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会董新闻

新闻中心 > 会董新闻

国际潮青丨复旦教授林燕丹在汕头金山中学开讲 谈AI时代的青年成长

文章栏目:会董新闻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8日


10月31日,2025年第四届“汕头人才周”活动在汕头白天鹅酒店开幕。11月1-7日期间,活动精心策划了25项系列活动,包括召开南澳科学会议、精细化工创新战略研讨会等高端学术会议,举办科创湾区才赋鮀城—湾区人才汕头行等活动。

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顾问、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教授林燕丹在开幕式上发言表示,希望能够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一点人脉和影响,邀请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特别是潮籍科学家到汕头参加南澳科学会议,让家乡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家们有机会与国内外顶尖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最新的科技前沿动态。也希望能够为家乡的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

林燕丹出席“汕头人才周”开幕式(图片来源:国际潮博)
10月31日晚,南澳科学会议走进中学科普讲座活动落地金中,林燕丹以校友与学者的双重身份,为同学们的成长与职业规划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当我们惊叹于AI能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夺金时,更要思考:人类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林燕丹将思考从“技术”引向“人”本身。作为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潮青楷模奖得主,她的分享既有学者的深度,更有校友的温情。
“我知道现在有些同学会迷茫,不知道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也不确定未来该走哪条路。但请相信,你们此刻经历的迷茫,我当年也遇见过,很多优秀的人都遇见过。”她笑着分享自己的经历,“等未来回头看,你们会发现,现在纠结的‘不知道往哪走’,不过是成长路上的小插曲。”

针对“文科生能否参与AI时代”的疑问,林燕丹给出了肯定的答案:“AI是工具,不是边界。文科生的人文洞察、叙事能力、跨学科思维,恰恰是AI所欠缺的。不要被‘文科生不适合技术领域’的刻板印象束缚,多元触角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她还特别强调“不被外界噪音干扰”的重要性:“网络上有太多关于‘哪个专业好就业’‘哪个行业赚钱多’的声音,但这些都不是你选择方向的理由。就像丘成桐先生说的,‘不懂得数学家的历史,就始终是门外汉’,真正的成长,是找到让你‘忘记时间’的领域,哪怕它现在不热门,哪怕它需要长期投入。”

最后,林燕丹向同学们表达了期许:“从亚里士多德到今天的AI研究者,跨越千年的探索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满足于现状,不止步于眼前。希望你们在金中的校园里,找到内心真正的热爱,用扎实的知识武装自己,未来既能驾驭AI,更能成为不被AI定义的、独一无二的自己,终有一天,遇见顶峰的风景。”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