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在中秋团圆赏月时,少不了朥饼、炖糕、酥糖、腐乳饼等应节饼食糕点。今天起,我们推出《中秋最“潮”味》系列报道,带您走进各类潮式饼食糕点作坊,看“潮”手艺,品“潮”味道,听“潮”故事,一起感受潮式饼食糕点的独特魅力,敬请期待。
朥饼,也称潮式月饼,以其皮酥馅细,油不肥舌,甜不腻口的特点闻名。今晚我们首先要说到的,便是意溪朥饼。
面粉加糖搅拌均匀,融入猪油细细揉捏。朥饼皮酥且香,唯有经验老道的制饼师傅手工制作,方能成就这地道的风味。
朥饼作坊负责人 李伟亮:制皮,讲究手法迅速,不能太久,太久筋值会变高。意溪朥饼就是皮酥,如果用机械,皮越做筋值越高,越做越韧,就达不到意溪朥饼皮酥的特点。
意溪朥饼素有“豆馅藏过年”的说法。馅料制成,低温放置,待“火气”退尽再用于制饼,口感更显清润。
朥饼作坊负责人 李伟亮:老一辈的人把今年剩下的馅料用缸封存起来放在地下,来年再制作。现在改良了,馅料制作后空调房里冷却两、三天,退去馅料的温度再来包。朥饼作坊负责人 李伟亮:包的过程,讲究把饼包得圆润、黏合、美观,把饼转起来,包起来才好看。
朥饼作坊负责人 李伟亮:以前炭炉烤制是凭经验,现在电炉烤制,温度可以控温,比以前更容易,质量更有保障,每一盘饼都烤得非常均匀。
朥饼作坊负责人 李伟亮:潮州以前很多做陶瓷的,潮州人做生意也非常灵活,把陶瓷作为地方特色,将朥饼放在钵里,藏在钵里有阴凉的效果,相当于馅料放在缸内一样,耐存放。朥饼与工夫茶,是潮人过中秋节的固定搭配。外皮香酥薄脆,馅料精细滑润,200多年间,制饼师傅的手艺代代传承,融合发展,成就这道声名远扬的中秋饼食。
来源: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