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潮汕文化

新闻中心 > 潮汕文化

  • “潮汕”一词是怎么来的?原来源自100年前的潮汕铁路! 潮汕文化

    “潮汕”一词是怎么来的?原来源自100年前的潮汕铁路!

    潮汕历史悠久,但是潮汕历史上并不叫潮汕,而是叫“潮州”。“潮汕”这个称呼的出现是在清末年间,迄今仅百年时间。

    06月20日 
    阅读全文
  • 【体验】千年古村落“龙眼城”:澄海区莲华镇隆城乡 潮汕文化

    【体验】千年古村落“龙眼城”:澄海区莲华镇隆城乡

    游览古村落、古民居、欣赏田园风光,时下已经成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所追求的一种休闲方式,今天,我们就将走进一座古村落去看看,这个古村落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末,它拥有二十多座祠堂,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堪称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村,它就是澄海区莲华镇的隆城乡。

    06月19日 
    阅读全文
  • 精巧潮菜“诱”来舌尖乡情 潮汕文化

    精巧潮菜“诱”来舌尖乡情

    精巧潮菜“诱”来舌尖乡情

    06月17日 
    阅读全文
  • 潮州人,为什么被誉为东方犹太人? 潮汕文化

    潮州人,为什么被誉为东方犹太人?

    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群,潮州人(也称为潮汕人),被世人公认为“东方的犹太人”,源于潮州人的经商之道。2006最新财富榜,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是潮州潮安人,2006中国大陆首富国美电器总载黄光裕为潮州潮阳人,潮州人把握着广东珠三角的经济命脉,潮州人控制了香港三分之一以上的资产,潮州人影响着东南亚的整个社会经济。潮州,本是一个“国角省尾”的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何创造出传奇色彩的成就,源于他们的经商之道。 曾经有一个笑话这样形容:火星人落到地球上被逮住了。东北人会问它有没有户口;北京人会问它与人类有没有血缘;上海人会搞外星人展览,卖门票;广东人会问它身上哪些器官可以吃;而潮州人则会立即请它吃饭,打听火星上有没有生意做,请它帮忙介绍…… 潮州人是老广东按方言区分之四大“土著”之一(其他三大是说白话的广东人,说客家话的客家人、以及说海南话的海南人,互相间都言语不通),居住于潮州、汕头一带,和福建闽南方言区(也就是台湾流行闽南话的源头)离得很近''因此潮州话也就和闽南话比较相近,互相间好比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一样,虽然交流不无问题,但基本意思却听得懂。 那么,为什么在华人之中,尤其是在广东等地,潮州人被公认为最象“犹太人”的一类中国人呢? 这主要还是因为人家真的实在是和犹太人太象了,一条条比下来,你不服都不行'' 第一、犹太人善经商、从做小生意做起,潮州人也一样''如果你到广东的那些大中城市去,不用问:那些城市的店铺商贩,一大半都是潮州人开的,其比例要比潮州人在当地人口中所占比例高得多; 第二、犹太人内部团结,潮州人也一样''潮州人团结到了什么程度呢?据说在外地要是有一个潮州人在街上被人欺负,那么周围偶尔遇见此事的潮州人会二话不说,马上帮着这位根本不相识的老乡动拳头。''所以在广东一般没人敢去招惹潮州人的(但潮州人平时对人还是很和气的,并不因为自己有实力就欺负人)。 光打架抱团还不算什么(其他一些地方的人也可能做得到),最体现潮州人团结的地方还是人家真的能做到彼此之间互相照应,一家有难大家帮''- 前面说过:广东大部分的店铺都是潮州人开的。。。各位以为开个小店很容易么?所需要的启动资金、进货渠道、门路经验等等都很不简单,请问那些新来乍到的潮州老乡怎么能那么快搞定?''答案是人家老乡、朋友之间慷慨相助。。。相助到了什么程度呢? 和犹太人相同,靠着他们彼此之间的团结和互相帮助,尤其是在做买卖启动资金上的互相资助,潮州人一帮十、十帮百,也逐渐控制了广东等地的商铺经营。 第三、犹太人虽然素有对外人吝啬之名,但似乎经商信誉还不错。。。。潮州人则做生意最讲信誉''不讲信誉的话,人家内部完全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资金拆借体系”,岂不早就会因为某些人的赖账不还而全面崩溃? 第四、犹太人社区和非犹太人比较隔绝(所以很多人才不喜欢他们),犹太人也一般不和非犹太人通婚''潮州人在这一点上和犹太人惊人相似:不仅潮州人圈子外人一般根本打不进去,而且连潮州女孩似乎也极少嫁给圈外人(例外当然也是有的,凤毛麟角)。 所以虽然潮州女孩不仅和广东其他“土著”女子一样能干,会照顾老公、家庭,任劳任怨,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白皙高挑漂亮,娶进门又等于娶进了一个潮州地下钱庄^-^(当然自己要是太富,就相当于娶进了一大批贷款客户)。。。应该是我等大男人的择偶首选,但鉴于人家潮州女孩在选老公时根本眼光不往圈外看,所以非潮州佬的幸运男人还是少而又少。 第五、犹太人能吃苦,潮州人也能吃苦耐劳。。。这一点就不多说了:能遍地开小店靠些许微利获得成功的,能不起早贪黑肩挑日月么? 另外,我们看看潮州人如何教育他们的子女的? 几乎整个中国的教育体系或者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习惯于从大处着眼,教育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有抱负,要有雄才大略。与此同时,却又将另一些与此相距千里的行为潜移默化地输送给了孩子,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一方面是好高鹜远、好大喜功、不着边际,却又自私自利、贪小便宜。 与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不同,潮州人教育他们的子女,却只是灌输三大要点:勤劳、不自私和实用。潮州人将勤劳摆在第一。 ''-总之,潮州人相对来说是中国所有各地方人群中,最善于经商、最吃苦、最抱团的一个独特群体,除了不具备宗教性,在科学艺术方面缺乏建树,他们也具备犹太人的很多优良习惯,所以,把他们称作“中国的犹太人”并不为过'' ''值得注意的是:潮州人事实上才是最早的、最纯正的中原汉人,“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潮汕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秦汉就有汉族人从中原移入,同当地的土著相融合。到了明朝,潮汕已基本汉化,中原的汉族成为潮汕的主体。中原的汉族来到潮汕多数先进入福建,然后再迁入潮汕地区。从根源来看,潮汕人的祖先多数是居住在黄河流域河南,山西,山东一带的汉族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汉族很可能原本具备一些比今日更加优秀的特质,只不过后来时运不济,被北方野蛮民族大量混血,从而失去了一些最宝贵的东西罢了。 潮州人是很团结的,有着强烈的地域思想,在任何一个潮州以外的地方,只要有潮州人,就有潮州的会所,会所里的潮州人就像亲兄弟一般相处。  

    05月04日 
    阅读全文
  • 中秋拜月各不同:云南傣族鸣枪 广东潮汕吃芋头 潮汕文化

    中秋拜月各不同:云南傣族鸣枪 广东潮汕吃芋头

        云南傣族:鸣枪拜月敬英雄     “以前老家拜月后还要鸣枪,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在石狮打工的岩先生说,以前每当中秋节那天,村里年轻男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而年轻女子则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婆婆则忙着做糯米圆饼,放在供桌的四个桌角上,每个饼上插一炷香。等月亮升起,他们就燃香,全家一起“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食物,谈笑赏月。     原来,根据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岩尖死后就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     广东潮汕:拜月吃芋祭祖先     “我们那里中秋流传‘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语。”来自广东潮汕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中秋拜月,一般只有妇女和小孩参与。中秋节晚上,当月亮升起来之后,妇女们便在院子、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桌上还摆满月饼、水果以及芋头作为祭礼。     “泉州中秋祭祀也要有芋头,但我们吃芋头还是有来历的。”陈先生说,他们老家中秋吃芋头,是为了纪念宋末反抗元朝统治的人们。原来,当年元朝统治者灭掉南宋,攻破潮州后对百姓进行屠杀。为了不忘元朝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的谐音且形似人头之寓意,以此来祭奠祖先,一直流传至今。

    05月04日 
    阅读全文
  • 妈祖信仰 潮汕文化

    妈祖信仰

       潮汕妈祖庙甚多,居民历来崇拜妈祖,特别是商民、船民、盐民尤普遍。船民船中都祀妈祖神像,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神诞即隆重祀拜。     妈祖原不是神,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人称默娘。宋建隆元年(960)三月廿三日生于福建莆田湄州湾贤良港一渔村。传说她自出生至满月都不啼哭,父母便给她取名默。她自小聪慧,曾从师读书,过目成诵。她晓天文、熟水性;懂卦爻、知医理;心地善良,且有神力,曾多次搭救遇难船只。于是,她成为船民趋利避恶、逢凶化吉的希望而倍受爱戴。卒后,她更被视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榜样而千古传颂。“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洪涛巨浪帖不惊,凌空若履平地行。”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无疑是妈祖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妈祖拯救海难,除妖伏怪,扶危济困,护国庇民的传说,使妈祖形象更为生动和立体,也更具神格魅力。渐渐地,妈祖信仰演化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寄希望于这些神话传说,是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所产生的愿望和美好理想,它植根于民众心中,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   潮汕众多的天后宫,是潮汕人民为纪念聪慧、善良的海上女神林默娘而建的庙宇,也是潮汕沿海民俗信仰的集中体现。昔时,渔民要祭海,因为大海不仅是他们耕耘的“土地”,也是祖先的归葬地。在潮汕,死在海上的人是没有坟墓的,追忆先人,后人必须到海上祭奠。这种祭海仪式,代代相传。到了宋以后,海神天后宫的出现,成了海的标志。天后宫就在海边,渔船在附近停泊,渔民晒网、补网。天后宫,既是渔民出海前跪拜之地,也是往昔穷人离乡背井拜别之地,更是亲人祈祷平安或呼喊亡魂的地方。妈祖在海上的神力以及扶危济困的人品、神品,让潮汕人民格外景仰。慢慢地,海神天后宫也就成为潮汕人民消灾祈福一个民俗信仰的地方。   我们知道,信仰是对某一种学说、某一种宗教或某一个人物的崇拜、信奉。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理想、对美好操行德性的崇仰。而今天,人们对妈祖的信仰已远远地超出了消灾祈福的意义。而寻根问祖,眷恋家园的感情占据了主导地位。哪些身在他乡的人们把对妈祖的信仰赋予了更深刻的民族向心力和民族认同感的内涵。天后宫不只是他们朝拜的中心,更是他们不忘祖根、思乡念亲的感情纽带。由此可见,妈祖信仰,不只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民俗,一种文化积淀,而且是一种民族血脉。   提倡妈祖信仰,是对同舟共济、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忘我无私、仁爱慈祥、团结互助精神的信仰。同时,也是加强海内外同胞、侨胞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道桥梁。

    05月04日 
    阅读全文
共296记录 首页 «上一页 ... 28 29 30 下一页 » 尾页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