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所有文章

新闻中心 > 所有文章

  • 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姚宾:充分发挥华侨华人桥梁作用,为中老友好往来铺路架桥 会董新闻

    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姚宾:充分发挥华侨华人桥梁作用,为中老友好往来铺路架桥

    2023年12月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在老挝首都万象开幕。论坛由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新华通讯社、老挝中华总商会主办,主题为“中老命运共同体:新时代 新机遇 新示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老合作硕果累累。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中老多领域合作将持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姚宾出席论坛并发言。他表示,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优势和桥梁作用,为中老合作和友好往来添砖加瓦、铺路架桥。 国际潮青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姚宾 姚宾表示,中老两国山水相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过去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中老合作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为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他指出,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开花结果,重大项目的落地取得了战略性成果,中老铁路、万万高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中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供了新机遇。 论坛现场 据介绍,老挝中华总商会旨在促进老挝工商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教育与社会服务,加强老中两国企业和民间商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发展。“十年来,老挝华侨华人见证并参与了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我们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融通中外的优势,为中老友好往来和中老合作添砖加瓦、铺路架桥。”姚宾说。 展望未来,姚宾表示,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中老合作将迎来更多新的发展机遇。

    12月12日 
    阅读全文
  • 陈小锋、王强、林建岳、陈振彬、陈幼南、王再兴、郑汉明等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 新闻动态

    陈小锋、王强、林建岳、陈振彬、陈幼南、王再兴、郑汉明等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

    2023年12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简称:侨交会香港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Hall 3E盛大开幕!本次展览以“融聚创新,共铸未来”为主题,由广东省贸促会、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深圳市侨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国际潮团总会、中国侨商联合会等作为支持单位,展览时间为12月8-10日。 开幕仪式现场,粤港澳各界领导、侨界领袖、创新领域的专家学者、海外驻粤港澳大湾区机构代表和业界精英齐聚,内地广东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大湾区科创龙头企业高管、商协会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朋友相聚一堂,共同见证展会的精彩开幕。 开幕式 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会长陈小锋,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强,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会长陈幼南,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振彬,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理事长郑汉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会长 陈小锋 “我们选择在香港举办智能科技展,依托香港的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链接全球,链接国际化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坚强支持。”陈小锋在开幕仪式致辞中表示。 “粤港澳三地工商业应当进一步加强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以联手‘买全球’、‘卖全球’为指引,引导创新科技产业全面发展,为构建便利,高效,安全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做出更为积极的工作。” 深圳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王强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擘画了美好蓝图。在新的重大战略机遇下,深港两地开启合作新篇章。近年来,深圳全面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产业深度合作,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梯度布局,有效推进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 王强在致辞中表示,“举办这次峰会暨侨交会香港展,就是为了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搭建一个新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更好融合发展,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借此展会举办时机,他也提出了“搭好平台、实现共赢、深化交流”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 陈振彬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是香港一百多万潮籍乡亲的代表团体,46个属会和16万会员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精英,他们在各行各业作出优异的成绩”,陈振彬在致辞中讲道。 “本次活动在郑汉明首席会长及各位潮籍首长的精心策划下,积极推动主办机构及支持机构的筹备工作,充分利用香港作为大湾区龙头地区的突出优势,以‘融聚创新,共铸未来’的侨交会精神,鼓励优秀的潮籍创科精英与大湾区的各路精英融聚合作,在大湾区机遇处,前景光明的大好势下,形成一股强劲的创新科技力量,为国家作出贡献。”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 林建岳 林建岳在致辞中表示:香港的创科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了科创发展的四大方向,为未来5至10年的香港科创发展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和战略规划。 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已投入服务,以及北部都会区创新科技地带发展项目陆续完成,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这些努力将引领香港实现成为国际科创中心的愿景,并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应该继续善用国际化优势,发挥作为连通内地和世界的桥梁角色。香港需要积极协助内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致力吸引更多国际科企和人才来到大湾区,构建国际产学研创新协作平台。 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会长 陈幼南博士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大会,由粤港两地联合中国侨商联合会、美国硅谷科技咨询委员会举办,代表的层面不但广阔,而且展现了大湾区九市二区的大合作,在此,我向各位来宾致以衷心的感谢。”陈幼南博士在开幕致辞中表示。 国际潮团总会是世界潮人大团结、大发展的标志,由国际潮学研究会、国际潮商经济合作组织、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国际潮青联合会四大板块组成。陈幼南博士倡议:“在大湾区创新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引擎的优势下,我们要抱团合作,共同创建出崭新的局面。” 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理事长 郑汉明 “截至到11月底,侨交会先后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西班牙、印尼举办了5场境外展览,在印尼雅加达和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2场大型产业对接会,都得到了政府和商业各界人士的认可,效果远远超过预期。” 郑汉明在致辞中汇报了今年境外展览和会议的成果,并表示:“侨交会始终秉承初心,坚持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明年我们将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印尼、阿联酋、泰国、中国的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会,在此,诚挚邀请大家共襄盛举。” 现场签约 基于推动香港与珠三角九市在产业资源对接、科技合作及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共同愿望,深圳市侨交会集团分别与香港工业总会珠三角工业协会、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在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签约,达成合作共识。 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 张克科 张克科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了《构建大湾区开放型协同创新共同体》主旨演讲,通过丰富案例讲述了科技创新平台应该怎么做,以及构建大湾区开放型协同创新共同体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嘉宾巡馆 开幕仪式后进入主礼嘉宾巡馆环节,嘉宾们观看和体验了现场展出的智能科技产品,与参展企业代表进行交流。与会嘉宾对本届展会的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也期望参展商们此次参展能够取得预期效果,满载而归! 展会现场 本届侨交会香港展吸引了数百家优质的大湾区企业参展,既有高新技术和传统优势企业,又有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展商们热情的服务态度及展位上所展示的新颖科技智能产品吸引了不少到场观展的买家驻足停留并亲自体验其产品。 出席的嘉宾代表有: ·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会长 陈小锋 ·深圳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王强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 林建岳博士 ·深圳市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刘昕 ·深圳市龙岗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游宇 ·广东省侨联代表 彭国华 ·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 陈振彬博士 ·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会长 陈幼南博士 ·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 施清流 ·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江西社团(联谊)总会主席 王再兴 ·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 黄楚基 ·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理事长 郑汉明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 庄学海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名誉顾问 林宣亮 ·香港总商会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香港地区委员 陈瑞娟 ·广东省侨联常委、深圳市侨联副主席、香港侨媛会会长 萧莫静璇 ·港澳深圳市侨联联谊会首席会长 郑柏文 ·深圳市零售智能信息化行业协会会长 李洪明 ·香港汕头商会会长 李志强 ·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 张克科

    12月11日 
    阅读全文
  • 潮州两家企业获国家级殊荣丨蒋述卓谈潮州文化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丨谢承润在第二届中国药学事业发展大会作主题报告 新闻动态

    潮州两家企业获国家级殊荣丨蒋述卓谈潮州文化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丨谢承润在第二届中国药学事业发展大会作主题报告

    潮州两家企业获评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两家企业获评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近日,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评定结果、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评定结果相继出炉。其中,潮州市4家企业榜上有名。 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安彼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雅诚德实业有限公司、广东长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截至目前,全市累共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4家。 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评定,是指具备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理念,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全面发展,知识产权综合竞争优势突出,具有行业影响力和标杆性的示范企业,是国家给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最高荣誉和评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评定,是指属于国家和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机制,具有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企业。 近年来,潮州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以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致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再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蒋述卓:从潮州文化的仪式感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思路 日前,第二届潮州文化论坛在广州举行。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出席开幕式并发言。 蒋述卓认为,仪式感是文化的倍增器,潮州文化很有“仪式感”,如出花园、潮州工夫茶的礼仪、春节等传统节日一系列民俗活动,得到很好的保留和传承。在潮州文化这样的“仪式感”中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多彩的一面。 “仪式感实际上是潮州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潮州文化它的仪式感是有现代价值的,它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记忆,更重要的,它可以经过我们的创造性转化以后,它成为我们现代文明的一个新形态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有助于我们向海外传播。潮州文化具有仪式感,我觉得恰恰是潮州文化重要的亮点、也是它的特性,把它发扬光大,让它在现代文明当中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包括在文旅当中、文创产业当中也发挥作用。” 蒋述卓建议,潮州可以依托牌坊街、广济桥、红头船起航地等地标性建筑,通过系列具有仪式感的活动承载文化内涵,进一步树立潮州文化品牌,塑造潮州文化形象,让潮州文化更鲜活,做好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文章。 “比如说在潮州的那个文化街区里头,你可以分节点,第一个节点参观这个茶礼,逐渐往后面走的时候有这个成人礼的仪式表演。一个星期可以做一次红头船起航那种仪式,向海外驶出去的时候,让游人来参观,也可以用红头船的仪式迎接海外华侨华人他们省亲的时候,以这样的仪式欢迎他们,让潮州文化的仪式感这方面能够发扬、弘扬得更好。” 中国药学事业发展大会|谢承润:头部药企应该做中国医药产业的“黄埔军校” 12月9日,第二届中国药学事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建所65周年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董事长、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承润应邀出席大会并作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以“创新引领,擘画中国药学事业发展新蓝图”为主题,国内药学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和医药监管专家齐聚一堂,从创新药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药物临床及应用、药物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药品科学监管五大方向展开讨论,为促进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构筑中国药学事业发展新格局出谋划策。 谢承润在报告中表示,新形势下尽管中国医药工业规模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创新能力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明显差距,国内头部药企在推动中国由医药大国向强国转变过程中担负着创新引领、推动国际化、整合上下游资源产业链、人才培养四大方面的使命。 随着本土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崛起,中国医药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嵌入全球产业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谢承润认为,中国医药创新正在从“跟随者”迈入“并跑者”,未来肯定要冲刺“领跑者”。 在他看来,大型领军企业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在协同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与下游的成果转化之间,是天然的协同者角色,是产学研协同转化的关键一环。中国从医药大国向强国转变,归根到底靠的是更多的医药人才。谢承润认为,头部大型药企的重要使命,不仅是要集聚全球、全行业最顶尖的人才,还要能够源源不断地为行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像中国生物制药这样的头部药企,应该成为中国制药产业的‘黄埔军校’。

    12月10日 
    阅读全文
  • 李嘉诚登上福布斯2023亚洲慈善英雄榜丨林科聪任清远市委常委丨英雄麦贤得的故事在广州上演 新闻动态

    李嘉诚登上福布斯2023亚洲慈善英雄榜丨林科聪任清远市委常委丨英雄麦贤得的故事在广州上演

    福布斯2023亚洲慈善英雄榜公布 李嘉诚上榜 《福布斯》第17届年度亚洲慈善英雄榜聚焦了15位慈善家。过去一年,他们对看重的慈善事业慷慨解囊并持续投入。其中,有资深慈善家、国际潮青联合会荣誉会长、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 (排名不分先后) 今年9月,李嘉诚通过李嘉诚基金会向两所大学总共捐赠6000万港元(合770万美元),用于支持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香港中文大学 (CUHK)和香港大学(HKU)分别获得3000万港元的资助,它们各自运营着香港的两所医学院,并将这笔资金用于学生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培训、开发教学工具,以及扩大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和机器人手术等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李嘉诚在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联合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他呼吁人们要有意义地使用这项技术,以助力开发新的疗法和治疗路径。 李嘉诚因敏锐的商业头脑而在香港被称为“李超人”,他的财富来源包括房地产、零售、港口、基础设施和电信领域,同时也是Facebook、Spotify和Zoom等科技公司的早期投资者。“投资高科技会让人感觉变得年轻。”他在2012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他还预测,受人工智能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是教育,因为定制化学习将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个人设备“紧密结合”。 这位年逾90的慈善家于1980年创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会,迄今已捐出300多亿港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入了教育和医疗领域。2005年,在他捐赠10亿港元后,香港大学将医学院以他的名字重新命名。 汕头人林科聪任清远市委常委 据清远政协消息,12月6日,清远市政协副主席黄裕团带队开展“加快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推进广州中大纺织服装商圈产业有序转移各项工作落地见实效”民主监督视察,并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清远市委常委林科聪向政协委员介绍了当前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建设和承接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的相关工作情况及成效。 上述消息显示,林科聪已任清远市委常委。 据清远日报消息,12月4日,清远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人事任免事项:决定任命闵飞为清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决定免去林科聪的清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 林科聪,1979年5月生,广东汕头人,曾任广东省工商局经济检查局主任科员,广东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综合调研处主任科员、综合调研一处副调研员、综合调研一处副处长,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农村与生态研究处副处长、处长,广东省委办公厅会务处处长。2021年1月任清远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大型原创话剧《钢铁战士》在广州上演 再现英雄麦贤得的故事 12月5日至10日,大型原创话剧《钢铁战士》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十三号剧院精彩上演。 该剧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出品,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联合制作。 《钢铁战士》运用戏剧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生动讲述了海战英雄麦贤得的故事。 1965年,麦贤得作为汕头水警区“611号护卫艇”上的一名轮机兵,在“八六”海战中弹片击中他的头部,身负重伤,但他依然牢记自己的使命,凭着作训时练就的“夜老虎”硬功夫,在几十条管路、数百个螺丝里,检查出一个只有手指头大小,被震松的油阀螺丝,确保了舰艇轮机正常运转,并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坚持战斗3个小时,最终赢得了战斗胜利,被誉为“钢铁战士”。 海战后,麦贤得先后经历了4次手术,在党的关怀激励下,麦贤得一直顽强与伤病搏斗。因为战伤的影响,麦贤得不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但他始终都没有忘记,是党和人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为了纪念“八六”海战,8月6日成为麦贤得的“重生”生日。 2019年9月,首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授予麦贤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麦贤得的感人事迹也被更多人熟知,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典范。

    12月09日 
    阅读全文
  • 潮州人,庄湃澍履新揭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潮青访谈

    潮州人,庄湃澍履新揭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据“揭阳司法”消息,12月5日,揭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庄湃澍到揭阳市司法局开展工作调研,实地走访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与局班子成员进行座谈。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副书记沈少敏等陪同调研。 上述消息显示,庄湃澍已任揭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据“揭阳日报”消息,11月27日,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因工作岗位变动,接受庄湃澍同志辞去揭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 公开资料显示,庄湃澍,1968年7月生,广东潮州人,曾任潮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潮州市湘桥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潮州市湘桥区委书记、潮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潮州市政府副市长、潮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潮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2021年11月任揭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现任揭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人物履历 1983年9月后,潮州市师范学校学习; 1986年7月后,潮安县江东中学任教(1986年01月至1988年12月汕头教育学院政史系政治专业函授专科学习); 1991年4月后,任潮安县磷溪镇党政办资料员;1992年8月后,任潮安县磷溪镇党政办副主任; 1993年8月后,任潮安县磷溪镇党政办主任; 1996年6月后,任潮安县磷溪镇党委组织委员; 1996年11月后,任潮安县磷溪镇党委副书记; 1998年12月后,任潮安县磷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1997年09月至1999年12月广东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班行政管理专业学习); 2002年9月后,任潮安县磷溪镇党委书记; 2003年3月后,任潮安县政府副县长;2006年11月后,任潮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11年9月后,任潮安县委副书记; 2011年10月后,任潮安县委副书记、党校校长; 2012年3月后,任潮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2012年5月后,任潮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2013年8月后,任潮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2017年5月后,任潮州市湘桥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理区长; 2017年6月后,任潮州市湘桥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2020年1月后,任潮州市湘桥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潮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2020年6月后,任潮州市湘桥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区一级调研员,潮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2020年9月后,任潮州市湘桥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区一级调研员,潮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2020年11月后,任潮州市湘桥区委书记,区一级调研员,潮州新区党工委书记; 2021年8月后,任潮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2021年10月后,任揭阳市委常委; 2021年11月后,任揭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12月08日 
    阅读全文
  • 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和义安公司大和解丨新西兰侨领张乙坤、郑时佳“向政党捐款”案胜诉 会董新闻

    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和义安公司大和解丨新西兰侨领张乙坤、郑时佳“向政党捐款”案胜诉

    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和义安公司大和解 义安公司和潮州八邑会馆达成协议,长达六年的潮州大厦产权纠纷和民事诉讼终于圆满落幕。潮州大厦将重新发展,其间潮州八邑会馆的去向已有安排,但之后会否迁回新建成的大厦,双方都不愿透露。 在负责华社事务的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的见证下,新加坡两个最大的潮州团体义安公司和潮州八邑会馆12月7日在登路(Tank Road)97号潮州大厦签署协议,但协议规定双方不得对外公布和解细节和条款。 和解协议由潮州八邑和义安公司各派出多名代表签署。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其生和中华总商会会长高泉庆等人受邀出席观礼。 双方派代表签署和解协议。包括:义安公司第一副总理吕纪鹏(左一),总理吴乔青(左二),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左三),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潮州八邑会馆会长吴木兴(右三),潮州八邑会馆前会长曾建权(右一)。(林明顺摄) 唐振辉在签署仪式开始前说:“在调协过程中,我感觉到义安公司和潮州八邑会馆的高度诚意。双方都致力于化解分歧,才能达到圆满的结果。能够为和解出一分力,是我的荣幸。华社联络组和有关政府部门,对能够为和解做出贡献感到高兴。”义安公司总理吴乔青博士在会上特别感谢唐振辉部长、王乙康部长和前部长黄志明的大力协助,以及义安公司谈判小组前总理张伟伟、前副总理李秀炎,以及前副总理张绵耀的付出与努力。 义安公司第一副总理吕纪鹏也说:“我们对事情能够圆满解决感到宽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我们达成协议,今后双方在管理和财政上将完全独立。另外,拖延已久的潮州大厦重建工程将展开,原址会新建一座新建筑,当中有80%留作社区用途。” 协议签署前,双方领导与部长在潮州大厦前合影。(林明顺摄) 潮州八邑会馆:尽量配合重建安排 义安公司会成立一个特别小组处理重建事宜。八邑会馆受询时称会尽量配合安排,但不愿就搬迁其他细节多谈。 潮州八邑会馆的谈判小组成员是会务顾问兼永远名誉会长郭明忠、前会长曾建权、现任署理会长吴佶财,以及前总务卓林茂。会长吴木兴感谢他们长时间的不懈努力,还有八邑董事会全体同仁在这段期间的不离不弃。他说:“我们期待和义安公司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在先辈为我们奠定的基础上,致力潮人的团结互助,以及慈善公益事业。我们也会继续弘扬传统美德,推广文化教育,为新加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潮州大厦 华社各界领袖喜闻乐见大团圆 义安公司和潮州八邑会馆的纷争起因于2017年义安计划重新发展潮州大厦,要求半个多世纪以来,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潮州八邑会馆搬离。双方就搬迁安排无法取得共识,原定在2018年7月1日启动的大厦重建工程也一再拖延。谈判破局后,两个潮人组织于2018年底互相发起诉讼。两大潮团终于结束纷争,华社各界领袖都感到欣慰。 宗乡总会会长蔡其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宗乡总会一直倡导各宗乡团体和睦共处,友善互助。经过多年的努力,双方终于握手言和,对此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这次的和解不仅对本地潮州社群具有重大意义,也促进了华社的团结。期待双方今后能够携手共进,一起创造潮州社群的美好未来。” 南洋客属总会会长刘智评也认为这是很好的结果,双方以和为贵,可作为社团的榜样。他提及,南洋客属总会11月底首次举办属会聚餐交流会,来自13个属会的65名团员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明年95周年大庆一事。他说:“未来我们会更积极联办活动,加强属会之间的沟通往来。” 新西兰侨领张乙坤、郑时佳“向政党捐款”案胜诉 时隔五年,新西兰国家党献金案日前迎来最终裁决。新西兰上诉法院撤销高等法院裁定的《SFO反欺诈办公室指控当事人捐款数额超标》对捐款人的有罪判决。至此,张乙坤、郑时佳等华侨侨领历时五年“官司”以胜诉收官。 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新西兰潮属总会创会会长张乙坤(右),国际潮青联合会常务会董、新西兰潮属总会荣誉会长郑时佳(左)丨新西兰潮属总会供图 这起案件曾经被媒体称之为“里程碑式的诉讼”,因为这是新西兰首次有人因选举捐款欺诈而被起诉,当时严重欺诈办公室 (Serious Fraud Office/SFO) 对此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调查并对涉案的七人进行起诉。不过,所有被告均否认指控。 案件涉及前国会议员Jami-Lee Ross 和三名商人——Yikun Zhang(张乙坤)、Colin Zheng(郑时佳) 和Joe Zheng——被严重欺诈办公室(SFO)指控在2017年和2018年向国家党捐款。 公诉人称,2017年和2018年,捐给国家党的两笔款项(分别是100,000纽元和100,050纽元)被拆分为多份小额捐款,通过不同的虚假捐赠者的名义捐出,为的是避开15,000纽元的捐款披露门槛,以隐藏真正捐赠者的身份。 根据新西兰选举法规定,任何政治捐款如果超过15000纽元,都必须披露捐款人的真实身份。 时间来到2022年11月,高等法院曾判定三人罪名成立而被判处社区拘留。而事情在11月9日出现了反转。 上诉法庭认为,商人Yikun Zhang(张乙坤)、Shijia (Colin) Zheng(郑时佳)和Hengjia (Joe) Zheng确实欺骗了选举委员会行为,但严重欺诈办公室(SFO)的证据无法证明他们本人从这些捐款中受益。 上诉法院法官表示,SFO的判断只能证明国家党从中受益,而不是这三名商人。法院认为,法律规定被告必须受益才能被判定罪行。而法院表示“SFO条例并没有试图在法院面前争辩上诉人获得了利益。相反,SFO办公室则继续辩称国家党获得利益就足够定罪。” 当天,《新西兰英文版先驱报NZ Herld》、《newsroom》等众多英文媒体都以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这个轰动新西兰的终审裁定结果。 张乙坤、郑时佳在判决结果出来后,平静的评价这个案件:华人在外打拼,遇事一定要敢于面对,真理要勇于申张,五年来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公正的结果。同时,也感谢众多坚信正义的人们不离不弃,律师团队及法律工作者的强力支持!亲朋好友一而贯之的守护支撑!再次感谢感恩与我们同在的同胞们。并将继续秉承回馈社会、支持慈善事业的理念。

    12月08日 
    阅读全文
  • 即将在港上市 潮籍80后哈工大博士打造的激光雷达巨头速腾聚创通过IPO聆讯 潮青访谈

    即将在港上市 潮籍80后哈工大博士打造的激光雷达巨头速腾聚创通过IPO聆讯

    2023年12月3日,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质控股股东ROBOSENSE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简称“速腾聚创”)通过了港交所聆讯,预计很快能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其于今年6月30日递交招股书,11月10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根据招股书,按2022年的销售收入计,速腾聚创在全球及中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不包括少于16线的低端激光雷达)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约为7%及20%。按2022年的销量计,速腾聚创在全球及中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不包括少于16线的低端激光雷达)排名第三,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2%及21%。而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腾聚创就52款车型取得21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定点订单,两方面都在全球激光雷达供应商里排名第一。 资料显示,速腾聚创成立于2014年8月,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公司通过激光雷达硬件、感知软件与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闭环,为市场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创立不到10年时间,速腾聚创已发展成为了中国科技公司中的佼佼者,全球领先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Smart LiDAR Sensor System)科技企业。 速腾聚创创始人兼CEO邱纯鑫(来源:澎湃新闻) 其创始人之一是来自潮汕的80后哈工大博士邱纯鑫。这家企业有三位创始人来自哈工大,另外两位分别是邱纯鑫博士导师朱晓蕊与实验室同门师弟刘乐天。 邱纯鑫在读博士时期就对激光雷达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年,邱纯鑫的博士研究课题是“户外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主要研究汽车户外移动机器人,可以理解为无人驾驶。其中,对一些环境三维特征的提取,给了他很多灵感。在完成户外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课题时,他察觉到激光雷达的巨大潜力,并产生了创业的想法。这成为了速腾聚创诞生的契机。 2014年5月,邱纯鑫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完成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四年的求学生涯。在论文致谢中,他感谢了导师朱晓蕊以及实验室同门刘乐天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他的帮助。就在完成论文答辩的三个月后,速腾聚创注册成立。邱纯鑫担任公司CEO,朱晓蕊出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刘乐天担任公司CTO。 至2017年6月,速腾聚创陆续推出16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多激光雷达耦合平台方案及相应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点云算法;同年10月,公司发布MEMS固态激光雷达。 2018年5月,联合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推出了基于MEMS的无人物流车;2019年12月,速腾聚创通过汽车行业的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也意味着拿到了进入全球汽车市场的“通行证”,完全具备了向OEM、Tier 1等公司供货的资质。 2020年12月,速腾聚创生产的全球首批车规级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已批量出货,发往北美;2021年,速腾聚创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固态激光雷达SOP版的完全锁定,并在Q2启动SOP后,领先全行业,首次实现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的车规量产交付。 去年9月,速腾聚创宣布推出两款32线激光雷达RL32A 和 RL32B。 作为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市场的全球领导者,公司主要围绕芯片驱动的激光雷达硬件为基础,同时布局人工智能感知软件技术形成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6月30日,速腾聚创与全球25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自成立以来已交付逾13万台激光雷达。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 速腾聚创是全球最早实现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量产的激光雷达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腾聚创服务的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货商数量最多、拥有前装量产定点车型最多、开启量产交付车型SOP最多;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速腾聚创已取得61款车型的激光雷达量产定点订单,并为11名客户的19款车型实现SOP。 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产品已被中国按2022年销量排名的前10家汽车整车厂中的9家选定,其包括中国最大的汽车整车厂及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 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腾聚创获得的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占市场全部定点车型的近一半,已交付的激光雷达产品及解决方案客户数量最多;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汽车行业以外(农业机器人、检测机器人、V2X解决方案和感知解决方案等)。于2022年速腾聚创已为大约2,200名客户提供服务,在机器人和其他非汽车行业客户的累计销量在全球均高居第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速腾聚创在IPO前已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北汽、菜鸟、中国移动、华兴新经济基金、国调基金、复星、吉利、粤民投、海通证券、昆仲资本、立讯、利瀚投资、东方富海、小米、云锋基金、宇通客车等知名机构或企业。 速腾聚创拥有先进的技术、全面的产品、广泛的客户和巨大的市场,赴港上市将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金、资源和合作,助力公司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创新和领导和突破。

    12月07日 
    阅读全文
  • 国际潮青联合会代表出席“香港财经论坛2023” 会董新闻

    国际潮青联合会代表出席“香港财经论坛2023”

    近日,“香港财经论坛2023:探讨香港国际化之优势与高质量发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等应邀出席活动并作主题致辞。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卢新宁、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署理特派员李永胜等香港特区政府官员、中央驻港机构代表和企业商会领袖及法律金融专家近300人参加论坛。 论坛聚焦三大议题,即香港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角色和机遇,香港如何发挥金融、创科、法律及人才等不同领域的国际化优势,以及香港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如何为中外企业创造机遇。 李家超表示,香港凭借“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成为兼具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的城市。香港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区地位,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资金人才自由流通。在法治的坚实保障下,香港社会为投资者、企业家提供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让他们可以在这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大展宏图。 郑雁雄表示,香港既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梁纽带,也是世界进入中国的窗口和门户。坚持国际化特色是香港扬名立万的成功密码、信心之源,发挥国际化优势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必由之路、康庄大道,善用国际化平台是香港服务国家的优势所在、贡献所在。 如今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极端天气愈发频繁,常启德致辞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绿色金融已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工具,而香港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论坛上,多名香港本地及来自内地、外国的行业领袖和学者,围绕“拥抱新机遇 扬帆新征程”“激发新动能 制胜新赛道”“投资首选地 财富聚宝盆”等3个主题开展交流分享,探讨香港国际化优势与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由《香港经济日报》《南华早报》主办,内地《财经》杂志联合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协办。 陈茂波说,香港要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错位发展,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八大中心”定位中,尤其要把握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创科发展,这是香港在未来短中期的两大发展引擎。 在全球经济仍存在很多变量的大环境下,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认为,香港企业的未来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压力,所以特区政府要继续提升香港的竞争力,支援香港企业,也要创造机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为香港以及国家的经济注入发展动能。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说,香港在创科、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具有国际化优势,拥有世界一流的院校、科研机构和创业生态系统,并高度重视法制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提供了有利可靠的商业环境。 国际潮青联合会副会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太区慈善推动使者李红梅参加活动。 郑雁雄、常启德、李红梅等合影 李红梅副会长在会场向郑雁雄主任汇报了国际潮青联合会发展情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际潮青联合会拥有核心会董近千人,紧密连结着分布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十多个团体会员和一百多个潮属社团的上万名优秀潮青,连结着海内外广大潮籍乡亲。在国际联谊、学习交流、创业创新、参政议政、青春党建、慈善公益、乡村振兴等领域多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久前,第十一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进一步密切了海内外潮青的联系,为推动海内外潮青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郑雁雄主任对国际潮青所做努力和取得成绩表示肯定。他表示,希望国际潮青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利用潮青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背景资源,积极发挥新生代的优势,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高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一起努力;更好地发挥连通中外的桥梁作用,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把接班人培养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维护国家的形象、维护祖国的统一。 常启德、林建岳、李红梅合影

    12月05日 
    阅读全文
  • 出自揭阳市的13位现任省部级干部 潮青访谈

    出自揭阳市的13位现任省部级干部

    (按出生年月排序) 1.刘晓明,1956年1月生,广东揭西人,现任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 2.张纪南,1957年2月生,广东揭西人,现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3.陈春声,1959年8月生,广东揭西人,现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4.黄武,1960年1月生,广东揭阳人,现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广东省委主任委员。 5.陈良贤,1963年9月生,广东惠来人,现任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 6.温国辉,1963年9月生,广东揭西人,现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7.郑泽光,1963年10月生,广东普宁人,现任中国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 8.陈尘肇,1965年1月生,广东揭阳人,现任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资源副总督察(专职)。 9.张少康,1965年9月生,广东揭西人,现任广东省政府副省长、九三学社省委会主委。 10.庄少勤,1965年12月生,广东揭西人,现任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11.林怡,女,1966年9月生,广东揭阳人,现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12.黄喜忠,1969年11月生,广东普宁人,现任江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13.林涛,1971年7月生,广东揭阳人,现任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的潮汕平原,地处粤东地区中心,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全市陆地面积524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12.7万,是粤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揭阳为粤东古邑,史载已有2200多年历史,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现辖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代管普宁市(县级),另设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揭阳市粤东新城、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经济功能区。榕城是揭阳市区中心的所在地,是揭阳市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水上莲花”“浮水葫芦”美誉。 揭阳地灵人杰,历代贤达志士辈出。宋代高士吴复古、明代“岭南第一名臣”翁万达、清代武状元林德镛、直隶总督郑大进等均系揭阳籍名臣重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方方、蔡诚、蔡翘、侯祥麟、杨遵仪、黄旭华、许宁生等英模人物。揭阳境内居民主要是潮、客两众,民俗风情独特,富有浓郁的潮汕文化特色。

    12月05日 
    阅读全文
  • 传承“红色精神” ,绽放“志愿之花”!李奕标、谭建光、黄勇、廖映丹等志愿者为汕头志愿服务工作点赞 慈善公益

    传承“红色精神” ,绽放“志愿之花”!李奕标、谭建光、黄勇、廖映丹等志愿者为汕头志愿服务工作点赞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章程的“诞生地”,汕头这片热土曾发生过许多红色故事,“汕头红”的基因在一代代青年身上薪火相传,汇聚成向上向善强大正能量,广大青年志愿者用微小力量诠释不凡“大爱”,以点滴善举传递城市温情,得到参加第七届“志交会”各地志愿者的广泛点赞。 1922年,张太雷、达林、蔡和森等革命先驱在汕头起草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章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部章程,先进青年的革命种子在这里播下,并生根发芽。 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教授谭建光说:“我们很多重要文件当时在汕头起草的,所以今天汕头共青团和今天汕头青年志愿者要传承这种红色精神,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传承红色精神,在汕头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奋斗精神,创造新的局面,这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新使命。” 汕头是一片有着光辉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土地革命时期,中央交通局在汕头设立直属秘密交通站,一批先进青年以海平路97号华富电料公司为掩护,在隐蔽战线成功输送大量物资、文件情报,转移了一批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干部,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黄勇说:“ 100多年前,那是一批最优秀的青年人,广东是我们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汕头更是,所以这批人实际上代表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时尚,就像我们今天一样, 今天我们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他们所做的青年志愿服务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前沿的时尚。” 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精神根植在潮汕人心中。远渡重洋的潮人热心公益、回馈社会,反哺家乡。潮籍华侨陈慈黉多次为家乡筑桥修路、兴学育才。爱国华侨蚁光炎捐千亿身家支援抗日,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李奕标说:“我们的老华侨,最近也在经常来到我们家乡,著名侨领谢国民先生,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不但自己参与家乡建设,同时带家族成员来到家乡。作为我们新一代国际侨青 ,更要传承老一辈的华侨侨领爱国爱家乡的精神,为家乡志愿公益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国际潮青联合会会长、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会长李奕标 微光成炬,薪火相传。今天,汕头这片红色热土依然处处有大爱。中国好人陈振勇多年坚持为家乡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亲力亲为践行公益事业;“汕头呼援通”成为汕头志愿服务一张最闪亮的名片,展现独具“潮汕味道”的志愿服务精神。 汕头“呼援通”项目青年志愿者廖映丹说:“‘呼援通’项目,优势就是一呼即通,一叫即到,可以为长者比较及时呼应他们的求助,汕头这片热土,我们本来就是年轻人勇于担当,敢为人先,所以我觉得在新时代,我们要用行动践行强国有我这样的一个承诺。” 12月1日至3日,来自全国的青年志愿者聚集在汕头这座志愿之城。刚毕业的湖北籍大学生杨龙,毅然加入“西部计划”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来到汕头开展为期2年的志愿服务,投身乡村振兴火热实践,把青春写在乡村田野上。 西部计划地方项目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志愿者杨龙说:“我觉得自己的力量是很微小的,但是我觉得尽可能在岗位上发一份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会有更多人一起参与到我们乡村振兴中,展现我们汕头地方志愿服务的精神和风貌。”如今,汕头正全力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全市注册志愿者110.15万人,其中青年志愿者占72%,凡人微光、星火燎原,让这座志愿之城、活力之城、青春之城、红色之城更具魅力。 潮阳区“河小青”志愿者林廷丽说:“我觉得汕头历史文化和志愿服务文化一脉相承,我会在志愿领域上,尤其是在生态保护上,带领我们的学生,组织好我们的志愿者,一起投入到我们的环境保护志愿领域,共同发挥我们的智慧和青春力量。”

    12月04日 
    阅读全文
共5340记录 首页 «上一页 ... 41 42 43 44 45 ... 下一页 » 尾页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