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会董新闻

新闻中心 > 会董新闻

新青协论坛在澳举行丨国际潮青刘智龙:联动港澳内地,以潮玩为媒传递中国故事

文章栏目:会董新闻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为支持澳门青年把握时代机遇,由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主办、澳门大学绍邦书院及澳门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合办的“机遇论坛2025:新业态·新解答”于11月1日举行。活动聚焦新业态带来的产业趋势与职涯路径,推动青年与业界代表展开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吸引近200名澳门青年社团、高校与学生代表参与。主办方冀透过活动分享优秀青年的成功经验,梳理背后关键逻辑,并透过跨领域的思维碰撞,为青年与产业的未来蓝图寻找新解答。

论坛开幕式当天下午在澳门大学E31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副部长石书正,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委员李伟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黄嘉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黄中坚,澳门行政会委员唐继宗、立法议员高岸声,澳门大学副校长莫启明,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会长梁倩文,澳门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副总干事张嘉敏主礼。
新青协理事长黄滋才致辞时表示,协会一直秉持“凝聚青年、服务民众、参与社会”的服务理念,鼓励青年关心时政与公共事务,以理性、多角度思考参与社会。自2015年起,举办“机遇论坛”,搭建面向青年的交流与连结平台。今年以“新业态·新解答”为主题,回应新消费、新技术与新职业交织的趋势,期望引导青年把握数字经济、文创IP、平台经济及现场演艺与剧场制作等新赛道机会,提升专业能力与实务经验,于国家与澳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个人成长与价值。
本次论坛邀请3位从事新业态前沿的青年代表作主旨演讲。

主办方向刘智龙(右)致送纪念品
全国青联常委、广东省政协委员、国际潮青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澳门潮汕青年协会会长、博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伙人刘智龙以“‘潮’向:坐西北向东南”为题,分享潮玩产业的观察与实践。
他指出:大湾区文创消费不断增长,产业发展速度快,又是对外窗口,产品便于“出海”。另外,湾区内已经有完整的生产链条,公司从设计到生产可以在湾区内完成,“一国两制”优势下,澳门资金往来便利,便于合作落地。湾区9市也有不同分工,例如广州有多所大专院校输出设计人才、有公司签约大量设计师;深圳能够依托大厂动漫资源;东莞作为世界“潮玩”之都,世界30%的潮玩都在该城市生产;江门有侨乡优势,助力公司通过侨领对接东南亚市场;横琴合作区是澳门了解内地发展模式与消费者习惯的“缓冲区”;而香港则有着强大的金融体系,IP投资力度大,也是亚洲潮玩首发地之一。
他认为,藉香港的金融活水、澳门的文旅场景、内地的全链条资源,3地协同效应释放带来产业机遇,更为青年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期望透过粤港澳大湾区,让中国故事通过创意设计走向世界,让湾区智慧成为全球文化版图的重要坐标。

主办方向李隽(右)致送纪念品
大颜色科技集团董事总经理李隽以“拥抱数字浪潮,点亮文旅新篇”为题,解释内容运营如何促进文旅数字化增长;澳门开心麻花制作人林炜琪以“π型人才崛起:从澳门剧场到横琴舞台的‘非典型’破局术”勾勒湾区剧场入门路径。

主办方向林炜琪(右)致送纪念品
座谈环节,3位嘉宾进一步聚焦新业态下的青年发展机遇与模式,就创业切入与试点验证、IP合作与数据驱动运营、城市落地与职涯发展等进行跨界对话,并以实务解题方式提出可操作建议,期望协助青年明确方向、拥抱时代发展机遇。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