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会董新闻

新闻中心 > 会董新闻

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出席潮籍青年人才座谈会,陈咏华、邱纯鑫、赖在斌、徐桂彬、谢海山、蔡杰、陈伟东、管秩生、蓝泽敏、朱嘉等发言

文章栏目:会董新闻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5日


潮州市潮籍青年人才座谈会召开

集思广益 献策出力

以“潮兴百策”助力家乡干成事干出彩



2月24日,潮州市潮籍青年人才座谈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广大潮籍青年人才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共商潮州发展。市委书记何晓军向广大潮籍青年人才发出盛情邀约,希望大家发挥自身优势、用好多元渠道,集思广益、献策出力,以“潮兴百策”助力家乡干成事、干出彩,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

会上,陈咏华、邱纯鑫、赖在斌、徐桂彬、谢海山、蔡杰、陈伟东、管秩生、蓝泽敏、朱嘉等青年人才代表依次发言,分享成长故事,介绍创新创业经验,畅叙家乡情谊,畅谈未来发展,言语间展现了对创新创业的不懈追求,表达了对故土的无限热爱,道出了对家乡的信心满怀。




“人才归潮,潮州信心底气在哪里?”何晓军指出,海内外潮人心系桑梓、反哺家乡,是潮州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潮州发展最倚重的力量。潮州正处于争先进位的关键战略期,有机遇叠加的“天时”、人文生态的“地利”、奋发有为的“人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潮州文化精致精细,干部精气神焕然一新,我们有信心也有底气邀请各位潮青投资潮州、建设家乡。何晓军还从找准人才、建立机制、管理时间、纾困解难等方面,和大家分享干事业的经验做法,激励大家以点滴成功在创新创业、反哺家乡的征程上坚定信心、再创佳绩。

“产业兴潮,潮州发展路径怎么走?”何晓军强调,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然来临,潮州要主动作为、前瞻布局,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推动传统产业突围,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促进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要推动产业格局突破,培育发展“大风电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激活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经济动能。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传承潮州文化,打造一批沉浸式“潮式”文化演艺,实现“旺丁又旺财”。

“产才融合,潮州保障支撑有什么?”何晓军表示,潮州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工作安排,用心当好“金牌店小二”、用功当好“平台服务员”、用情当好“人才联络员”,在建立全链条产业集聚升级服务平台、构建全要素全周期人才服务生态等持续发力,为大家在家乡发展创造最佳条件、提供最优服务、营造最好环境,携手开创潮州更加美好的未来。

“成功时欢迎你们衣锦还乡,逆境时家乡必将雪中送炭。”何晓军希望大家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的战略坐标、家乡的发展蓝图,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多为家乡出谋划策,多在家乡投资兴业,积极参与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宣传推介,助推潮州高质量发展。

市领导郑作勋、陈红政参加会议。



国际潮青联合会副会长、南山大湾区青年家园首席顾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港澳台青年研究专委会主任、湾区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咏华(左四)出席座谈会并发言(图片来源:北京潮讯)


陈咏华:建议设立潮籍博士专家站和实施反哺家乡计划

陈咏华分享了海内外潮人的高端人才库——“潮籍博士团”的发展历程。回首过去,从2008年首个“潮籍博士团”成立,从香港到北京再到全球,至今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如今,全球各地已有成立20多个博士团,将超万名潮籍博士专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潮籍精英,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海外的潮籍博士团成员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研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他们参与众多国际合作项目,并积极把国际领先的理念和技术带回国内。

在国内,各地潮籍博士团同样成果显著。北京潮籍博士团依靠首都的资源优势,在政策研究、高端技术研发上收获颇丰;湾区潮籍博士团借助大湾区成熟的产业配套,在产学研转化方面成绩突出。这17年来,博士团成为联系全球潮籍专家博士的重要纽带,搭建起高端人才汇聚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时代浪潮下,博士团里涌现出一批在高科技产业创业的人才,打造出众多“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这意味着博士团正从单纯的“联谊平台”,转变为兼具“智库”与“财库”功能的发展引擎,充分发挥出了高端人才库的价值。

陈咏华向潮州市领导积极建议,设立潮籍博士专家(潮州)工作站并实施反哺家乡的合作计划。陈咏华介绍说,2024年,博士团多次组织专家来潮州调研交流。今年春节期间,北京潮籍博士团还在潮州与市领导开展座谈,达成了不少共识。工作站将由北京潮籍博士团牵头,联合湾区及各地博士团,目的就是为了汇聚广大潮籍博士专家的力量,助力家乡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后续,工作站将会深入地方企事业单位,精准了解实际需求,与博士团专家的科研成果实现精准对接,策划并实施一系列可行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让科研成果在潮州落地见效。

陈咏华建议,在产业发展上,可聚焦潮州特色产业。比如陶瓷产业,工作站会发挥博士们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陶瓷品质和附加值,让潮州陶瓷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文旅产业方面,利用博士们在文化创意、旅游规划上的专业知识,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项目,让更多游客感受潮州的文化魅力;中医药产业潜力巨大,结合现代科研技术,我们会挖掘潮州中医药的价值,开发创新产品,推动产业升级。此外,在工业4.0、人工智能应用、绿色功能食品开发等新兴领域,也会积极引入博士团专家的科研成果,在潮州先行先试,加快成果转化,形成示范效应,提升潮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和医疗关乎民生,也是博士团关注的重点。博士团会发挥首都人才优势,全力支持2025年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积极支持韩山师范学院高质量发展,搭建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项目在潮州落地,为潮州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