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所有文章

新闻中心 > 所有文章

  • 灿烂的中华文化 照耀世界的书房

      “大家平安吉祥!”年近90岁高龄的星云大师坐着轮椅进入会场时,大家纷纷起立鼓掌,向这位尊长表达敬意。   15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星云大师总监修的《献给旅行者365日——中华文化与佛教宝典》出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星云大师专程从台湾赶来出席,他笑言,《献给旅行者365日》一书的出版,完成了他50年的心愿。   在星云大师看来,在人生旅途中,所见所闻、一句一偈,或能引发出无限的启发与转机。无论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相约同行,阅读,是最好的陪伴。   《献给旅行者365日》以中华文化为主基调,收录的内容包含中华文化的精华,包括孔子、孟子、朱熹、李白、苏轼、梁启超、曾国藩、林语堂、胡适等400余位文人、智者、哲人的名文、名段,总共800则作品,并配有星云大师的墨宝箴言、传统山水图画,凝聚了他的人生体验和认知感悟。每一篇文章娓娓道来,既不是居高临下借权威语式以偏概全,也不是把人文教育柔化为慈善家的安抚。着眼于为人心加油,为社会提供阳光、智慧和奋发的力量。   新书出版座谈会后,星云大师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阐述中华文化的弘扬。      以书为媒   中华文化应流传世界各地   “50年前,我曾经有过一个想法:把中华文化中自古以来的精彩诗词歌句、座右铭整理起来,为漂泊中的中国人,为那些遇到挫折、心里苦闷的人,激励鼓舞精神”   南方日报:《献给旅行者365日》一书首次印刷110万册,免费发行。请您谈谈,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   星云大师:除了《圣经》之外,在世界各地饭店的房间内,应该有一本包罗万象、励志人心、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宝典,期许容易阅读的短章节,为旅者疲惫的身心,带来阳光般的温暖,为迷途的心灵,带来正面的力量。   我们也看到,目前大众都向往中华文化,自己希望通过积极倡导,能够将其发扬光大,而这本书就与中华文化有关,能够为之增加光彩。   南方日报:书的内容选录是怎么考量的?   星云大师:这本书的内容由我选定。我的弟子从几万条作品中选出一万多条,逐一念给我听,我来选择。可以说,收录的作品能对读者理解人生有重要的意义和帮助。   书在台湾已经印了2000万本,大概每一个图书馆、每一个公共场所都有,我希望在大陆也是如此。两岸人民使用同一种语言、拥有相似的生活习惯,两岸虽然有一道海峡相隔,但文化没有相隔,大家处在同样文化的光耀之下,不分彼此,文化可以促进“两岸一家亲”。   同时,我们在筹划出版中英文对照版的《献给旅行者365日》,过去《圣经》从国外到中国来,现在要礼尚往来,我们也有这样的文化送到他们的国家去。   南方日报:您怎么看待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星云大师:自古以来,华夏子孙漂洋过海,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说,全世界有海水流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凡是太阳能照耀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在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这些外国著名博物馆,收藏着许许多多中华文化瑰宝,他们也以此为荣。所以,我们应该感受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照耀着世界的书房。   佛性禅心   佛学成中华文化重要部分   “佛教讲‘自觉’,即自己要觉悟,如果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身处共同文化之下各自发展,再汇聚起来形成一个优秀文化,这将是未来我们全中华人民的希望”   南方日报:自汉代以来,佛教传入中国并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界对佛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多有论及。您怎么看待佛教与中华文化的历史交织?   星云大师:唐代,玄奘法师远赴西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留学生,也是第一个把老子《道德经》翻译成梵文的人。当时,他在印度讲演,几十个国家的国王聆听他的说法。中华文化扬威世界,玄奘法师是不得不提的。另外,鉴真大师远渡日本,现今日本的文化也是他传过去的。   所以我说,弘扬中华文化,佛教不能缺席。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与佛教关系密切。举例说,尤其是语言。假设去除掉佛教的语言,现代人讲话就很困难了,很多词语,是非常常用的,比如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广结善缘等。   老庄哲学以及孔孟学术博大精深,佛教的一些学说也同样深广。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也产生了独特变化,开始讲究“禅”与“开悟”:即希望中国人都有悟性,每天不断进步,将来人人都有大彻大悟的时候。在中国,成佛不成佛变得不重要,开悟反而是重要的。   在某种程度上说,佛学更是哲学,而中国人多年孕育出的思想,更有着与佛学融合的地方,二者同样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如果大家能按照这种文化为人处世,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所以说,就算姓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也可以像朋友一般互相往来、尊重共荣。   南方日报:目前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一再提升,当心灵受到外物诱惑之时该如何处之?   星云大师:在这点上,我提倡儒家所说的“自我学习”,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佛教也讲“自觉”,即自己要觉悟,如果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身处共同文化之下各自发展,再汇聚起来形成一个优秀文化,这将是未来我们全中华人民的希望。   值得发扬的优秀中华文化中,包含“新旧”两种,一种传统文化,一种则是被称为“新文化”的内容,如有序排队、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泱泱大国,中华文明孕育出的中国人,应该谦卑。比如,在公共场合讲话要轻声细语,这就是讲我们中华文化的人文气质。如果我们每个人能按部就班依照次序做事,很好地把新旧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中华文化未来的一点希望。   不必说你过得比我好,我就不喜欢你。你有钱能买电视机,至少我可以站着看一看;你有钱可以建公园,我至少可以去散步。别人的成功我可以享用,不一定也要占有。

    04月17日 
    阅读全文
  • “一带一路”的全球脉动与迈进

    在地图上跨越国界的广阔区域里,连上铁路,放置海港码头,添加城市和人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之初,许多人惊叹于其地理跨度之大、建设时间之长:“一带一路”贯通亚欧,一旦落实将成就更为活跃的经济走廊,造福40多亿人口;其建设历程可能会延续数十年,由此改变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生活面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累土。”如今,“一带一路”作为一个视野宏大的开放性合作架构,正走出战略倡议阶段,伴随具体项目的落地生根,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切实有效推动各国务实合作,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新动能。 激发动能 齐进共赢 “一带一路”愿景的提出掀起了一场“国际脑力风暴”,促使人们思索在沿线各个国际经济走廊及相关区域促进合作的各种可能性,从各层级的互访沟通,到设施联通,贸易联系,再到融资合作,也通过人文交流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生活在内陆的人们看着铁路和公路逐渐连通,使经济动脉一路延伸到远方的港口,憧憬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人流和物流。 这样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在中国铁路东西大动脉陇海线东端的连云港,有了中哈物流基地,今年2月开始每周有两次往返阿拉木图的货运列车。这只是多条中欧货运列车线路中的一条,义乌和重庆也都有往返欧洲的货运列车,惠及沿线各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正促进沿线的合作,推动一些项目进展。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两个政府合作工业园区分别在关丹和广西钦州遥相呼应。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拿督再努丁·叶海亚访问广西时说,他十分看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作用。 基础设施的联通是“一带一路”最直接的着力点。从土耳其已贯通的高铁,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建设,中泰之间的多项合作,缅甸的电厂,斯里兰卡南部铁路项目,再到中蒙俄铁路合作,都在充实着“一带一路”构想,从而也相互促进。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多边合作平台的建设与“一带一路”有自然的重叠,也势必通过融资等安排推动合作进展。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中国推动“一带一路”过程中已经为区域带来积极影响,促合作的效果明显可见。 高效务实 智慧灵动 “一带一路”愿景有着经济发展实际经验的支撑。在北京的铁道博物馆里,机车和高铁的模型令人着迷,巨大的沙盘勾勒驱动经济发展的动脉:青藏铁路、京沪高铁、大秦铁路,一列列火车走平原过草地,穿山越岭,连接城市、口岸…… 中方在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过程中也采取开放灵活而务实的态度,寻找契合点,谋求合作。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中国并不是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的国家,而是考虑这些国家需要什么东西,这也是一个协商的过程。” “一带一路”吸引了越来越多谋求合作和发展的国家。在北方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各方也在讨论项目对接,出台提升铁路连通的规划,推进农牧业合作。吉尔吉斯斯坦也在与连云港合作酝酿建立物流园区,中吉还在讨论铁路合作。在斯里兰卡中方参与合作的南部铁路项目建设,则结合了不同国家的技术、环境标准和监理经验。 “一带一路”愿景提出之后,广泛吸收各方的反馈和看法,形成更具可操作性的纲领。中国政府部门最近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和行动计划,勾勒更为具体的路径。高盛集团(亚太)投资管理部首席策略师哈继铭说,“一带一路”愿景提出一年多以来,市场人士期待具体的路径,行动计划“做出了明确解答,也向世界表明,这不仅是一个概念上的想法,更有机制上的设计和具体的落实”。 中国也在身体力行。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自5月1日起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与其他地区一起,推进全国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海纳百川 互补兼容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由中国领导人在2013年提出,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表达了积极态度,其中一些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中国和白俄罗斯去年底签署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文件,推进两国合作的工业园区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启动一批机械制造、通讯信息和基础设施项目。白俄罗斯经济部长斯诺普科夫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丰富,将推动合作,惠及两国人民。 “一带一路”的构想受到欢迎,印证的是参与合作双方或各方在合作发展上的共同利益。蒙古国有“草原计划”,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土耳其等国也有一个名为“丝风计划”的跨境铁路项目。这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都存在契合点。 在比什凯克的中国路桥公司驻吉尔吉斯斯坦办事处,总经理张军武负责的几个项目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组成部分。他说,一旦将吉境内主干道连通,便可组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中国与中亚乃至亚欧大陆其他国家的交通将更为便利。 阿联酋迪拜战略咨询机构猎鹰国际董事总经理宏斌说,“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与迪拜的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有助于迪拜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过去百年间几近荒废的丝绸之路,如今在各国的推动下正在复苏,阿富汗外交部经济合作部总干事瓦赫杜拉·瓦希在谈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时如是说。 

    04月15日 
    阅读全文
  •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与潮汕地区的感人情缘

    ▲苏东坡 ▲苏东坡题的“复古桥”  □ 郭亨渠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和潮阳有一段颇为感人的情缘。苏东坡的诗文中,与潮阳有关的就有散文《远游庵铭并序》、《论养生》、《北海十二石记》等三篇,诗《祭吴子野文》、《闻潮阳吴子野出家》、《吴子野绝粒不睡》、《次韵子由赠子野先生》等四首,书法题词“复古桥”。史载,苏东坡一生只为两座桥梁题名,其中潮阳“复古桥”是在被贬惠州,心情烦闷时题写的,可谓情真意切。 苏东坡诗中提到的吴子野,又称吴复古,唐宋潮州八贤之一。宋至道十一年(1005),生于揭阳县南潮乡一书香门第,其曾祖父吴延预曾任兵部尚书,父亲吴宗统为潮州名士。复古从小聪慧,性格豪爽且乐于助人,曾因兵乱,母亲走散,复古千里寻母,终于在杭州寻得母亲回归。按当时习俗,复古父亲宗统为翰林侍讲,其职应由复古继承,但复古却让给堂兄慈翁。父母丧,结庐守墓三年,由于文章品行卓越而举孝廉,授皇宫教授。在京中,吴复古与苏东坡交游甚深,两人经常在一起抨击朝政,结伴出游,宋神宗称复古为“远游先生”,复古因而以“远游”为号。 吴复古抨击朝内权臣,因而也引起权奸猜忌。宋熙宁元年(1068),复古辞官返回潮州,隐居于潮阳麻田山,他经常外出游览,不问政事。苏东坡得知好友离京返乡,曾写诗劝他回朝,苏东坡在诗《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予亦次其韵》诗中写道:“怜君解比人间梦,许我时逃醉后禅。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苏东坡诗题中的过,即诗人苏过,苏过曾赠诗复古,东坡次其韵,想劝复古回朝,吟诗饮酒同乐,可是复古对政事心淡如水,不满官场尔虞我诈,宋元丰年间(1078~1085),弃妻儿削发出家,在麻田山创建麻田寺,苏东坡远在京城,闻老友出家,应复古之求,写了《远游庵铭并序》,文中曰:“今子野行于四方十余年矣,而归于南海之上,必将俯仰百世,奄息万里,有得于屈原之远游者,故以名之庵而铭之曰……”苏东坡把复古离京远游比为屈原,评价高矣!然而,对复古为僧,苏东坡不免感慨万千,他在《闻潮阳吴子野出家》诗中写道:“子昔少年日,气盖闾里侠,自言似剧孟,叩门知缓急。千金已散尽,白首空四壁,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见《苏东坡全集》)对吴复古出家,惋惜之情,跃然诗中。 吴复古出家之后,苏东坡仍把远在南疆潮阳的他视为挚友,两人书来信往,苏东坡介绍京城情况,复古则在诗书中笑谈江南及潮阳韵事,苏东坡寄赠复古诗《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吟道:“江令苍苔围旧宅,谢家语燕入华堂,先生笑谈江南事,只有青山绕建康。”不久,苏东坡又为吴复古写了《论养生》,劝告老友凡事淡定,颐养天年。宋元祐五年(1090)潮州太守王涤知苏东坡和潮阳吴复古情深,乃专程访复古,委托复古请苏东坡撰《潮州修韩文公庙记》,苏东坡当时被贬谪为杭州太守,心情不好,但对于老友复古的要求,还是一口答应。宋元祐八年(1093),苏东坡回朝任礼部尚书,官复原职,心里欣喜,回朝之时,仍念念不忘江南的潮阳和吴复古,他在给复古的诗中说:“一朝发无上,愿老灵山宅。世事了如何,禅心久空寂。”失意时尽情满足老友之求,得意时想到远在潮阳的老友“禅心空寂”,还在百忙之中为吴复古书撰《北海十二石记》。可是好景不长,宋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被贬为地处南蛮的惠州团练副使,这一落千丈的贬谪,朝内原先与东坡交往的人对他避而远之,连苏东坡的几个妻妾也离他而去,只有爱婢王朝云(后为东坡侍妾,惠州西湖现有王朝云墓)随他赴任。吴复古知道老友身处逆境,专程往访,相会于扬州至仪征途中,老友在自己身处逆境时远访,使苏东坡感动不已。《潮阳县志》记载:“复古相见不谈得失宠辱事,而直言对东坡说:邯郸之梦,犹足以破妄而归真,今子目见而身履之,亦可以少悟矣!”原来,,复古知道东坡的秉性,劝东坡摆脱党争的漩涡,以明哲保身。东坡觉得复古乃肺腑之言,却又不违初衷,遂告道:“京师非比潮阳,撼山易,撼志难矣!” 东坡到惠州之后,与吴复古仍书来信往,过从甚密,《潮阳县志》记载:“时人有顺口溜曰:潮阳惠州一线牵,东坡复古裕后人。”中山通判,诗人苏过有诗赞复古与东坡之义:“从来非佛亦非仙,直以虚心谢世缘。”当时,吴复古在潮阳麻田寺当主持僧,麻田山下是直浦都,滨临榕江,溪涧密布,民众往来不便,吴复古遂主持在金沟乡江上建桥,并专程到惠州访苏东坡,述及建桥一事,苏东坡深表赞同,应复古之请,亲笔题写“复古桥”三字,如今,潮阳金灶镇的民众见到复古桥,便想到了吴复古和苏东坡。 潮阳金灶镇的民众,千百年来把苏东坡当成恩师,此亦有一段来由。《潮阳县志》记载:“复古次子芘促喜文,复古把其文送苏东坡批改,后来乡人知之,又把自家子侄文章,托复古送东坡,东坡不辞辛劳,细改细批,令学文少年获益匪浅。”苏东坡为潮阳农民子弟批改文章,在当地掀起了读书学文的热潮,苏东坡的潮阳情缘,千百年来被广为传颂。 苏东坡被贬到惠州不久,又再被贬到时称“荒蛮僻壤”的儋州(今海南岛),吴复古仍与东坡密切交往,为慰东坡心灵之伤痛,令其次子芘促作《归凤赋》呈东坡,深受东坡赞许。宋元符三年十二月中旬(1101),苏东坡得以调离儋州北上,吴复古高兴万分,当年已是九十六岁高龄,还约请老友何崇道、黄明达、李公弼,林子中等送东坡北返,因年事已高,劳累过度,病逝于清远峡(今清远市境内),苏东坡悲痛欲绝,作《祭吴子野文》,文曰: 呜呼子野,道与世违。寂默自求,阖门垂帏。兀然坐忘,有似子微。或似壶子,杜气发机。遍交公卿,靡所求希。急人缓己,忘其渴饥。道路为家,惟义是归。卒老于行,终不自非。送我北还,中道弊衣。有疾不药,但却甘肥。问以后事,一笑而麾。飘然脱去,云散露晞。我独何为,感叹嘘唏。一酹告诀,逝舟东飞。 祭文真挚感人,与吴复古深厚情谊跃然纸上。吴复古逝后,葬于潮阳麻田山,其子孙定居于潮阳直浦都大窖村。吴复古创建的麻田寺,其美称为“麻田紫气”,被定为潮阳古代八景之一。韩愈、苏东坡、文天祥是千百年来被认定与潮阳情缘最深的历代三位名人。

    04月14日 
    阅读全文
  • 陈朝生、陆晓翰水彩画展在汕展出

    由广东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广州美术学院校友会粤东分会、潮汕水彩画院主办,陈香阁艺术展馆、《名家水彩》杂志承办的“暖春记忆——陈朝生、陆晓翰水彩联展”开幕式于4月6日在市区陈香阁艺术展馆举行。展览共展出了陈朝生、陆晓翰的写生水彩静物、风景画共50幅。当天,在洋溢着浓郁艺术氛围中,来自各方的100多名知名画家、有关部门领导、广美校友会粤东分会的校友以及美术爱好者齐聚展览现场,欣赏两位画家的作品。 陈朝生现为广州美院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水彩画系主任。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高校水彩学术委员会委员。陆晓翰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历届水彩画展评委。陈朝生、陆晓翰各自都是在大学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绘画基础扎实,并一直坚持水彩画的写生与创作。他们用自己的坚韧、锲而不舍的精神去进行水彩画艺术的创作、教学,研究与探索。他们两人的水彩作品风格各异,但都保持对绘画的执着追求。 画展自4月6日展至16日。

    04月14日 
    阅读全文
  • 博物馆展出《中西交融·纹章瓷精品展》 见证海上丝绸

    为加强汕头与深圳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汕头文化事业的发展,汕头市博物馆联合深圳博物馆、深圳市金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15年3月28日至7月5日在市博物馆举办《中西交融·纹章瓷精品展》。 纹章瓷又称“徽章瓷”,因其印有欧洲贵族家族的徽章故名。纹章瓷始于16世纪中晚期,18世纪达至顶峰,19世纪衰落,是西方贵族提供造型式样、图案纹饰并委托陶瓷贸易商在中国特别定制烧造的瓷器。 中国外销瓷器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可追溯到唐代的长沙窑。陶瓷自唐宋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出口贸易的大宗商品。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也大量增加,欧洲贵族开始直接向中国定制瓷器,可以说,纹章瓷是地理大发现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实物见证。 潮汕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以潮州窑为代表的陶瓷烧造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并且远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外销瓷产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十八、十九世纪以来,汕头成为粤东、赣南及闽西南地区陶瓷外贸的中心集散地,从闻名海内外的“汕头器”就可见一斑。 这些纹章瓷工艺精湛,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外销瓷的艺术魅力,也记录了西方贵族阶层的家族荣耀,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广大市民和艺术爱好者藉此可以感受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融合,亲身领略陶瓷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举办方于4月11日(星期六)下午在市博物馆二楼贵宾厅举办《广彩起源及早期面貌》讲座,主讲人郭学雷。他在“官钧”瓷器断代、金代红绿彩瓷器、明代磁州窑、吉州窑、元青花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古陶瓷学界有广泛影响。     (市博)

    04月14日 
    阅读全文
  • 关于唐宋潮州八贤之一“许申若干史事”的若干个看法

    近期,《潮汕文化》版发表了江哲聪《沟南文史展览讹误辩正》(第612期)和沟南许地文史研究会《关于宋潮州七贤许申史料“讹误辨正”的再辨正》(第617期)两篇文章,细读之后,谈些看法与两位读者商榷。 两位作者争论的焦点牵涉到一个历史名人和一个历史事件,那就是王安石及“王安石变法”,这里有必要先交代一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在浙江鄞县等地任地方官多年。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政治改革未被采纳。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北宋中叶财政困难,社会矛盾日深,又受辽、夏的威胁,神宗帝希望通过变法,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纾解封建统治危机。为此,神宗帝任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事,在军事方面有置将、保甲、保马法和设置军器监。王安石推行新法,曾使农民负担稍有减轻,国家收入有所增长,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然而,新法的推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被迫辞职,任江宁知府。翌年复相。九年(1076)再罢相。神宗帝于元丰八年驾崩(1085),新法亦被废除。 《潮汕百科全书》666页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朝廷推行王安石变法,许申上书陈新法弊端,有违皇帝旨意,被撤去刑部郎中之职。”其所记载是否确切?现摘录两则史料供考证。 其一,张扌为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在“许申”条目下曰:“许申,宋潮州潮阳人,字维之。真宗大中祥符初举贤良,授校书郎。历知韶、吉、建州,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江西等路转运使。尝因灾异言事,极诋时弊。官终刑部侍郎。”(见《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36页)这里记载许申因灾异言事,但没有说明何时因何种灾异言事,并未提及因王安石变法言事而被免去官职。 其二,指出许申不是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致仕,并非江哲聪最早提出的,饶宗颐总纂《潮州志补编·人物志》就有明载。《人物志》是温丹铭分纂。温丹铭先生是饶宗颐教授父亲饶锷的恩师。关于此书江哲聪文中曾有提及,但他引文不规范,哪些是温丹铭的话,哪些是他自己的话,混淆不清,主次不明,使读者难予分辨。现将温丹铭分纂《人物志》“许申”条目有关原文照录如下:“《潮阳旧志》云:神宗朝,王安石用事,灾异迭见。申(许申)上书极言新法不便,忤旨坐谪。今县志因之,府志亦采其事,《海阳卢志》复据之。考申(许申)大中祥符登第。”“申(许申)登第时,至少当二十余岁,至此盖已九十岁,必无尚在朝言事被谪之理,其为后人附会可知。”(见饶宗颐总纂《潮州志补编·人物志》,潮州海外联谊会编,2011年,1288——1289页)温丹铭是潮汕大学者,以考据学而闻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对国内一流大学者郭沫若、罗振玉、王国维、吴其昌等著作有误者,著书立说加以纠正。温丹铭对地方志有误者予以纠正属情理之中,也为研究潮汕历史人物的专家、学者和读者提供了一条颇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沟南许地文史研究会文中云:“许申任官约67年,历经三代帝皇,可谓‘三朝元老’。”这里也有商榷之处。《辞海》在“三朝元老”条目注释:“元老,旧时对年老大臣中德高望重者之称。三朝元老,指历事三朝的重臣。《后汉书·章帝纪》谓太尉赵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25页)按照沟南许地文研会文中所列,许申大部分时间任地方官,最后官至刑部郎中(一说刑部侍郎),称他为“三朝元老”,似乎称誉过高。依我看,说许申是宋朝名臣,更符合史实。 总之,许申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北宋名臣,列为唐宋潮州八贤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综上所述,旨在与两位作者商榷,同时也为热心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和读者提供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04月09日 
    阅读全文
  • 南方日报:“潮汕文化”之源头其实并非始自于韩愈

    潮汕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商品集散地中心,是中国著名侨乡和五个特区之一,还是“十相留声”的岭海名邦,也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先民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经济区域和潮汕文化。一种观点认为,韩愈刺潮开创了潮汕文化。其实,至少在韩愈刺潮前1000多年潮汕就有灿烂文化。 比如,在韩愈刺潮的81年前(738年),潮州便兴建开元寺,占地约2万平方米,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全国十大名寺之一。又比如,1982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揭阳普宁市广太镇发现虎头埔古窑遗址。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断定虎头埔古窑址为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誉之为“广东第一窑”,并命名为“虎头埔文化”。中山大学教授曾骐认为:“虎头埔文化4000年前就与中原文明同步,是潮汕文化的源头”。国学大师饶宗颐更肯定地说:“揭阳虎头埔古窑群说明了新石器时代的粤东文明程度已经相当高了。新石器时代的粤东或潮汕地区绝不会是蛮荒之地,特别是结合潮汕地区以前曾发现过的牙璋和這一次考古工作也发现了一些青铜器来看,我认为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粤东或潮汕地区应已具备了与中原文明接轨的特征。” 潮汕古代先贤层出不穷,对潮汕文化贡献巨大,以下这3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一、史定,其人其事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的一文一表。文为《南越列传》,篇末有一句“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史)定,自(史)定属汉”。表即《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封史定为安道侯兼揭阳县令。汉武帝封功臣70余人为侯,其中以县令因功封侯者,只有史定一人;而封侯又再兼任县令者,也只有史定一人。二、吴砀,揭阳县人,潮汕地区第一位通过地方选拔推荐、朝廷核准授官的优秀人物。三、赵德,开创“海纳百川”之先河。《四库全书》说他“沉雅专静,通经能文章,其论说排异端,宗孔氏。元和间,韩愈刺潮,置乡校牒,请德摄海阳尉,为衙推官,专领学事,潮士自始兴学”。赵德最早编集《昌黎文录》,为潮人赢得“海滨邹鲁”美誉创造了条件。后代文人以赵德旧本为据,将韩学传播全国,为韩学与理学相结合奠基,饶宗颐教授在《潮州志汇编》中言:“然(赵)德崛起于盛唐,文章、气节卓有植立,为潮学宗,固非待昌黎兴起者。” 潮汕文化是潮汕先人开创的,韩愈刺潮丰富和发展了潮汕文化,其丰功伟绩值得后人怀念,但不能因为要点赞韩愈就把功劳都归在韩愈身上。

    04月09日 
    阅读全文
  • 关于茶,你要知道的那些事

    “阳春三月试新茶”,清明时节,新茶上市,爱茶的小伙伴们有福啦!不过,喜欢喝茶并不意味着会喝茶。你知道什么时候喝茶最好?茶分几种?如何冲泡?

    04月09日 
    阅读全文
  • 潮汕诗歌里的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时序和节令合一的节日。潮汕诗歌多有咏颂之篇章,十分有趣。 诗人黄赞发的诗歌《清明》云:“春暖莺飞待雨晴,漫山挂纸染陵茔。丰年须记荒年事,朴叶青青朴粿情。”在春暖和煦的晴天,到处莺歌燕舞,世人上山扫墓祭拜祖先之风甚盛。据传,古代清明寒食禁烟火,不敢焚化纸钱,墓地上除了祭拜三牲粿品之外,还用白色和黄色的纸条压紧在墓地之上,这叫“挂纸”,还要采用银珠沙绿两种油漆的颜色重新填补墓碑上的文字,使之新鲜悦目。另外,潮人在清明节普遍蒸制朴籽粿。它的原料是采用一种叫做朴籽树的嫩叶和米舂粉,发酵配糖,装进桃型粿印蒸熟,作为祭拜祖先的粿品,俗称碗酵桃,粿品呈浅绿色,味甘甜。春节元宵人们多吃肉食,朴籽粿具有祛风去淤清脾健胃的功效,吞咽之甚妙。据传,先民每逢饥荒年,常年用朴籽树叶煮熟充饥度荒,为不忘过去,后人做朴籽粿也相沿成俗,世代相传。正如黄赞发先生所言:“丰年须记荒年事,朴叶青青朴粿情。” 诗人李绍雄的《清明“打苦刺”》云:“苦刺芽心三月生,游春少女步轻盈。提篮莫怕‘无因意’,仍向新丛摘野羹。”苦刺这种野菜可作羹,步履轻盈的少女一面采摘三月生的苦刺芽心以作羹,另一个重要目的又兼要游春,观赏迷人的春景,难怪后人产生了“无因意,提篮打苦刺”这样的俗语。 诗人高煜的《清明糖葱》是这样歌咏的:“桃花零落山花红,五日层阴一日风。着意留春无别计,朝朝深巷卖糖葱。”这首诗首先点明节气“五日层阴”,“一日风”,乍阴雾乍透寒风,桃花已零落山花尚红,天气逐步向春天转化。这时正是清明时节,“朝朝深巷叫卖糖葱”。潮汕人每年清明节,都有吃糖葱卷薄饼的习惯。这使人联想起用麦芽糖,白砂糖配料加工制成的糖葱,卷成筒状的“薄饼”进食,多么让人嘴馋,而流涎不止。 诗人陈文惠的《清明》又有新的意境,诗云:“丘垄连绵钱纸飞,录音机响咽山隈。青烟爆竹斜阳里,摩托丰田结队归。”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改善,扫墓再也不是步行或者踩单车,乘摩托车和丰田车的也大有其人了。扫墓中间,还配备录音机伴唱,且有爆竹助威,气氛非同寻常。 诗人陈静娜《清明节随想》云:“令节清明风俗殊,名车扫墓大潮趋。阴间神鬼比奢侈,阳世高堂厚养无?”诗中除了描述名车扫墓的大潮所趋之外,用阴间神鬼比奢侈进行讽喻,结尾却采用反向的句式,“阳世高堂厚养无?”阐明该诗的主旨,颇具意蕴,让人们拍案叫好。

    04月09日 
    阅读全文
  • 马化腾:间接入股健康元 暗中布局医疗产业

    马化腾通过间接的方式入股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康元,600380)。 4月4日,健康元发布公告称,第二大股东鸿信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信行”)拟通过一系列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健康元股份。 具体来看,首先,鸿信行分别与石亚君、高江、唐越达成意向,分别向其转让健康元股份4000万股(占比2.59%)、6800万股(占比4.40%)、7200万股(占比4.66%)。以转让价格13元/股计算,上述三笔交易的总价分别为5.2亿元、8.84亿元、9.36亿元。 上述协议转让完成后,鸿信行尚持有健康元4.81%股份。 在进行上述协议转让的同时,鸿信行本身亦易主,其股东福都投资有限公司向妙枫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鸿信行1股权益股份;鸿信行股东Taitai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Group Limited 向妙枫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鸿信行499股权益股份,同时向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 转让其所持有的鸿信行500股权益股份。交易总价12.21亿港元左右(编注:按1港元对人民币0.79131元,折合人民币约9.66亿元)。 据介绍,妙枫有限公司由欧亚平实际控制,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则由马化腾实际控制,交割完成后,为一致行动人,间接持有健康元7439.184万股股份(占比4.81%)。 由此计算,马化腾持有的健康元成本为12.99元/股。 公告称,石亚君、高江、唐越与妙枫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欧亚平、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及马化腾之间无关联关系,也非一致行动人,且上述人士无意谋求健康元的控制权或参与健康元集团的实际经营管理,此前、目前及未来三个月内无意与健康元发生任何形式的资产重组或交易。 健康元2014年年报显示,朱保国实际控制的深圳市百业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百业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8.03%;鸿信行16.46%股份,为第二大股东。百业源与鸿信行存关联关系,目前为一致行动人。 值得注意的是,朱保国旗下深圳市百业源投资有限公司参股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0%股权,朱保国为微众银行董事会成员。而微众银行第一大股东为马化腾主要控制的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30%。 资料显示,健康元2001年6月8日登陆上证所,其前身深圳爱迷尔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太口服液的生产和销售,此后增加了OTC、制剂等方面的产品。

    04月08日 
    阅读全文
共5340记录 首页 «上一页 ... 259 260 261 262 263 ... 下一页 » 尾页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