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回归祖国近27年后,香港特区顺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标志着香港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取得重大进展,补齐了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的短板,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进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龚俊龙,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赖海民分别发表专题文章,对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表示热烈欢迎、全力支持和完全拥护。
龚俊龙:《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顺应民意、民主立法、凝聚共识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恒裕集团董事局主席龚俊龙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下称《草案》)于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标志着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已完成最后的立法程序。
《草案》的通过符合全民期望。国家安全是公民关注的议题,本次立法过程通过公众咨询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建设性意见,凝聚强大社会共识,具有充分民意基础。《草案》与《香港国安法》并驾齐驱下,为香港建构健全的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为公众对国家安全的期望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民主和法治的原则。
《草案》的通过是高效高质的体现。在香港特区政府的努力和立法机构的支持协作下,政府和立法机构密切合作。立法机构在审议《草案》时,于高强度会议中尽心尽力,充分发挥了监督和立法的职责,确保了立法过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使立法过程更加顺利且具权威性。
《草案》的通过是慎始敬终的成果。立法机构在审议过程中慎重对待,在审议工作中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利益,就《草案》提出近千项询问,以情境题帮助市民厘清疑问,确保《草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政府亦接纳立法机构建议,提出修正案及新增条文订立附属法例,以便能更及时处理相关事宜,确保了《草案》的合法性和公平性,令条例草案更加完备。
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审议工作能够全速高效顺利完成,充分体现行政立法为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所付出的巨大努力。23条立法落实后,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香港可以在更安全、更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专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胡剑江:国安法案顺利通过 是社会共识民之所向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国际潮青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胡剑江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与香港国安法紧密衔接、兼容互补,进一步完善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笔者对于条例顺利通过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因为香港特区终于补上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短板,为香港进一步做好维护国安工作,保障长治久安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此次立法顺利完成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团结一心,积极支持特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整个过程充分反映香港由治及兴新阶段的爱国爱港新气象。当维护国安的法律屏障越牢固,香港由治及兴的基础越坚实,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就越能彰显,我们工商界人士相信,未来的营商环境将更加稳定,更加有生机,相关法律将为香港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保驾护航。
巩固独特地位和优势
条例草案从刊宪,提交立法会首读和二读,到法案委员会共44小时的审议,再到立法会加开大会恢复二读辩论、三读。整个过程完全依照香港立法的法定程序,体现了香港行政、立法机关的通力合作、高效高质。
尽管美西方政客及别有用心的外国媒体,屡屡对香港立法维护国家安全进行抹黑,攻击此次立法“太快、太急”“立法会被迫仓促立法”云云。但事实上,香港特区自行立法维护国家安全是基本法明确规定宪制责任,维护国安立法在2003年已有了框架,但当年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立法。近年来,香港经历了2014年非法“占中”、2019年修例风波等事件,“一国两制”实践面临严峻挑战,全社会意识到香港存在国安漏洞,深深体会到国安港安才能家安的道理,凝聚起支持尽快完成维护国安立法的最大共识。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安才能港安,国安才能家安。保国家安全就是保“一国两制”,就是保香港繁荣稳定。没有安全稳定,一切无从谈起。
轻装上阵开创发展新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早前明确指出,当前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香港目前最重要的事项,就是要尽快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这次立法是人心所向、民之所盼,相信一定能顺利完成,这是保障香港安全繁荣和长治久安之法。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强调,中央对“一国两制”的政策不会改变,形容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家的“掌上明珠”,不容任何人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夏宝龙主任用“掌上明珠”形容香港,给750万香港同胞以巨大鼓励,让香港社会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此次《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是特区政府立足于现行普通法制度下,充分结合参考香港现有法律和实际情况下的审慎立法,绝大多数罪行的罚则远较其他普通法地区的相关法律宽松得多,呈现出宽严相济、重视实际情况的特点,体现了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高度自信,平衡兼顾国家安全与市民权利的稳健成熟立法。
条例草案顺利通过既是社会共识,也是民之所向。香港终于能集中精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实现再次腾飞,开创新篇章。
赖海民:《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让香港的营商和投资环境更加稳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会长、鸿荣源集团董事长赖海民
3月19日傍晚,香港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香港在回归祖国27年后,终于填补了过去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漏洞,落实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实在是可喜可贺。
安全是发展的保障。正如日前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日前发布的短剧《门》,用为家庭装防盗门来比喻今次立法。相信本次《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对敌对、不法势力产生阻吓。“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更加清晰,犯罪成本和处罚机制更加明确。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适用范围非常明确,只针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不针对正常商业交易和国际交往,也不针对一般的商业纠纷和刑事案件。因此,对从事正当生意的人士是一种保障。《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为香港营造了更稳定、可靠的营商环境,有利于香港的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本届特区政府积极有为,近来推出多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措施。比如促进本地消费的“日夜缤纷”、房地产“撤辣”、持续举办大型活动及赛事、不断吸引外部资金和人才进入香港……据统计,2023年母公司在海外或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达近万间,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高水平。经济复苏趋势向好。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在咨询阶段广泛征询、吸纳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意见,获得工商界的普遍支持。《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落实后,笔者相信香港社会可以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同时为世界各地投资者和人才提供更安全、更可预期、更具吸引力的营商和生活环境,继续成为人们投资创业、安居乐业的家园。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