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潮汕文化

新闻中心 > 潮汕文化

百年中山路,浓浓桑梓情!珍贵旧影再现昔日时光

文章栏目:潮汕文化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8日


  在侨乡汕头,中山路是一条横跨金平、龙湖两区的老马路,其中的不少地标建筑,承载着华侨爱国爱乡的深厚情感,成为连接华侨的情感纽带,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近日,一场以《汕头1988——中山路》为主题的文化沙龙在市彬园警史馆温馨启幕,摄影家方建平以其独特的视角,精选了70余幅珍贵的中山路历史照片进行分享。

  上世纪80年代,华侨们怀揣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纷纷回国投资兴业,为汕头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山路这条老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山中路、中山东路的拓建,汕樟立交桥的崛起,林百欣广场的落成,集装箱码头的繁忙景象,共同构成了汕头这座城市的繁华画卷。而不少地标性建筑,都凝聚了潮商与华侨的智慧与汗水,它们见证了汕头从一个老商埠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的辉煌历程。

▲中山路与汕樟路交界处的汕樟立交桥(摄于1988年)

  如今,中山路依旧坚守着它的历史使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海湾隧道的穿海而过,粤东城际铁路车站的加紧建设,以及中泰立交桥的蜿蜒盘旋,生动描绘着汕头这座城市的每一次飞跃与变迁。

让我们跟随旧影像漫步中山路,那遥远年代的欢声笑语,似乎在耳边轻轻回响,引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重温那段由潮商与华侨共同书写的故事。

中山路:上世纪20年代初具雏形——见证时代变迁

  在上世纪80年代,喜欢城市摄影的方建平,为了记录下当时汕头城市发展的进程,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其中就有中山路各个点位多种角度不同建筑的摄影作品,这些照片记录了街道和建筑的细节,重现了1988年的中山路,是珍贵的影像资料。

  据方建平介绍,上世纪20年代,中山路已初具雏形。当时从汕头到潮州的轻便铁路车站,就设在中山路的同益市场附近,所以老一辈的人都把那里称为“电车头”。当时中山路西从红砖楼后来拆建成金凤坛起,东至汕樟路。

  如今的中山路笔直又宽敞,街道两边,高楼林立,马龙车水,煞是热闹。可在上世纪50年代,中山路真正能称得上马路的只是到公园路为止。那时从红砖楼到公园头这段路是用柏油铺成,路的中间还有一条绿化带将两边隔开,两旁建有人行道。而从新兴街再往东,就像农村乡道一样狭小,而且弯弯曲曲。路的两边多为低矮小屋和农田菜地,除了市东堂和林家祠堂再也找不到像样的建筑物了。直至上世纪60年代初期,马路才慢慢向东延伸。1964年中山四小建成,那四层楼高的“大洋楼”成了当时中山路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上世纪60年代末,位于公园头的工艺大楼以五层楼高的雄姿屹立在中山路,成为中山路最为壮观的建筑物。而大楼前面的马路旁因为宽阔平坦,所以一到夏天晚上,便成为附近居民纳凉的好地方。

▲上世纪60年代末,工艺大楼以五层楼高的雄姿屹立在中山路,成为当时中山路最为壮观的建筑物

  上世纪70代初期,中山四小前面低矮破旧的民居被拆掉,建设为八层高楼。这一举动揭开了汕头市旧城区改造的序幕。自此之后,春梅里、林家祠等等,一片一片的旧城区改建方兴未艾,一幢一幢的高楼大厦在中山路耸立起来。

  据市民林先生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末,市东堂曾改名为公园区“人民会堂”,经常放映电影。当时在供电公司上班的他,经常领到单位发的电影票,到“人民会堂”看电影。记忆中他曾经一夜看了三出潮剧题材的电影,分别为《刘明珠》《王茂升进酒》《闹开封》,时长达4个半小时以上。这段快乐的青春时光铭刻在其岁月的烙印之中。

中山路经历风风雨雨,已经完全脱胎换骨,重新焕发出了青春活力,成为城市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

红砖楼:中山路首座——由潮商和华侨筹建的建筑

  红砖楼位于汕头市中山路与镇平路,民族路交叉处,即现在金凤坛的位置,二层混凝土结构,因外铺清水红砖,故名红砖楼。它既是中山路的起点,又是中山路第一座由潮商和华侨筹资兴建的建筑。

▲红砖楼全貌

  追溯红砖楼的历史,还得从清代官吏方耀说起。清同治7年(1869),方耀调任潮州镇总兵。光绪三年(1877)调任广东陆路提督后,在各地修缮善堂,救济收养孤儿。光绪八年(1882),方耀又联合六邑会馆总商会的陈光兴、萧捷茂、萧同吉、薛同泰等侨商组成善产管理机构,取名“同济善产”。于1903年建成同济医院,即红砖楼。同济医院建筑面积1809.55平方米,院后地基909.22平方米,二层混凝土结构,整幢楼房内外砌“清水”红砖,正面顶处有“同济医院”四字。

  据老汕头人口口相传,红砖楼当年是用非常坚硬的红砖,灰浆是用糯米和红糖搅拌而成,十分坚固。同济医院建成后,方耀积极扶持,长期高薪聘请医疗人员免费为贫苦百姓看诊。1939年汕头沦陷,同济医院停办,1944年2月,国民党地方政府将同济医院的财务移交丰顺县卫生院。

  1939年6月21日,汕头沦陷,警察局撤退至韶关,红砖楼就成了日本人的军部。后改为日本宪兵队队部。伪警察局也设于楼中。1945年汕头光复之后,国民党汕头市政府重设警察局于红砖楼。楼下还设有拘留所。

  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汕头市军事委员会公安接管部”设于红砖楼。至1950年3月15日,汕头市人民政府成立,公安接管部改称公安局后,才搬离红砖楼。空出来的红砖楼成驻汕部队的营地。

  1955年2月,汕头市人民防空委员会成立,委员会常设机构“人民防空指挥部”办公地点就设在红砖楼。

  1987年2月,因扩建马路,红砖楼拆建,后建成金凤坛。

  红砖楼从建成到拆除,有着80余年的历史,它曾多次易主,见证了汕头的变迁和发展。时至今日,人们在闲聊市区老建筑时,仍然念念不忘“红砖楼”。

中山饭店:华侨回汕——喜欢前往就餐的饭店之一

  中山饭店是3层高的骑楼建筑,当年位于公园路与中山路交界处,靠近中山公园,正门上了楼梯就是饭菜部,摆设简易的木桌和木椅,是一间外表普通的饭菜馆。据老一辈汕头人回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山饭店、人民饭店、大华饭店和新兴餐室陆续成为当时汕头有名的饭店,不少潮商和华侨回到汕头,在游览完中山公园后,就会到工艺大楼参观,随后到中山饭店在内的几个饭店就餐。

▲中山饭店全景(摄于上世纪80年

  据《中华料理潮菜文化丛书》的《潮菜名店》一书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区还相对简陋,但中山饭店作为当时较为知名的建筑,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改革开放后,随着汕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山饭店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山饭店厨师力量相当雄厚。饭菜部有刘绍雄、朱桂溪、方立升、郑燕弟、刘雄南等;米制部有陈锦明、洪瑞娇、邢义明、古锡臣等;鱼粥部有蔡利泉、陈德雄、黄维新、黄楚华等;甜汤部有黄木海、谢佩君、黄楚辉、林瑞珍、姚惜芳等。

  饭店名菜有红炆猪脚、煮咸菜鳗鱼等。米制部主要生产面包、馒头、花卷、油条和咸煎饼。最值得一提的是楼下门店的甜汤部与鱼粥部,吸引了大批顾客,节假日期间必定爆棚,人们排长龙等吃碗鱼粥或甜汤成为一景。

  当年中山饭店辖下有新兴餐室、中山冰室与中山公园茶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海内外游子如今仍念念不忘。

汕头中世贤伊梨大楼:鎸刻侨胞——重教兴学桑梓情

  汕头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1904年由潮籍商人陈雨亭创办的华英中学堂,到今年有120年的历史,为社会培养出无数的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旅居海外的潮汕华侨和港澳同胞,纷纷参与家乡的建设,慷慨捐资兴建学校。在这股民间捐资办学的大潮中,汕头一中喜获泰国华侨陈世贤伉俪的捐赠,建成一座包括礼堂和若干体育场馆在内的世贤伊梨大楼,谱写了一段侨胞心系桑梓、重教兴学的动人情谊。

  陈世贤祖籍汕头潮阳,1948年前往泰国创业,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在泰国创建了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并担任首任主席。他曾担任泰国潮州会馆名誉主席、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等职,荣获过泰国国王御赐的二等白象勋章。陈世贤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从1979年开始就多次向家乡和内地其他地区捐款捐物,为潮汕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汕头一中世贤伊梨大楼就是其捐建的项目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汕头一中正在筹划建设一座新礼堂,恰逢陈世贤回到汕头,他听闻此事随即主动提出捐款资助这座礼堂大楼的建设。这座大楼于1997年7月奠基动工,1999年9月竣工落成,共耗资人民币2700万元,其中由陈世贤伉俪捐出的资金为人民币500万元。大楼落成后,汕头一中为表达对陈世贤关心家乡教育事业善举的敬意和感谢,特意将大楼命名为世贤伊梨大楼,希望以此来教育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和树立报国之志。汕头一中世贤伊梨大楼占地面积248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大楼呈欧陆建筑风格,分为南楼和北楼两个部分。

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首届潮商大会——在此举行

  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林百欣广场,坐落于中山路与长平路之间。2005年6月18日,首届潮商大会就在这里举办,出席大会的有来自泰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以及北京、南京、郑州、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39个潮人商会代表团和庆贺团共610人。大家抱着交流、合作、服务、发展的宗旨踏上了日思夜想的故土,共同的心愿就是,通过此次大会,构筑起在商言商、提供商机、共谋发展的交流合作大平台,唱响潮商的品牌,树立起潮商旗帜,促进各地潮籍企业做大做强,为国家和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