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市科技创新委主任张林,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余锡权、光明区区长邱浩航详细介绍深圳市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创新之城的相关情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本次会议透露了深圳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情况及2024年规划部署。
一组数据亮了:
过去十年间,深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激活创新发展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4年643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880.49亿元;占GDP的比重由4.02%跃升至5.81%,研发强度在国内仅次于北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2023年超2.4万家,是2014年的5.2倍。
2020年-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跑出“加速度”,年均增长12.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每平方公里12家、位列全国城市第一。PCT和国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20年的57.33件增长至2022年的82.64件。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大国重器”布局深圳,连续4年在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创新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第二。
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累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6000多项、超40亿元。
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94.9%。科技型企业梯队更加完善,培育出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74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4万家。
深圳高新区以全市约8%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约30%的GDP,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
2023年新增全职院士7人、总数达98人,高层次人才2.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过679万人。
在全国率先推出“深圳创投日”品牌活动,吸引全球超6000家次创投机构参与,深圳风投创投机构数量和基金管理规模都稳居全国城市前三,562家深圳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张林: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创新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特点、特质和品牌。过去十年间,深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激活创新发展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4年643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880.49亿元;占GDP的比重由4.02%跃升至5.81%,研发强度在国内仅次于北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2023年超2.4万家,是2014年的5.2倍。深圳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十四五时期,深圳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创新“硬核力”不断提升。2020年-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跑出“加速度”,年均增长12.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每平方公里12家、位列全国城市第一。PCT和国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20年的57.33件增长至2022年的82.64件。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大国重器”布局深圳,连续4年在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创新集群连续4年居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第二。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深圳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成效。
(一)加强系统谋划整体布局。坚持“四个面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印发实施《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关于深圳市实施“四链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实施方案(2024-2025年)》《深圳市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经理人制改革方案》等系列文件,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构建起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四梁八柱,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
(二)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立足原创性、引领性创新,加强基础研究,部署实施重大创新任务,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产品和技术,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累计资助基础研究项目6000多项、超40亿元。支持创新主体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累计对1200多个国家和省科技项目配套资助超30亿元。深度参与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2023年布局37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资助技术攻关项目300多个。探索“揭榜挂帅”“军令状”“赛马制”等科研攻关模式,推动在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核磁共振、EDA、全自研数据库系统等取得重大突破。
(三)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94.9%。科技型企业梯队更加完善,培育出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74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4万家。深圳高新区以全市约8%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约30%的GDP,综合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
(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载体。统筹各种资源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功能,推动各类公共、半公共服务的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协同联动发展。加快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为他们的建设按下“加速键”,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影响力显著提升。光明科学城建设持续推进,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科技基础设施建成试运行。建好建强国家实验室、省实验室。高标准建设1家国家实验室、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广东省实验室、380家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载体。鹏城实验室在智能算力互联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广州实验室深圳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湾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迈入高质量运行阶段。梯队培育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质量建设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平台。
(五)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印发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入选全国首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有序推进深圳科创学院、深圳零一学院建设,构建全新机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率先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发放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超780份。2023年新增全职院士7人、总数达98人,高层次人才2.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过679万人。
(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抓好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和运用。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依托深交所建设全国性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累计服务各类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科技企业项目超1200项。深化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截至2023年12月,累计发行规模约180亿元、79单产品,居全国第一。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打造概念验证和中小试成果转化生态网络,建设概念验证中心31家、中小试基地38家。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入网仪器总数超过1.1万台,原值超110亿元,共享率达到100%。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推出“深圳创投日”品牌活动,吸引全球超6000家次创投机构参与,深圳风投创投机构数量和基金管理规模都稳居全国城市前三,562家深圳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按照“一产业集群、一专项基金”理念,重构产业引导基金体系,设立规模20亿元的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引导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
接下来,深圳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科技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谢谢大家!
吴筠:谢谢市科创委张林主任对于深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相关情况很详细的一个介绍。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谢谢主持人,科技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张林主任,2024年深圳在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上将如何发力?谢谢!
张林:谢谢这位科技日报记者提问。2024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部署,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工作安排,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最终成高质量发展之效,以创新支撑深圳发展,以创新带动全省引领全国,提升科技创新“硬核力”,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增加城市发展“集约度”,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质量、更高能级发展。
(一)推动四链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坚持“产业拉动+创新推动+资金带动+人才发动”协同发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医疗器械等已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领域,以“产业拉动”促进四链融合;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具有增长潜力的领域,以“创新推动”促进四链融合;在集成电路等领域,以“串珠成链”促进四链融合;而在医药、低空经济等战略人才引领的领域,则以“人才发动”促进四链融合。滚动更新“20+8”产业集群,制定了《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新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光载信息等未来产业。强化有组织科研,建立企业需求和科研供给对接的高效收集机制,组织战略科学家找准真正技术难题,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二)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我们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预计投入超过20亿元,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国高培育和高新区专项资金开展市区联动和部门联动。让科技资源更加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在重点任务、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加强市区联动,形成全市“一盘棋”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合力,强化对企业需求的支持和响应,财政科技研发资金投向企业需求占比不低于60%,按产业集群市区联动有组织地进行资源投放。
(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进战略科技任务。我们计划实施“重研”规划(“重点领域研发规划”),投入超20亿元在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领域开展有组织的重点研发计划,按照“专项-项目”方式组织实施十大专项,立项100个以上技术攻关项目。组织实施工业软件攻关,在人工智能等领域探索开展新的省部市联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中试线上线运行,鹏城云脑III、超算二期、量子计算领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我们将深入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组织实施12个重点领域基础研究专项。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组织深圳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校等优势力量,共同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在数学交叉、量子、能源领域等争取新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争取更多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深圳建设转化基地,促进科技赋能与成果转化。
(五)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强化科卫协同机制,支持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推进落实“深医”规划,做实做强深医专项,完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实施可持续发展专项,投入超5亿元,面向全民健康和人口老龄化,推动新产品、新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六)推进深港科技合作,构建“河套+”创新圈。深港科技合作,抓手是机构、突破在任务、关键在协同。加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联动发展,支持香港高校和机构在河套进行布局,探索“深圳企业发榜+深港河套揭榜+项目经理挂帅”机制,推动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通,汇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建设世界级的科研枢纽。
总之,2024年,我们将以机构改革承担新职能为契机,拓宽视野动员全域全社会资源,提升境界追求更高更长远目标,抢抓机遇找好突破口,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在服务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中新社记者提问。深圳产业基础雄厚、科创能力全国前列,请问郭子平主任,深圳将如何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高水平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谢谢!
郭子平:谢谢您的提问。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布局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承担着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引领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正如您刚才提的这个问题所说,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最大的特点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和匹配,主要是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以产业需求为牵引,规划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获批建设以来,深圳充分发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担当,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们聚焦信息、生命、材料等重点领域,按照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的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布局了一批开放程度高、综合性能优、产业用户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信息领域,鹏城云脑II去年在超算存储500强榜单中取得好成绩,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中心已完成全网联调联测,国家超算中心深圳中心二期全面开工建设,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规划,这些设施将有效支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产业的未来发展。生命领域,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2个设施进入试运行,精准医学影像设施正在加快开展研究论证,将大力支撑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材料领域,材料基因组设施今年将全面投入使用,自由电子激光、特殊环境材料器件设施已经开工建设,设施功能将贯穿新材料制备、表征、计算、服役全流程的研发应用。
二是围绕设施建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同时带动相关设备产业的创新发展,我们制定出台了重大科研平台自主攻关专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校自主研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必需的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重点设备和应用软件。截至目前,已组织实施7批次共20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资助金额超过20亿元,支持自主研制高分辨率质谱仪、低温制冷机等科学仪器设备,实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联技术、自研设备等成果“沿途下蛋”。
三是关联布局高水平产业创新载体。面向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结合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关联布局一批创新载体,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建设了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目前已吸引落地90多家科技企业,总估值接近300亿元。去年我们还获批组建了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这个刚才张林主任已经讲到。将依托设施开展生物科技领域的工艺开发、概念验证、中试放大等环节科研活动,加速实现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产业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四是探索“投建运转”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我们搭建了设施投融资、建设、运营、成果转化一体化的综合统筹平台,打破传统设施“全额财政投资”旧模式,通过财政投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机时使用收入、成果转化收益等方式多渠道措施资金,统一推进设施建设、统一所有设施资产、统一运营维护管理、统一推动成果转化,发挥产业生态主导企业作用,提升设施开放共享水平,培育更多优质产业用户,努力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高效结合,走出一条“政府主导、平台统筹、市场化运作”具有深圳特色的设施建设运营创新之路。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标准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继续围绕产业需求谋划和储备一大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加大高水平研究机构引育力度,持续强化设施与产业服务对接,努力构建以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为核心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南方日报记者提问。光明科学城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也是推动深圳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请问邱区长,光明在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有些什么样的举措?
邱浩航: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刚才,子平主任系统介绍了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总体情况,光明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我这里也向大家对光明科学城的情况作一个补充介绍。刚才子平主任介绍的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载体,主要布局在光明科学城。光明科学城按照规划共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我们称之为“9+11+2+2”,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所省重点实验室和2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去年,这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目前在建和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数量达到20个: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式落户光明,去年顺利去筹成立,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一体化永久场地建设项目也已于去年底正式开工。另外已经建成的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两个大科学装置,去年开始运营,分别是国内首个整合了软硬件控制、合成生物学应用的大型研发系统,和全球首个综合型脑科学研究平台,均具备国际领先水平。我们在大力推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的同时,依托光明科学城战略科技力量,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方面,特别是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怎么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我们也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首先,我们依托大科学装置和科研院所,布局建设一批创新中心,不断探索完善“沿途下蛋”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通“最初一公里”。例如,在合成生物领域,我们依托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和刚刚提到已经建成的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首创推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解决基础科学问题,“楼下”打造产业空间、为初创企业提供拎包入住的孵化空间,极大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近三年全市新增的合成生物企业有八成落户在光明,短短两三年时间就诞生了不少合成生物领域新兴明星企业,比如,诚致生物是做亚麻籽研发的,目前估值超过30亿元;赛桥生物是做细胞与基因治疗上游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的,目前估值已超过18亿元;还有唐颐控股是做细胞医疗与健康应用的,估值已超过10亿元,这些企业发展的速度都很快。目前我们整个合成生物产业集群估值已经超过270亿元,未来这个领域还将催生千亿级产业市场,我们“楼上楼下”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做法得到国家发改委充分肯定,并作为深圳经验向全国推广。与此同时,刚才子平主任也介绍了,去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在光明建设的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获得国家和各级资金支持5.8个亿。为了进一步提高集聚转化效能,我们还在谋划在光明科学城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区。加快启动光明科学城科技创新集群整体规划建设,整备了2.6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用地,将集中布局大院大所、重点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研发总部、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小试基地、科技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交易等平台资源,打造全要素综合型科研转化通用平台,集聚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和服务,搭建虚拟科研网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形成开放创新生态,吸引不仅仅是光明科学城、还包括大湾区、乃至全国全球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成功转化、走向应用,努力打造前沿技术开放创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交易转化试验地。
第二,我们始终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力促成企业与科研院所“双向奔赴”深度融合发展,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光明科学城的科研力量组建创新联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已经和华润集团、GE医疗等龙头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将通过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创新基地等方式,围绕抗肿瘤药物研制、生物医学影像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在新材料领域,我们正在推动中山大学先进能源学院联合三环电子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绿色氢电产业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攻关,努力在低成本绿色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又比如在信息领域,我们将依托超算二期等装置的建设和机器研制,支持与相关领域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努力在计算终端等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去年,全区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占GDP比重7.1%,其中企业投入90亿元,占比近9成。
第三,为了更好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我们不断加强科技金融、人才、空间等配套服务支撑。科技金融方面:去年,出台了支持科技金融发展若干措施,建成启用光明科技金融大厦,成立了光明科学城创投联合会,还设立了“百亿级”科学城母基金以及智能传感器、合成生物、脑科学3个市级产业基金,设立了高新投人才基金、光明致远、软银欣创医合等系列子基金,目前光明科学城的“母基金+引导基金+产业基金+专项资金”的科技金融体系初步形成,总规模达到325亿元。人才方面:我们推出了光明科学城“人才高地计划”,高品质建设科学家谷,高标准打造光明科学城人才港和综合人才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街区,持续完善各类人才服务配套,同时,依托光明的山水林田湖都市田园绿美生态优质本底,以及近年来大力提升的优质教育、医疗和保障住房建设,努力营造“住房无忧、教育无忧、生活无忧”的人才宜居环境;目前全区共有院士团队27支,是2022年的2.5倍;高层次人才2541人、博士3571人、科研院所人才6087人,分别是2018年,也就是5年前光明行政区成立时的7倍、6倍和4.5倍,高层次人才集聚非常迅速。空间方面:我们打造了2个概念验证中心、3大检验检测平台、11个中小试基地、13个科技孵化器等一批创新平台和初创空间;同时,我们正在开展“5+8”连片产业空间整备,打造6大平方公里级产业社区,大力推动“工业上楼”,过去两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2.15平方公里、产业空间850万平方米,未来两年还将释放产业用地1.05平方公里、产业空间400万平方米,可以充分满足产业化空间需求。
未来,光明将继续认真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战略部署,发挥光明所长,努力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积极探索、先行引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深圳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出光明贡献。
借此机会,也诚挚邀请各界朋友关注光明、走进光明,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谢谢大家!
记者:谢谢主持人,深圳卫视记者提问。请问余锡权局长,在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做了哪些工作,另外在接下来还将从那些方面发力培育新产业、增强新动能,提升产业创新活力?
、
余锡权:感谢深圳卫视的提问。工业历来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据初步统计,深圳全社会研发(R&D)投入大概有八成来自工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市研发人员也大概是八成。所以刚才说工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近年来,市工信局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优化产业技术创新扶持政策措施,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努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高水平打造制造业创新体系。高性能医疗器械、5G中高频器件和超高清视频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省、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构建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新型工业技术研究机构为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关键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二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逐步深入。实施一批高水平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推动解决“卡脖子”问题。ECMO、国产新手机、新能源汽车等现象级产品引发强烈的关注。鼓励社会、企业对“三首”产品先试首用,编制并推广创新产品目录。三是企业主体地位不断增强。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当前全市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四是产学研融合逐渐深入。开展产学研对接系列活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接下来,市工信局将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夯实基础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新能源汽车等优势领域实施“筑基计划”,瞄准未来前沿技术加大投入,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迈向高端。支持人工智能、新型储能、医疗器械等领域新动能“跃升”,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产品。二是体系化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支持中小企业“精耕细作”,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在研发创新、人才培育、数字化转型、企业融资和质量品牌等方面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着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质量。支持在深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攻关能力,推动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加快建设,组建一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质量,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解决一批产业基础领域工程化难题。支持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四是打造产业发展基础平台。推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对接中小微企业,服务企业创新需求。建设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促进技术创新合作,支持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发展,打造国际产业技术合作平台。
谢谢。
吴筠:谢谢市工信局余锡权局长对于深圳以科技创新支撑工业、制造业增长情况的介绍,也感谢深圳卫视记者的提问。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也是未来之城。创新是深圳的根与魂,是深圳相生相伴、常长常新的特质、品牌和代言。特别是,深圳以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创造了“深圳速度”,创造了众多亮眼的“第一”,是以科技创新“硬核力”保持经济增长“硬实力”的动力源泉所在。当前,深圳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各类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都在前瞻布局、快速行动、蓬勃生长,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产品在这里越来越被看见、被体验。我们看到低空经济已然起飞、超充之城就在身边,AI和人形机器人蓄势待发,各种品牌融合科技新品不断刷新……一座未来城市的场景模样正在加速的拼接、蝶变,渐次的成形、展开。
今天的发布会内容可以看出是非常“硬核力”的,我们也希望各位记者朋友持续关注、报道好这一时代进程,以创新引领、塑造和赢得未来,共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之城的范式,让科技进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美好生活,展现出新时代的新境界和新图景。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另外明天还有系列主题发布会第三场,也恳请大家继续留意,在这里也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