发上也有一个宏大的想法,想把百老汇搬到新天地。但是,这个梦想同样受困于资金。新天地本身就是当年上海的知名旧改项目,为了开发新天地,瑞安投入当时堪称天文数字的资金来营造太平桥的人工湖和绿地。 但初时低廉的旧改成本,随着之后房价的迅速上涨,不断水涨船高,而且动迁进度也不断放慢,最终严重拖累了瑞安资金利用效率和收益。 “一个项目开发,常常拖上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罗康瑞感叹说,瑞安现在手上的旧改项目也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以完成十几年前就已经制订的旧改方案。 但要在上海的市中心迅速完成旧改,又谈何容易。 记者询问罗康瑞,为何不考虑利用境内的私募、信托等平台来融资。罗康瑞表示,目前私募等要求的收益回报率过高,而且周期都只有三年。 但瑞安房地产开发的项目一般运营时间都需要很长,而且初始时的收益率未必能让私募基金投资者满意。 在这一背景下,瑞安房地产只能通过出售企业天地这样的核心资产,换取部分资金来实现罗康瑞的一些想法和目标。 事实上,罗康瑞出面澄清此事,也许并无必要。与其他的香港房企相比,瑞安房地产和瑞安建业的主要投资都在内地,在香港的投资规模和比例都非常小。如果说,瑞安房地产是因为不看好国内经济的发展前景而撤离,那么最后又可以撤向哪呢? 只是,要实现罗康瑞的梦想,还需要金融业和金融环境的诸多改变。当金融行业真正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以及国内企业经营的融资成本下降到合理水平后,可能才是瑞安房地产这样以运营投资物业见长的企业的春天。

    03月23日 
    阅读全文
  • 陈智思:港突围须转身快 潮青访谈

    陈智思:港突围须转身快

    离岸人民币中心全球遍地开花,香港作为中国首个离岸人民币中心,其领导地位亦日渐受挑战。亚洲金融(00662)总裁陈智思称,香港经济已无法与内地分割,虽然先行者的角色不会褪色,但未来必须「转身」够快。 香港一直不乏新机遇,继十年前率先试办离岸人民币业务后,去年沪港通亦开通。惟陈智思指,香港以往的机遇不是内地送的「礼」,背后必定有互利关係。「香港以前的角色是将外国资源输入内地,而现在的角色是帮内地企业走出去。外国肯与香港合作,不是因为香港是香港,而是因为香港背后的中国。」 面对新加坡及上海等对手,陈智思相信香港若能保持人才及法治两把「尚方宝剑」,先行者的角色毋容置疑,但未来必须「转身」够快。「香港的经济角色在转变,大家必须转型,第一代的经营模式传到第三代不再work。」 作为家族生意的第三代传人,虽然家族以银行业「起家」,但陈智思于2006年大胆说服股东,出售旗下亚洲商业银行,主力聚焦保留下来的保险业务。他指香港的经济模式无法与内地分割,这亦是当时决定出售银行业务的要因。「我们银行在内地冇网点,以当时规模不能和别人竞争,亦服务不到跨国客户。」 最后,陈智思将出售银行业务套现的资金投资人保(01339)寿险,并致力发展泰国康民医院。 「细个爸爸叮嘱我要努力读书,将来家族业务就交畀我,但老实讲,我唔会咁同我下一代讲。」他笑说,现今商业市场太快、太多竞争,除非是城中首富,否则没谁可保证一盘生意十年后仍然存在。最后他澹澹道出:「当然香港的情况也是一样。」 至于年轻人苦无出路成为近年城中热话,陈智思则未敢认同,强调心态胜于一切,勉励年轻人要「敢博」争取机会。他指「出路」未必可如自己所想,但机遇一定存在,只在乎自己能否好好把握。

    03月23日 
    阅读全文
  • 经过半世纪的锤炼 书法名家方斌:学写字 要兼学文学

    观古来人类文明之肇始,有工具器物之用,城廓宫室之筑,有农艺畜养之业,国家社会之立,而率以文字典籍为最高形式。我中华文明,就目前研究所及,时间或晚于埃及、苏末,然其以3600年前之成熟文字,且至今太半能识后世传承有绪,而卓然傲立世界文明之林。 中国文字衍而为书法,又国人之一大创造也。汉字创设至今,叠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至于章楷行草,其间文字进化之遗者,率皆为书法之体势,而入于今日之艺林。于是乎汉字书法艺术,倘佯于数千年之间,涵容于诸体之内,洋洋乎枝繁而叶茂,恢恢乎游刃有余矣。 方斌在人民大会堂挥毫 又,中国书法附丽于文章典籍,帝王经纶、圣贤学术、玄文内典、百家九派,乃至诗歌之功惩、碑铭之训戒,咸由书法而传。书者得文章学术滋养,其书风规益远而品格自高。古来号为善书者,率皆饱学懿德、高品洁行之士,故书之为艺,乃中华民族精神之砥砺者也。 南国书家方斌居士,其学渊厚,其性淑均,养深积厚,誉满学林。予初见其书,惊为高士。先生书静如处子,安若禅定,脱尽火气,屏除机巧,得老僧之入定,见婴儿之未孩。老子云:静为躁君。书能得一静字,乃大智慧、大圆通者也。 当今书坛,在业界被评价如此之高的书法家并不多,方斌是不可多得的一位。他主张学写字,要兼学文学,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位文学家;字好,文学好,德行好,老百姓才会认可,历史才会认可。 著名书法家方斌先生 方斌,男,广东普宁,别署藏六斋居士,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原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百科全书编委,中华经典丛书执行主编,深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科院佛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文化学会艺术委员会主席。 方斌先生与他的书法作品 2014年,方斌先生将一幅以《中庸》为内容的书法大条幅作品,托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第二届GTI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的湖南代表团转赠韩国总统朴槿惠。 在韩国展览交流过程中,该书法作品由韩国江原道知事(省长)崔文洵接收并转交总统朴槿惠女士。崔文洵称赞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敬可敬!”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社』 近几年来,方斌的书法作品多次被中国政府作为礼品先后赠送给不丹王国国王等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 方斌先生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美国纽约博物馆等数十处馆藏刻碑。作品及传略收入《百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世界名人录》等数十部典籍。《光明日报》、《世界学术辞海》、美国纽约侨报、法国《华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法》、日本《书道》、《书法导报》、《文艺报》、《深圳特区报》、《中国收藏》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杂志曾专题作过介绍。书法论文获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一类论文奖,书法作品获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入展提名。国际优秀作品论文金奖,全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百花奖”金奖,“首届全国功勋杯”诗词大赛金奖。被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被世界汉诗词协会授予“世界汉诗艺术家荣誉勋章”。 2010年被评为“感动中国文化人物”,“中国和平文化大使”,世界和平艺术家,首届中国文化和平奖书画大赛金奖。出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精品——方斌 卷》、《两为斋墨迹》、《六祖坛经》、《金刚经》、《中华经典丛书》等书法专集14本。数十万字文章见诸海内外报刊杂志,在北京、广州、深圳先后4次举行方斌书法艺术研讨会。中央电视台及省市6家电视台先后为其拍摄书法专题片。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等地7次举办个展。 2014年7月,由书法家方斌用各种书体书写的儒释道名篇《中华经典翰墨集萃》(丛书)由中国收藏出版社出版,其精装本和线装本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丛书一套六本,包括《道德经》、《清静经》、《易经》、《孝经》、《三字经》、《心经》等,并有著名学者柯可和书法理论家西中文为之作序。 《中华经典翰墨集萃》新书发布会现场(方斌左一) 方斌潜心治学,尤擅长自撰诗词楹联,他认为学书者应该先文后墨,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书乃可贵。他的书法源于传统而又极具个性,他的艺术成就受到专业界的广泛好评。 著名书法家、书法评论家西中文: 南国书家方斌居士,其学渊厚,其性淑均,养深积厚,誉满学林。予初见其书,惊为高士。先生书静如处子,安若禅定,脱尽火气,屏除机巧,得老僧之入定,见婴儿之未孩。老子云:静为躁君。书能得一静字,乃大智慧、大圆通者也。(摘自《方斌书法艺术管豹》) 图片描述:方斌先生将《中华经典翰墨集萃》(丛书一套)赠与中国佛协副会长,广东省佛协会长释明生大和尚 日前,珍稀奇董事长郭晓林收到方斌先生赠与的《中华经典翰墨集萃》(丛书一套),小编有幸目睹了一番,实在不敢独自观赏,忍不住要与大家分享。 图中《中华经典翰墨集萃》(一套)由方斌先生赠与郭晓林先生宽:25cm   长:35cm 丛书作者方斌英文介绍、柯可撰写的总序 方斌表示,自己对章草艺术创作和研究,情有独钟。“章草是草书(大草、今草、狂草、小草)之一,始于西汉,盛于东汉,是一种难度较大的书体,之所以难才有价值。我认为作为一个从事书法艺术研究的人,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方斌说,“我练了半个世纪的字,仅章草集练了二十余年。虽然艰苦但也自得其乐。”

    03月23日 
    阅读全文
  • 陈经纬:2015企业和商会的发展都将放在"一带一路"上 潮青访谈

    陈经纬:2015企业和商会的发展都将放在"一带一路"上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梁丽群):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亚洲制造业协会联席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香港经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经纬先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从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到回顾去年工作,展望今年重任所在,乃至两会的会风,陈经纬先生均一针见血、风趣幽默地为我们传递出了他的心声。 自身企业受惠于“一带一路”,这也将是2015工作的重中之重 访谈一开始,陈经纬即面带笑容指出,香港经纬集团已经受惠于“一带一路”相关合作的展开。他表示,前段时间,经纬集团在投资泰国时,由于与泰国总商会、泰国青年商会等方面合作,得到泰国华侨华人的支持,拿到了真实的信息,合理的价格,少走了弯路,较轻松地签订了合同,也节省了时间。基于此,陈经纬表示,港澳地区、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在推动国内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可大有作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还可与沿途华侨华人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当地情况,有广泛人脉关系的独特优势。 当谈到“一带一路”的前景,陈经纬斩钉截铁地表态,以前的”引进来走出去”,以前和港澳,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合作的成功案例就会是未来“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 当记者问及2015年经纬集团和他本人的工作重点时,陈经纬毫不犹豫回答说,无论企业还是商会,发展都毫无疑问地将放在“一带一路”上! 坚决反对“占中”, 支持香港“政改” 回顾去年的繁忙工作,陈经纬认为他所带领的商会对于反对“占中”所做的贡献最让他感到自豪。他回忆说:“去年,香港中国商会全体同仁一致地、旗帜鲜明地反对违法‘占中’,我们努力地在香港社会,通过举办一些论坛和媒体宣传,来向香港老百姓传递正能量,这份贡献是突出的。” 另外,关于当下讨论很热的香港“政改”问题,陈经纬表态,香港中国商会作为香港八大商会之一,坚决拥护全国人大831的决定,坚决支持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一人一票,因为这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问题。 今年两会和往年不同:晚上不用赶场,保留了更多精力参政议政 当问及年年参会,感受有何不同时,陈经纬很风趣地形容:今年参加两会是“很忙”,往年是“忙到要死”——因为往年除了参会,接受媒体采访,还有最累人的,那就是每逢两会,各省市都会到北京来搞活动,作为委员,每天晚上都有好几场邀请和应酬,一个晚上3-5场饭局很正常,但实际上也没什么好的效果,真的是太累了。去年开始,特别的是今年,这些应酬基本都没有了,代表、委员们有了更足够的精力参政议政,也能为国家的发展更多地建言献策。 所以陈经纬委员觉得,今年的两会真好,心里上轻松多了。

    03月18日 
    阅读全文
  • 马化腾:关于“互联网+”的七个比喻 潮青访谈

    马化腾:关于“互联网+”的七个比喻

    “互联网+”第一次写进了今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小马哥今年两会期间恰恰提交了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建议。其实,这个刚刚蹿红的热词,甚至在小马哥两年来的媒体报道里处处可见……还是那句话,中大奖不能天天靠做梦,贵在持之以恒。 最近几天,小马哥接受各路媒体采访时,提到了一些有关“互联网+”的有趣比喻,有的比喻含义很深,互联网领域的资深人士可能会深有感触。通过这七个比喻,我们也许可以一窥小马哥眼中的“互联网+”。 鱼和水 其实,“互联网+很多行业”,过去就已经很成熟了。比如,“互联网+通信”就是即时通信,已经是非常成熟,运营商一开始也是很不适应,但现在运营商越来越意识到,大家是鱼和水的关系,互联网这一端发展了,数据业务的流量是大大超过语音收入的下滑,整个增长是更好的。但是会有阵痛,大家一开始觉得互联网一来跟通信结合很可怕,会不会把过去的收入打没了,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运营商已经跟三年前、两年前之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全球来看这是大势所趋。 电 移动互联网就像电一样,过去有了电能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改造自己的行业。过去有了电和能源以后,你说电力公司、能源公司是取代了所有的其他行业成为完全支柱产业吗?并不是,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更多地是提供一个基础的东西,但是本身我们这个领域也会成为很大,就像能源领域,互联网领域本身也会成长很大,但是更多的是它帮助其他产业用好互联网,它本身也在提升。 信息孤岛 移动互联网还可以解决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过去政府各个部门都做了大量的信息化建设,有大量的基础数据,但是由于没有直接互联起来,利用率并不高。移动互联网可以构造一种更简洁、更人性化的人机接口,并且有效解决数据交换问题。用户通过各类政务微信、政务APP等应用,在移动端也能享受行政服务大厅的一站式服务。例如广州市通过开通微信“城市服务”功能,将医疗、交通、公安户政、出入境、公积金等17项民生服务汇聚到统一的平台上,市民通过一个入口即可找到所需服务。随着公共数据的逐步开放,微信在连接、整合公共服务方面将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把信息孤岛连成一片陆地,连接的是数据,方便的是民生。 连接器 过去很多资讯其实没有开放,比如说实时公交数据、天气数据等等,很多的数据政府有,但是没有能够让很多APP开发者(公众)利用,这其中当然有基于安全的原因,所以要看怎么能更有序地使用这些宝贵的数据。其实用手机、微信为连接器,是我们努力希望在产品形态方面能让用户形成一个很简单的记忆连接点。我用什么方式可以接触到这些服务?过去这些系统要做都不难,但是为什么最终起不来呢?就是人们觉得它入口太深了,太复杂了,久而久之就不用了,所以说不是没有这个资讯,也不是系统很难开发,而是它的人机界面不够简单。我们希望在人机界面构造一种更简洁的、更人性化的人机接口。腾讯更擅长在这方面,后面需要很多的合作伙伴,因为肯定不可能我们做每一个垂直领域的内容,我们希望能够作为一个小小的连接器,跟很多合作伙伴、政府、内容源做合作。 我们也看到很多领域是我们做不了的,比如说很多匿名社交的,可能对于大平台来说不适合做,这些我们应该放出去让别人做。包括我们投的一个小公司、小软件,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移动贴吧产品,你看不出它有什么潜力,但是又透着一种未来感、科技感的东西。发现有这样一些机会的时候,我们更多是希望投资、支持外面的一些团队去做,而不是全部自己在我们体系内做。我们过去也试过把很多东西放在我们体系内做,后来发现我们的架构可能更适合做一些基础性的、平台性的、普世性的连接器,太复杂、太深入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会有裁判员和运动员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也想得比较开,过去走了很多的弯路,觉得这个好象跟我们有关不能放,但是最后发现其实反而做不好,现在还是心态更开一点更好。 零件 我们把自己做成一个零部件,作为一个开放接口,给很多垂直领域的合作伙伴,把帐户关系链、社交广告能力、支付能力作为最原始的武器开放给他们,具体搭成什么样的模型、做成什么样的事情,真的是有时候我想象不到,很多垂直领域可以做出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 腾讯不是要自己去做所有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是提出来这个理念,然后我们提供一些基本的零配件,做一些钉子、锄头这样的工具,希望把这个工具给大家,让很多行业拿来就可以用了。但是这个行业(比如说医疗)后面那么深的产业链怎么做,对我们来说就很陌生了,我们要么就投资、要么就提供API接口,开放给外面很多懂这个行业的第三方公司。比如说教育领域也是,他们会用腾讯的工具来创新,他是这个领域里面很深的专家,怎么用好移动互联网、用好微信、用好公众号,或者用好其他的一些不一定是腾讯的产品都可以。 生态 “互联网+”这种生态战略,希望能够被国家采纳,成为国家的战略。这个思路其实就是说,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能够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BAT三家这方面的目标和方向都比较一致,英雄所见略同吧。大家都往这方面努力,不管是数据开放、云平台、提供连接,都希望把很多信息孤岛能够接入到各自的生态体系,让各自的生态体系里的用户很方便地使用。这里面是良性竞争,看谁做得好,这样才能得到用户的欢迎,自然你的黏性、用户量会越多。 我们现在看到其他几家生态公司,我感觉大言不惭,(它们)比我们晚一点,但是最终会跟我们意识到的问题一样,我们早一点走、早一点碰壁或早一点改而已。但是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是会一致开放的。这不仅是DNA,不仅是管理上的问题,精力的问题,还有很多的创业的机制问题。因为很多领域是必须要有创业者在这个领域全心全力推动,才可能见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你是赌自己的一个团队做的好,还是赌市场上很多家他是最后打出来的那个赢家更好?哪边胜率高?肯定是市场胜率最高,我们经过这两年的实际痛苦经验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们现在坚定不移地往这方面走,应该成为所有创业者最好的合作伙伴。 浪潮 我们非常尊重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大家都是摸爬滚打十几年过来,都非常不容易,都各自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市值都是一时的,腾讯十几年前市值也不大,现在大了也不意味着什么,所以更关注的还是在一波波的浪潮面前,你怎么有适应潮流的战略,做好自己这是最重要的。

    03月18日 
    阅读全文
  • 慧海大和尚法驾潮州开元寺 受方丈达诠大和尚热情接待

    3月17日上午,慧海大和尚法驾潮州开元寺,受到开元寺方丈达诠大和尚热情接待。 方丈和尚带领众人参观开元寺和岭东佛学院,并为慧海大和尚逐一讲解开元寺各殿堂历史发展沿革,以及当下的发展现状。 在大雄宝殿前,慧海大和尚也与达诠大和尚分享关于法炬山以及大马佛教大学的相关资料,介绍法炬山的发展近况。 慧海大和尚莅临岭东佛学院,与居士们合影留念。 慧海大和尚、达诠大和尚以及居士们在大殿前合影 关于慧海大和尚:  慧海大和尚,马来西亚法炬人间总山方丈和尚,人间佛教总会全国总会长,人间慈悲基金会首席执行长,佛陀教育协会 会长。60年代留学英国,考获学士和硕士(BSc, MSc, MBA),并考获英国数学家协会院士(AFIMA),英国电脑协会院士(MBCS),及英国管理学会院士(MBIM)。

    03月18日 
    阅读全文
  • 潮汕民间剪纸艺人陈小燕:燕剪春风开 浓缩潮汕风情

    正在创作中的陈小燕。通讯员 摄 羊年元宵前夕,在湖北卫视热播的综艺节目《谁是我家人》中,一名秀发披肩的女子,与著名电视主持人赵屿鸥和嘉宾史常青、刘刚等 “玩”起了剪纸游戏。一把剪刀,一团红纸,在她手上顷刻间便能随心所欲地变现出各种花样图案。其变魔术般娴熟的剪艺,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这名“玩转”剪纸的女子,便是来自潮汕的民间剪纸艺人陈小燕。 巧剪奥运登上邮政明信片 “70”后的陈小燕生于潮阳关埠民间艺术之乡,打小便对剪纸萌发朦胧兴趣,四五岁时便开始“染指”这门传统手艺。小时候每逢过年,陈小燕通常都会帮母亲剪出大小不一的红“囍”和窗花,贴到门顶窗上,把家里的节日气氛渲染得浓郁喜庆…… 时光荏苒。童年的爱好,被后来日复一日的逼仄生活湮没在记忆的角落里,直到 2006年——那一年,潮阳剪纸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重新唤醒了陈小燕心中沉寂多年的剪纸梦。她决心重拾梦想,横下心要将从前流失的时光追回来,可当她拿起久违的剪刀和纸团时,却傻了眼——多年荒废,一时感觉无从下手。陈小燕并不气馁,她以归零的心态汲取传统技法,夙兴夜寐地摸索钻研,后来又大胆加入个人创造,积极融入时代元素,不断拓宽剪纸的范围和形式,短短的几年便实现了水平的“飞跃”。其作品从原来的自然风光、花鸟虫鱼等传统民俗图案,逐渐加入了人物和事件,使人景结合,让作品更具灵魂,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新、简繁相间、疏密有致”的剪纸特点。 2008年北京奥运前夕,陈小燕用5个月时间,手剪了一幅长2.08米、宽1.28米的作品,给它名为《相约北京》。作品构思大胆,气势磅礴,将奥运开幕式和整个赛程38个项目一一展现其中,让观众仿佛欣赏到了一个个无声的赛事。一次偶然,陈小燕将作品寄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幸运地被作为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品收藏,后来该作品还入选广东省邮政局明信片。首次的“试水”成功,给了陈小燕莫大的鼓舞,《相约北京》成了她重涉剪纸艺术的发轫之作。 图①:北京奥运耀全球。陈小燕 作 方寸之间浓缩潮汕风情 在陈小燕的工作室里,琳琅满目挂满各种剪纸图景,有“红头船”,“桃花过渡”,“双咬鹅”舞,潮汕绣花姑娘……“天地风光皆展现,人间姿态尽留足。”一幅幅剪工细腻、格调雅致的剪纸,饱含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感受到潮汕大地灿烂多姿的风土人情。当中一幅《进贤门》作品,以揭阳地标性建筑进贤门为背景,造型自然,清新灵动,线条疏密工整、镂空通透,粗犷处似大刀阔斧,细微处如行云流水,浓缩了揭阳当地的特色风物,以象征性的手法展现这一千载名邑的时代风貌。 艺术需要感悟,创作期间,陈小燕常常踩着单车,背着相机,独自行走在城乡的大街小巷,挖掘题材,开阔视野,捕捉美丽瞬间。这让她的作品每见灵气,毫不起眼的剪刀红纸,在她手上,亦成了演绎美的工具。采访时,陈小燕随手操起剪刀,在一团红纸上“沙沙”几下,不到一根烟的工夫,一只翩然若飞的蝴蝶便跃然纸上。陈小燕说,根据需要还可灵活变通,剪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果然,她的作品,或花中套花,或字中嵌图,或图中嵌花……变化多端,随心所欲,精美动人,呼之欲出。日前,陈小燕还以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的首本戏《扫窗会》为题材,剪出戏中蹲步执帚的王金真。作品形神俱备,惟妙惟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颇为喜欢。 图②:揭阳进贤门。陈小燕 作 致力弘扬传承剪纸艺术 剪纸是一件工繁艺细的活儿,必须制心一处,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一次剪了一幅《梅兰竹菊》,历经几天几夜,眼看大功即将告成,陈小燕激奋不已,谁知一不留神剪破了一条细如发丝的纹线,顿时功亏一篑……为求得一气呵成,每当灵感来袭,陈小燕便舍不得停歇,常常一坐便是一整天,每每要忙到凌晨才肯“收工”。 “刻刀有韵勤裁入,画笔凝神细剪出。撒下仙花一朵朵,彩云飞向万家屋。”与时间赛跑的陈小燕很快有了名气。几年间,陈小燕出版了名为《忆美集》的个人剪纸作品集,留下了《三瑰宝荟萃》、《潮汕壳桃粿》、《福寿康宁》、《艺苑雅集》等大量作品,为“国遗”剪纸艺术增添了浓厚的色彩。其作品《潮剧花会》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中国剪纸艺术展”收藏,《跨越》、《国学大师饶宗熙》、《百载商埠》入选广东省剪纸艺术作品展;她为第六届国际潮青会剪出的标志物《红头船》,被作为大会纪念品赠送给来自各国的与会嘉宾。她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香港潮商卫视以及广东、深圳等媒体采访,向社会各界展示潮汕剪纸。著名潮丑方展荣称赞陈小燕将剪纸艺术带出了潮汕。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剪纸艺术,陈小燕成立了剪纸工作室和培训展示中心,不少孩子慕名前来学习剪纸。每周她还固定要到汕头聿怀初级中学为学生上剪纸手工课,不时还应邀到市区的飞厦中学、东厦中学、澄海中学等“客串”上课。当然,掌声的背后,对陈小燕的剪纸也存有不同声音。无论如何,艺术历来提倡百花齐放,而争鸣,正是文艺繁荣的征兆和文艺前进的必要历程。

    03月18日 
    阅读全文
  • 樟林古港:红头船不再 遗迹何处归

    樟林古港:位于广东汕头澄海区东里镇,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樟林古港成为潮汕乃至粤东和闽南地区出海的一个主要港口。当时广东的船涂以红色,称之为红头船,樟林也被称为“红头船之乡”。古港一度非常繁荣,鸦片战争后慢慢被汕头港所取代。两个世纪后的今天,古港繁荣不在,只留下村子的柴米油盐。 鸡鸣,清晨。 冬日的薄雾笼罩着,期待已久的太阳也悠悠地挂在山的那头。阳光跃入了村子的每个角落。 颠簸了许久,终于听到公车喇叭中那清灵的报站声:“古港,到了。” 缓步下车,一群身穿淡蓝色的中学生,骑着车,有说有笑地在我身旁经过。他们的不远处,有条窄窄的河涌,整齐地伫立着一排排潮式民房。它们隔离着马路,似乎屏障着喧嚣,在静谧的世界中安详地观望。又何尝想过,这村落曾经扬名着世界,艘艘过番的红头船在这儿停伫,别离家乡的人在这里将记忆定格、并存。 村子全貌/李颖 怀揣着崇穆之心,进入了村子。村头立着石碑,“樟林古港”,四个大字,风雨飘摇,凝望着行色匆匆的我们。 镌刻历史的土墙,磨砺过岁月的沧桑,宛若老者,在冬日温润的日光下,凝望着眼前涓涓的小溪。它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那缓流的溪水,通向海洋与那异国他乡。剥落的墙角冒出不知名的草,随风摇曳,在古色中绽放着新的生机。 行至不远,便看到低矮的民居房间有一座牌坊。牌坊上淡去的鲜红,暗示着它流逝的年华。这往日熙熙攘攘的”新兴街“,早已风韵已逝,两排的货栈,大多也人去楼空。锈迹斑驳的铜锁,锁住了两合略已朽去的木门。在木门的缝中窥去,是野草荒芜的园子。无声唏嘘,倒下的西式的庭柱,破了的中式的屋檐,留下的忘却的过往。 门前写着“乐业,安居”/李颖 时光点滴,空气中似乎能嗅得3百多年前康熙朝的遗味。这斑驳的古埠兴旺于海疆展复,到了康熙二十三年,清王朝放松海禁,樟林古埠弄潮儿纷纷制船出海,在康熙末年又有一批樟林人不辞万里,乘风破浪到暹逻国进行大米贸易。至此到乾隆年间,出海的红头船云集樟林。每年季风一起,数十支远航的船队,搭载着成千上百的人。 古港老去了。 老得快让人忘记它曾过往的繁荣,它的声震南洋的名气,它作为家的精神支柱。 村子里很少见到当地年轻人的身影。恋土的老人们不愿意随儿女离开,在生育他们的土地上悠哉却也缓慢地生活着。在巷头拄杖而行,在祠堂前钩着潮绣的花,在自家门前晒在冰糖,一只只地驱逐着想搬运冰糖的蚂蚁。时光,在古巷的村子里也犹如村子的河涌,缓缓而流。他们皱纹汇聚成冬日最美的微笑的曲线,给予陌生的来者温暖的祝福。 一位老人正站在早已老去的房子前。/李颖 往日的大港,缩小缩小,最终也成了缓流的河涌。 停靠过红头船的码头也最终归于黄土。 古港的天后宫、水仙古寺,在叮叮咚咚地敲打声中,修葺着,展望着宏大的未来。但无论如何修建得雄伟壮观,也重现不了过去时间的一分一秒。 东隅已逝,出海的大雁没再回到家乡。家,在游子的心中是天堂。当他们也成为时间记忆的一部分,家,也不复存在。 樟林的宗祠/李颖 寂静的村子/李颖 过去的辉煌不复存在/李颖

    03月16日 
    阅读全文
共5340记录 首页 «上一页 ... 262 263 264 265 266 ... 下一页 » 尾页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