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潮汕文化在海外的传承
潮州人在移居海外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他们的居留地,因而,随着潮州移民的步伐,潮州文化开始在海外的传承。本文试谈谈潮州文化在海外传承的内容、传承的途径,以及发展的趋势,以就教方家。 潮州文化在海外传承的主要内容 潮州文化在海外的传承,涉及到方方面面。据笔者观察,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 语言是最容易随着潮州人一起来到海外居留地的。在以潮州人为主体的地方,潮州话甚至成当地的主要通用语言。如在泰国的曼谷,由于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大量的潮州人的到来,使得潮州话成为当地华人的主要通用语言。而且由于在商业领域中的从业者大多数是潮州人,潮州话更成为当地的主要商业语言。在曼谷,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期,即使是其他国家的侨民(如印度人等)也得学讲潮州话……其实在世界各地,只要有潮州人聚居的地方,就仍然可以听到亲切的潮州乡音。 华文是华人的主要文化沟通工具,潮州人当然也不例外。在海外潮州人的聚居区中,主要的通用文字仍是华文,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泰国曼谷的唐人街耀华力路一带,华文招牌处处可见。潮州人的社团、公司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往来文件,也以华文作为主要载体。 戏剧、音乐等文化艺术 潮州人把自己喜欢的潮剧、潮州音乐、建筑风格、工艺品、灯谜、潮州歌册等带到他们的聚居地。如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当地的潮州人不但请潮州本土的潮剧团前来演出,自己也组织起潮剧团、娱乐社等,常年演出,自娱自乐。至今,在世界各地的潮人聚居地,潮剧、潮州音乐等文化艺术,仍为潮人所喜闻乐见。在海外潮人的聚居区中,仍随处可见潮式建筑风格的民居、寺庙、宗祠等,以及各种有潮州特色的工艺品。马来西亚槟城的韩江家庙,其建筑艺术完全是潮州地区相应建筑物的翻版。 风俗习惯 潮州人在本土的时年八节、婚丧喜庆等习俗,以及喜欢吃潮州菜、喝潮州工夫茶,看病喜欢用中草药等习惯也被带到海外。由于近百年来,潮州本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革,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在海外潮人聚居地,如东南亚地区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柬埔寨等地,却仍在相当程度上得以完整地保持着。 潮州文化在海外传承的主要途径 笔者认为,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潮州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中,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这是潮州文化在海外传承的重要途径。许多海外潮人,在自己的家庭中,坚持讲潮州话,使子女从小认同潮州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坚持不懈,从不间断。泰国的华文教育曾兴旺一时,也曾被政府严禁。柬埔寨、老挝、印尼等地的潮州人聚居区也曾有过华文教育的兴旺时期。以前的华校大多以潮州话为授课语言,学生除学到各种知识之外,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潮州文化的熏陶。 华文媒体的作用。华文媒体是潮州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在泰国,近百年来的华文报刊,无论是其主要从业者,或是读者,大多是潮州人,因而几乎都可以看作是潮人的报刊。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一度还有潮语电台的广播,现在则有华语的电视节目等。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虽然华文报刊并不如泰国一样主要是属于潮州人的,但这些华文报刊的刊行,以及其他华文文学作品的发行,都对潮州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潮人社团的活动。各地的潮人社团的各项活动,对于潮州文化的传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世界各地的潮人社团,其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讲潮语,演潮乐,唱潮曲,演绎着各种潮州风俗习惯,从而使每一个参加活动的成员受到潮州文化的熏陶。 风俗和宗教信仰活动。潮人在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活动中,如祭祖,过年过节、营老爷、贴符、摆土地爷神位等,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的子孙后代接受潮州文化的传承。 与故乡的联系。长期以来,在海外的潮州人通过各种方式与祖籍故乡保持着联系。如回故国探亲、旅游,与故土亲人朋友书信往来,寄侨批(赡家侨汇),把子女送回故乡读书,延请教师到海外教授华文,经商往来,接待祖籍国特别是故乡的团组来访,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参与者来说,更可直接感受潮州文化。 潮州文化在海外传承之前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地区与海外潮人的聚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有利于潮州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但目前海外潮人社会的主体已是在当地出生的潮人后裔,对于潮州和潮州文化的认同,他们与其先辈在感情上大异其趣。因此,潮州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任重道远。
09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