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所有文章

新闻中心 > 所有文章

  • 改革开放30年十大风云潮商排行榜

    钟声坚(新加坡)仁恒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入选理由】:  他捷足先登,精准把握中国的发展大势,以从容的姿态,稳健地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以及西部地区深深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以先进的理念、理性的布局在中国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结构和卓有成就的房地产开发格局,推动了中国城市面貌改变和地产业水平的提高,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创业故事】:  钟声坚早年到新加坡创业,创办了仁恒置地,目前是新加坡市值最大的华人企业。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仁恒集团开始进入中国发展,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仁恒置地立足中国的房地产开发,重点精选战略性、高增长城市开发高端住宅房地产项目。   上个世纪90年代,长三角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房地产改革推行,以此为契机,仁恒地产也大举进入上海、南京,进行了第一轮战略投资;进入21世纪,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形成鼎立之势,于是,仁恒地产分别在北方门户经济重镇天津、泛珠三角经济圈中的新秀城市珠海设置了“建居中国”的第二站;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升温,近几年,仁恒地产以成都、贵阳为核心,启动了第三轮战略投资。从1993年进入上海到现在,仁恒地产已经在中国内地初步完成了整体布局,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地产版图,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和西部四大区域多个城市落地生根。   钟声坚在中国的投资特点是扣住中国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热潮中,仁恒在成都、天津找到市场的最大价值点的时候,才做出投资决定。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低迷前,他断然撤出和减少在东南亚的投资,转而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增加土地储备。   钟声坚在中国工业领域也有广泛投资,其与红塔集团合作的红塔仁恒纸业是国内最大的高级卡纸生产商。此外,集团在成都还拥有一家一站式居家用品专业市场恒业国际。   在钟声坚的领导下,目前仁恒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贸易、工业、金融、地产等多元化发展的国际化企业集团,业务范围涵盖东南亚、港澳、中国香港和内地,包括仁恒工业、仁恒金融、仁恒置地三大业务板块。其中仁恒置地为新加坡上市企业。刘艺良(澳门)创世企业集团董事长【入选理由】:  少壮侨领,商界精英。他以自己的努力书写了澳门青年商人的成长史,更把事业与紧紧相靠的内地联系在一起;他以澳门为平台,积极开展澳门和内地之间的经贸交流活动,为内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还是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赤子之情为国家建言献策。【创业故事】:  刘艺良祖父和父亲都是印尼华侨,父亲在新中国之初携儿带女从海外归来投身祖国建设,并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上个世纪70年代,刘艺良受海外亲友召唤来到澳门。他抓住当时内地改革开放,数以万计的内地新移民到澳门定居,使澳门人口急剧增长,楼价也因此急速上涨时机,成立了创世地产实业公司,从房地产的买卖、物业管理,并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大厦,事业由此起步。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葡通过谈判顺利解决了澳门问题,澳门建筑地产业再创高峰。创世地产先后推出了恒基花园、皇朝花园、盈翠山庄、松景台、愉景花园、创福豪庭等近20个楼盘,从以前的小型地产公司发展成为大型房地产企业。   刘艺良很早就参与国内建设,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在珠海、中山、惠州和江门投资,甚至深入到西部青海投资项目,他一方面围绕房地产业,向基建、大型物业管理扩展,另一方面发展进出口贸易、林业、制造业、酒店旅游、科技资讯、矿产资源开发、食品、金融、燃油等项目,范围覆盖港澳台、殴美及内地的广东、湖北、青海等省,创世集团成为近20余家子公司和联营公司的企业集团。刘艺良接任澳门潮州同乡会会长职务后,于2005年受命筹备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大获成功。他还担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澳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等职,利用澳门这一特殊平台,积极开展澳门和内地之间的经贸交流活动,为内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刘艺良热爱祖国,为内地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他连续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从2003年到2007年,由他独自提出的建议和参与联名提出的议案超过60件,均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黄茂如深圳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入选理由】:  他是国内最早提出“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也是最早从商业地产开发向商业地产经营转型的企业;作为深圳百货零售业“大鳄”,在低市时期,他大举收购国内百货公司,扩充实力,与外资零售企业展开争夺战。【创业故事】:  2008年1月,黄茂如在港将茂业整体打包IPO,募集数十亿资金,同时带动控股上市公司*ST成商的资产实现二次融资。10月,黄茂如3次“举牌”渤海物流、商业城、深国商,拉开百货业并购狂潮的序幕。   黄茂如1995年创建茂业集团,以开发经营商业地产为主业,主营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高档写字楼、高档商务酒店、甲级商务公寓及商业住宅,是深圳最早参与城市运营的地产商。早期在深圳两大商业中心“老东门”和“华强北”的改造和经营中,茂业集团兴建了“茂业商厦”等多个大型项目。其“茂业城”、“城市花园”等高档住宅项目名噪一方,“世界金融中心”更成为深圳新地标建筑之一。   黄茂如还是深圳百货零售业“大鳄”,旗下多家店面,分布于深圳、珠海、成都、重庆等地。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茂业集团已建立了以深圳为中心,向全国中心城市以点扩面拓展的战略格局,并已成功入驻重庆、成都、沈阳、无锡、天津、常州、珠海等多个城市,开发商业地产项目数十个,自主经营物业面积近百万平方米。   到目前为止,茂业国际也是国内拥有并经营商业物业最多的公司之一。在茂业的版图里,房地产是支柱,商业是龙头,地产根据商业需要配套开发,反之,商业又成为地产的经常性收入来源。对这些地产项目的商业用房部分,茂业采取“333制”,即公寓、商铺等,1/3出售,以便回收房款;1/3出租,收租金;1/3自主经营赚取商业利润,其中开设百货店是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柯为湘香港保利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入选理由】:  他在澳门地产一枝独秀,独领风骚。他不仅对国内政策吃得透彻,也非常注重长远性战略投资,每次出手总能震惊一方,也带动和造福一方。除了珠三角大本营、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创业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柯为湘从内地移居香港,协助经营家族在澳门的贸易生意并成为掌门人。上世纪80年代,澳门经济处于黄金时期,柯为湘组建保利达集团,并出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在柯为湘主持下,保利达集团以澳门、香港为基地,业务迅速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地产开发和投资、医药研制和开发、公共事业投资和证券投资等。投资遍及美国、东南亚、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现旗下拥有九龙建业和保利达资产控股有限公司两家香港上市公司。   2004年,保利达控股收购香港牛奶有限公司子公司香港制冰及冷藏有限公司,该公司为香港最大碎冰制造商,一直保持盈利纪录。2005年,柯为湘通过旗下的卓见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九龙建业,从而涉足国内资本市场。   无论是在港澳还是内地,柯为湘选择的投资项目带有很强的前瞻性,不但考虑满足现在的需要,还考虑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需求,使得公司项目在市场上非常保持竞争力。保利达不仅在澳门开发了大量楼盘,并握有大量土地,准备在港珠澳大桥落实后开发或者升值;在沈阳,柯为湘斥资70亿港元,在沈阳浑南新区兴建保利达商务广场。这是目前沈阳市引入资金额度最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在惠州、荆州投资数十亿参与公路改造和建设;在广西南宁、桂林投资市政交通建设。此外,保利达还转战天津、北京、东莞、佛山、长沙、无锡、武汉等地。   保利达集团除房地产发展外还是澳门电力有限公司的单一主要股东,澳门电力为澳门唯一的电力公司。此外,保利达控股还全资拥有香港资深证券公司——亨达证券有限公司。

    04月27日 
    阅读全文
  • 改革开放30年十大风云潮商排行榜

    朱孟依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入选理由】:  他是“沉默的大佬”。他以超前的市场洞察能力、资源驾御能力和低调实干精神成就地产行业龙头地位;他首开香港地产集团大规模投资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之先河,并以神奇的“剪刀手”组合快速壮大自己;他擅以大手笔运作千亩大盘,却选择沉默的方式慷慨资助公益事业,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创业故事】:  1980年代中期,在老家广东丰顺县城,20岁出头的朱孟依凭借着敏锐的见识、独到的眼光,掘到了第一桶金。1992年,入籍香港的朱孟依在香港成立了合生创展,进入广州楼市,开香港地产集团大规模投资中国大陆房地产开发之先河。第二年他又创立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以组合投资方式做项目:由珠江投资负责拿地,拿到地后,再由珠江、合生两家按某种比例关系组成中外合作合营的项目公司进行开发,事业很快做得顺风顺水。   朱孟依热衷于做大型地产项目,并且远远走在别人前面。顺着市政发展的方向,提前储备土地是朱孟依在广州取得成功的关键。1993年,他在天河动工开发大型商住区华景新城;1994年建暨南花园;1997年开发了愉景雅苑和骏景花园。到目前为止,合生创展在广州开发的项目超过了20个。另外,合生创展还将触角伸到北京及天津,分别开发了北京珠江骏景花园、天津珠江温泉城等7大项目。合生创展集团在广州开发完成的项目中,一些项目的面积超过了200万平方米,其在天津开发的珠江温泉城据说面积达12平方公里。合生创展在广州一个城市的开发规模,就相当于万科在全国五大城市开发的总规模,而1998年、1999年,合生创展仅在广州一地创造的利润就超过了万科在全国五大城市创造的总利润。1998年合生创展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0754.HK),取得资金优势。   2000年前后,朱孟依利用为广州九运会铺设数据传输网络工程的机会,“顺带”为自己铺设了几条管道,然后,通过将这些管道出售给那些急于铺设光缆的电信运营商,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就净赚了10个亿。   2001至2005年,合生创展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全面扩张,顺利完成了在中国经济活跃圈核心城市的战略布局,由区域性品牌走上全国性地产品牌旗舰企业的道路。短短16年间,合生创展实施区域中心和系列品牌发展战略,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惠州五大区域囤积重兵,主打超大规模项目,产品线以高端项目为主,成功打造了近60多个项目,累计开发逾2000万平方米,涉及住宅、酒店、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写字楼、商场等多个领域,全国服务业主60万人,成为中国大陆业绩表现最佳、开发规模最大、业主数量最庞大的房地产发展商之一,奠定了自己行业龙头地位。钟廷森(马来西亚)金狮集团董事局主席【入选理由】:  他以锐利的战略眼光,依靠马来西亚近年来经济蓬勃发展以及钢铁价格猛涨的机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成功地把家族企业从一个中小型企业发展成大型的跨国集团和东南亚钢铁巨霸;他是最早进入祖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家之一,中国广大的市场需求为他提供了拓展事业的舞台,他以低调务实的作风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零售商和摩托车生产商之一。【创业故事】:  钟廷森自小生活在商业家庭。上世纪40年代,钟廷森的父亲在新加坡开设了德昌制造厂,制造及出口狮标铁质家具、钢柜等,1956年公司把业务扩展至马来西亚,除家具外还从事橡胶产品制造和食品加工业。他很早就参与父亲的马来西亚公司工作。70年代开始,他独自去印尼创业,几年后将积累的资金带回马来西亚投资钢厂。1978年,他投资1200万马币,成立了当时马来西亚第一家较大的钢铁厂——金狮合营制钢厂。在他的经营下,钢厂不断发展壮大。父亲去世后,大哥钟廷基继承了父亲新加坡的业务,而钟廷森接管了父亲在马来西亚的业务,他将父亲创办的德兴制造公司、德昌制造公司及金狮金属制造公司合并,改名为金狮(私人)有限公司,于1981年在吉隆坡上市,合营制钢厂则于1982年在吉隆坡上市。钟廷森的钢铁产量占到马来西亚60%,成为马来西亚钢铁行业翘楚,钟廷森也因此被称为“钢铁大王”。   在钢铁行业打下坚实基础后,钟廷森开始出击其它行业。从1981年始,他进入房地产领域,目前其房地产公司是马来西亚五大房地产公司之一;然后又进入种植业、百货业、汽车、摩托业、轮胎、集装箱行业;90年代他又进入海绵铁、纸浆业。依靠不懈的努力,他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构建了自己的庞大事业版图。   钟廷森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积极到中国投资兴业的外商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考察中国的投资环境,1993年开始在中国投资百货零售、车辆制造和酿酒业,是在中国投资最大的马来西亚企业。在随后的十几年内,他在广州、沈阳、青岛、济南、南京、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先后投资建起数十家百盛百货店,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零售商之一。百盛于2005年成功在港上市。   从1993年在中国投资以来,金狮集团业绩扩展迅速,而且向多元化发展,迄今已投资数十亿美元,占到马来西亚在华投资金额的1/5。主要在制造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配件等,已涉足在中国的企业有长铃摩托、金城摩托、钱江摩托、江淮汽车、天津大发汽车、未来软件等,员工近10万人。金狮集团同中国多家钢铁企业和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2008年4月,金狮集团同中国首钢集团签署金额高达2.39亿马币的合同,将由首钢集团为其建造220万公吨的焦炭炉和280万公吨的熔渣厂。陈氏兄弟:陈克威、陈克光(法国)法国陈氏兄弟公司【入选理由】:  他们携手创办了当今欧洲最大的华商企业,并以唯一华人的身份跻身法国富豪500强;他们在激烈竞争中紧抓住细分市场,出奇制胜,成就海外零售巨子。他们还以国际化的眼光连横协作,足跨五洲。他们不仅积极参与祖国建设,还构筑海外传播平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欧洲与中国经贸文化交流,维护祖国形象与和平统一,充当中欧和平的使者。【创业故事】:  1981年,陈克威、陈克光兄弟在巴黎13区的“中国城”租用了一处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废弃火车货运站,成立了法国第一家专营亚洲食品的现代化超级市场——陈氏百货商场。陈氏兄弟以敏锐的商业眼光,不失时机地开拓业务。1988年,陈氏商场的总营业额已达到2.7亿法郎,跻身法国著名大企业行列,并成为荣登法国企业龙虎榜的首家华人企业。此后,陈氏兄弟公司业务逐年扩展:1990年公司的营业额达到6亿法郎,2000年,年营业额突破10亿法郎,在巴黎已经发展到了8间连锁店,成为欧洲最著名的华人企业。2002年,陈氏兄弟公司在大巴黎地区投资数亿法郎兴建的公司总部新大厦落成。新大厦的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融行政、批发、仓储、门市和餐饮等为一体,拉动了周围商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中国城。   身居海外,陈氏兄弟不忘祖国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陈氏兄弟公司联合世界五大食品生产企业之一的法国达能集团在唐山成立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这是达能进军中国市场的奠基石。后来陈氏兄弟收购了达能在豪门啤酒的全部股份。   为了促进欧洲与中国文化交流,2001年,陈氏兄弟公司进军传媒业,创立“陈氏传媒”,引进介绍中国电视的长城平台,涉足宽频电视领域,并与法国传媒及建筑业巨子马丁·布伊格合作,成功将欧洲体育新闻频道打进中国市场,也促成中央台在欧洲落户,从而引领陈氏集团走向多元化。  随着陈克威、陈克光兄弟在法国的成功,在泰国和香港的另外两位兄弟陈克齐、陈克群也风生水起,陈克齐于1976年创建泰国世界进出口公司,效益卓著,并且在1991年顺利将泰国农食品加工厂推上股市;陈克群于1981年创建昆仲和有限公司,开拓了欧美澳及中南美洲、非洲、印度洋及太平洋群岛等40多个国家的市场,成为香港食品出口著名的商号之一。于是陈氏四兄弟将香港、泰国和法国的陈氏企业联合起来,遥相呼应,建立了庞大的企业王国——陈氏兄弟集团。其业务跨五洲连四海,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华人企业。

    04月27日 
    阅读全文
  • 改革开放30年十大风云潮商排行榜

    马化腾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入选理由】:  他是后起之秀,而立之年即成为中国的即时通信教父;他将即时聊天工具引入中国,并为业界公认不能赚钱的IM创造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将企业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即时通信服务企业和世界上流量最大的SNS网站之一;他改变了数以亿计互联网用户的沟通习惯,创造了互联网上新的沟通文化;他推动了国内宽带建设的加速发展,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创业故事】:  1998年底,马化腾在深圳成立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网络即时通信软件,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创业之初的马化腾走过了非常艰难、困惑的日子。第二年,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最中国化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即腾讯QQ),受到用户的高度青睐。随着公司不断发展,马化腾成功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为公司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发展,腾讯QQ注册用户数已达3.4亿,活跃用户数为1.8亿,同时最高在线人数已逾3000万,在即时通信领域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凭借QQ的成功,腾讯开始“花瓣式扩张”。2003年,腾讯开始做门户,然后拓展休闲游戏和大型网游;2005年,腾讯又在网络拍卖和在线支付上出手,此后,腾讯更冲入搜索市场。结果是马化腾创立了中国3家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之一、第二大C2C网站、最大的网上休闲游戏网站。其社区服务QQ空间的活跃用户数也首屈一指。   目前,腾讯已经完成了面向在线生活产业模式的业务布局,构建了QQ即时通信工具平台、QQ.com门户网站平台、QQ游戏平台以及QQ移动手机门户这四大网络平台,分别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网络社区。在满足用户信息传递与知识获取的需求方面,腾讯有QQ.Com门户、QQ即时通信工具以及Foxmail电子邮件;满足用户群体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方面,腾讯推出的个人博客Q-Zone将与访问量极大的论坛、聊天室、QQ群相互协同;在满足用户个性展示和娱乐服务方面,腾讯拥有非常成功的虚拟形象产品QQ秀、QQ宠物、QQ游戏、QQ音乐、电台、电视直播等系列产品,另外对手机用户提供彩铃、彩信等无线增值业务。   2004年,腾讯成功赴香港上市,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其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   鉴于小企鹅形象得到网民意想不到的欢迎,马化腾把QQ企鹅授权做成实实在在的商品,并取得了成功,这也使得腾讯成为目前中国唯一把互联网虚拟产品成功发展为线下实际商品的互联网企业。周泽荣(澳大利亚)乔鑫集团董事长【入选理由】:  逆市而动,强势突破,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在祖国内地出现投资低潮时毅然回国,以超人的胆识和商业天赋,以广州为大本营,构筑了多元化产业帝国;凭借在澳洲的身份和影响力,他积极促进中澳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合作,他不仅担任澳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还担任联合国友好理事会名誉主席,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东西方文化沟通和了解的国际使者。【创业故事】:  周泽荣于上世纪70年代前往香港,80年代侨居澳大利亚,从事中澳贸易,他将澳大利亚矿物、海鲜和冷冻食品、水果以及工艺技术卖到中国,积累了经验和财富,也开阔了国际化的视野。   1988年,周泽荣从澳大利亚回国开始房地产投资,当海外有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内市场产生动摇之时,周泽荣却投入重金建造了当时广东省最豪华的“广东外商活动中心”。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实行宏观调控、房地产处于市场低潮时,他逆水行舟,掷出10亿元巨资建造广州国际贸易中心和百万平方米的大盘汇侨新城。如今,周泽荣投资的广州国际贸易中心已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随后,他又投资百亿打造名盘汇景新城项目。   以中国内地为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侨鑫集团已成为以房地产业为龙头,投资领域涉及教育、文化、传媒、酒店业、餐饮、电信、医药保健、智能系统集成、旅游观光农业等多元化产业,业务遍及中国的广东、北京、香港,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布里斯班等地,仅在广州的投资就超过150多亿元人民币。   除了房地产业,周泽荣还将商业触角延伸到文化和教育行业。2001年,周泽荣开始尝试投资媒体行业。由他投资经营的《新快报》如今已经成长为广州最有影响的主流报纸之一。2004年6月,侨鑫集团与羊城晚报合办的海外华文报纸《澳洲新快报》正式在悉尼发行,这也是中国报业跨国经营的首例。作为一家中文报纸,《澳洲新快报》在创刊时获得了包括澳大利亚总理在内的众多政要的祝贺和关注,这在澳大利亚报业史上还是第一次。   1999年开始,侨鑫集团与澳大利亚和国内大学一起在广州联合开办MBA课程,开启了“民企+高校”深度合作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周泽荣清晰地看到多元化的投资有利于侨鑫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人文气息和外部形象。如今,“侨鑫”的身影在广州随处可见,经过10多年的发展,侨鑫已成长为一家资产过百亿元,以房地产为龙头,投资涉及教育、文化传媒、服务、饮食以及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商业王国”。马介璋(香港)香港达成集团及佳宁娜集团董事局主席【入选理由】:  他是第一批到深圳投资的港商,见证和推动了深圳30年改革开放的巨变;他以饱满的激情和对祖国发展坚定的信心,成为港商内地投资的表率。他善于大手笔经营运作,让人目不暇接,以“华南城”为代表的多个项目成为商界经典;他是爱国侨领和全国政协委员,积极为国家建设、香港繁荣建言献策,显示了他的高度社会职责感。【创业故事】:  马介璋早年在香港以生产牛仔裤开始创业,他精明能干,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直接为外商加工,获得丰厚利润,然后买地建厂,成立达成制衣工厂,步入香港制衣商的前列。后来他依托内地,在美国、加拿大、荷兰、法国、泰国与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企业,组成以生产牛仔裤为主兼营布匹、拉链、纽扣等副料的香港达成集团,成为“牛仔裤大王”。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马介璋是第一批投资深圳的港商,后来他逐步把投资主体由香港转向深圳。这一战略转变使他的事业有了全新飞跃。从1985年开始,马介璋在深圳开始投资设立服装厂,第二年就增资到3000万元,继而他又参与了制鞋、旅馆、娱乐业等投资。在他的带动下,大批港商跨过罗湖桥来到深圳“掘金”。   马介璋是第一个把潮菜做成品牌推向全世界的潮人。上世纪80年代他在深圳开办全国第一家大型外资潮州菜酒楼佳宁娜。之后,佳宁娜相继在广州、温哥华、泰国、海南、昆明、成都、上海等地开设分店,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第一家中餐跨国饮食集团。   1991年,马介璋以前瞻的眼光在深圳火车站投资10亿多元建造佳宁娜友谊广场,带动了罗湖火车站商圈。2003年,他联手商界朋友投资26亿元在深圳打造最先进、最专业的国际化工业原料交易基地,整合珠三角制造业的产业链。如今的华南城已经真正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第一个将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电子、印刷纸品包装、五金化工塑料五大制造业原料整合在一起交易、展示的基地,为世界所瞩目。   华南城的巨大成功,在国内不断受到追捧。马介璋乘势将这一模式在全国进行复制,投资60亿元在南宁市建设“东盟物流城”,投资50亿元在南昌市建设“华中城”,同时投资数十亿在连云港打造“华东城”,在辽宁铁岭筹建“东北城”。这些超大型商贸城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也创造了近30万人就业机会。  2005年,马介璋把目光瞄准湖南益阳,斥巨资28亿元打造益阳梓山湖新城。2007年,益阳梓山湖新城项目正式启动,马介璋再次获得空前成功。他立足益阳进行产业深耕,开发这里的丰富矿产资源,使得产业链更加丰富。新项目也带动了旗下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扬。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马介璋一直以来,积极履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职责,为国家建设、香港繁荣积极建言献策。他不仅在深港合作、新农村建设、劳动法、社会保障方面提出独到见解,还特别提议设立“华侨节”。

    04月27日 
    阅读全文
  • 社科院公布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香港居首

       社科院26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2009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中国社会科学院4月26日上午举行“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 并以“竞争力—城市与国家同进退”为主题,对我国2010年主要城市的竞争力情况进行研讨分析,对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人倪鹏飞博士介绍了《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相关情况。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报告,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东南沿海相对下降,北部中部快速提升;五区域分享前十名,沿海城市北进南退;全国城市整体起飞,潜力城市各具特色;东南优势略有下降,全国城市建差距缩小;省区城市竞争力逆转,中西部省份增长迅速。 具体可以看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前十名分别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 “在前十名里,珠三角有三个城市,长三角只有一个城市,台湾地区有两个城市,环渤海有三个城市,东北地区过去没有,今年已经有一个城市——大连,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五区域分享前十,沿海城市竞争力北进南退。”倪鹏飞说,我们对前十位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五年变化也有一个比较,发现,排名进步比较快的有大连、青岛、天津等,现在我们注意到天津已经直逼广州,在2005年天津排在第15位,广州排在第8位,现在广州是第六位,天津已经排在第七位,有些城市还有所下降,比如高雄在05年是第6位,但是现在排在第8位。

    04月26日 
    阅读全文
  • 亚洲租金最贵城市排行榜

    租金最贵城市榜(按两房豪宅计)   1.东京 平均租金:约3.67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26.45万港元   2.香港 平均租金:约3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34万港元   3.北京 平均租金:约2.84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4.65万港元   4.孟买 平均租金:约2.73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2.25万港元   5.上海 平均租金:约2.27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4.65万港元   6.首尔 平均租金:约2.19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21.48万港元   7.新加坡 平均租金:约1.72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40.02万港元   8.悉尼 平均租金:约1.62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29.63万港元   9. 雅加达 平均租金:约1.55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3.03万港元   10.胡志明市 平均租金:约1.4万港元 人均年收入:约2.17万港元   注:人均年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04月26日 
    阅读全文
  • 中国绿色公司百强榜

    (中资企业70家) 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 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锋尚国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海尔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 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力帆集团有限公司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 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 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 统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万向集团公司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新浪网技术有限公司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外资企业30家) 3M(中国)有限公司 ABB(中国)有限公司 BP(中国)有限公司 GE(中国)有限公司 IBM(中国)有限公司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 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 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 利乐中国有限公司 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 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施耐德(中国)有限公司 思科-T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英特尔-T中国有限公司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04月26日 
    阅读全文
  • 胡润发布《2010胡润财富报告》

    胡润百富4月1日发布《2010胡润财富报告》(下称《报告》)称,中国内地千万富豪人数已达87.5万人,相比去年增长6.1%,其中亿万富豪达5.5万人,相比去年增长7.8%。      《报告》还显示,中国内地现在已有1900位十亿富豪和140位百亿富豪。       胡润分析说,中国内地富豪数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股指上涨、房价上涨和中国2009年GDP的快速增长。《报告》将中国内地千万富豪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商人、高收入人士(如跨国公司高层)、炒房者和职业股民。       以富豪的长期居住地为划分标准,北京、广东、上海三地的千万富豪数量占中国内地的48%。北京有15.1万位千万富豪和94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一;广东有14.5万位千万富豪和82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12.2万位千万富豪和73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三。      《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千万元级以上富豪的平均年龄要比国外年轻15岁,且财富增长的速度更快,主要从事房地产和制造业。千万级富豪的平均年龄为39岁,亿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43岁,财富超过十亿的富豪平均年龄为50岁,而百亿级富豪平均年龄为51岁。      

    04月26日 
    阅读全文
  • 《财富》发布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

    《财富》(中文版)四月公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柳传志、张瑞敏、马化腾、任正非、王石、李书福、王传福等25位中国知名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家获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 这是《财富》(中文版)第六次发布“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挑选的标准依然是在行业领先者中选择能够影响企业、产业及更广泛世界的杰出管理者,并在对过去一年为中国经济、商业、企业和管理做出贡献的人士致敬。 今年上榜的人士与去年最大的不同在于,许多第一代创业家又回来了。最著名的回归者是柳传志,这位 66 岁的老人在金融危机之后再次出山,担当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当时,争议之声四起,更多的人是担心重新出山会毁了他的半世英名。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事实上这位传奇式的企业家做得相当出色。另一位著名的商界领袖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则在沉寂多年后让我们看到了转机。他在海尔集团内部推行营销服务转型,并在打造国际品牌的道路上艰难前进。此外,万科董事长王石因为他在绿色商业上的远见再次入选,他在万科推动的住宅产业化或许会影响未来中国住宅的生产和使用方式。当然,入选的年轻商界领袖也很多。马化腾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领导的腾讯公司是中国互联网业的领跑者,而且还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巩固自己的优势。 排行榜:  1. 柳传志——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2.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3. 马化腾——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      4. 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5. 王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6. 姜建清——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7. 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8. 董明珠——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总裁      9. 徐乐江——宝钢集团董事长      10. 董文标——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11. 沈文荣——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      12. 傅成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      13. 王建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裁      14. 周中枢——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      15. 魏家福——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      16. 刘积仁——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17. 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      18. 王中军——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      19. 彭小峰——江西赛维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20. 张近东——苏宁集团董事长      21. 宁高宁——中粮集团董事长      22.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3. 侯为贵——中兴通讯董事长      24. 徐和谊——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长      25. 李宁——李宁公司董事长

    04月26日 
    阅读全文
  • 2010《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国上榜富豪前十名

    2010国内排名 2010全球排名 2010财富(亿美元) 姓名 公司 年龄 地区 1 14 210 李嘉诚 长江实业 81 香港 2 22 185 李兆基 恒基地产 82 香港 3 103 70 宗庆后 娃哈哈 64 大陆 4 106 68 郑裕彤 香港新世界 周大福珠宝 84 香港 5 129 58 刘銮雄 爱美高 58 香港 6 136 55 郭台铭 鸿海集团 59 台湾 7 176 45 张近东 苏宁 47 大陆 8 189 44 王传福 比亚迪 44 大陆 9 197 43 蔡衍明 旺旺集团 53 台湾 10 197 43 吴光正及其家族 九龙仓集团 64 香港

    04月26日 
    阅读全文
  • 2010《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十名

    2010排名 2010财富(亿美元) 姓名 公司 年龄 国籍 1 535 卡洛斯·斯利姆 墨西哥电话公司 70 墨西哥 2 530 比尔·盖茨 微软 54 美国 3 470 沃伦·巴菲特 伯克希尔·哈撒韦 79 美国 4 290 穆克什·安巴尼 信实工业集团 52 印度 5 287 拉克希米·米塔尔 米塔尔钢铁公司 59 印度 6 280 劳伦斯·埃里森 甲骨文 65 美国 7 275 伯纳德·阿诺特 路威酩轩集团(LVMH) 61 法国 8 270 埃克·巴蒂斯塔 离岸服务公司(OSX) 53 巴西 9 250 阿曼西奥·奥特加 ZARA 74 西班牙 10 235 卡尔·阿尔布雷希特 Aldi 90 德国  

    04月26日 
    阅读全文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