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潮汕文化

新闻中心 > 潮汕文化

  • 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他们和汕头“侨遇”了! 潮汕文化
    阅读全文
  • “出花园”礼俗在加拿大马来西亚:联结潮人,传承感恩与担当 潮汕文化

    “出花园”礼俗在加拿大马来西亚:联结潮人,传承感恩与担当

    “出花园”礼俗在加拿大马来西亚:联结潮人,传承感恩与担当

    08月16日 
    阅读全文
  • 源自广东潮汕地区的“老爷”——三山国王,传到了柬埔寨 潮汕文化

    源自广东潮汕地区的“老爷”——三山国王,传到了柬埔寨

    源自广东潮汕地区的“老爷”——三山国王,传到了柬埔寨

    08月14日 
    阅读全文
  • 青龙爷故事流传到法国新加坡:成为民俗风景,凝聚潮人乡情 潮汕文化
    阅读全文
  • 广东潮剧院(珠海)潮剧潮乐传承中心揭牌,将着力打造全新艺术传播模式 潮汕文化

    广东潮剧院(珠海)潮剧潮乐传承中心揭牌,将着力打造全新艺术传播模式

       凝聚潮人力量,传播潮汕文化。近日,广东潮剧院(珠海)潮剧潮乐传承中心揭牌成立仪式在珠海潮剧会所举行。广东潮剧院、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代表以及珠三角地区潮剧戏迷票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传承中心成立。    近年来,广东潮剧院积极布局全球潮剧文化圈,已在海内外设立8个潮剧潮乐传承中心。潮剧在珠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广东潮剧院曾多次组团到珠海慰问演出,受到广大乡亲热烈欢迎。此次广东潮剧院在珠海设立潮剧潮乐传承中心,将着力打造“精品演出+艺术普及+传承未来”的全新艺术传播模式,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加强广东潮剧院与传承中心联动、联系、联演,推动潮剧潮乐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    “传承中心的设立,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珠海潮剧潮乐传承中心负责人马跃标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心将更加努力,把潮剧潮乐在珠海传承发展得更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广东潮剧院一团团长林燕云表示,此次珠海潮剧潮乐传承中心的设立,必将密切珠海潮剧爱好者和广东潮剧院的联系,双方交流互鉴,共同把潮剧潮乐传承中心这个品牌经营好。

    08月01日 
    阅读全文
  • 粿品专场“粿”然有趣!汕头小公园周末非遗“大餐”如期而至 潮汕文化
    阅读全文
  • 人民日报点赞!潮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非遗文化焕发独特光彩 潮汕文化

    人民日报点赞!潮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非遗文化焕发独特光彩

    人民日报点赞!潮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非遗文化焕发独特光彩

    07月21日 
    阅读全文
  • 潮汕方言电影首次登陆欧洲!旅法潮籍青年导演用电影讲述家乡历史 潮汕文化

    潮汕方言电影首次登陆欧洲!旅法潮籍青年导演用电影讲述家乡历史

    潮汕方言电影首次登陆欧洲!旅法潮籍青年导演用电影讲述家乡历史

    07月17日 
    阅读全文
  • “难忘乡愁·画里揭阳”林寻稳潮剧国画百戏图展举办 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潮剧魅力 潮汕文化

    “难忘乡愁·画里揭阳”林寻稳潮剧国画百戏图展举办 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潮剧魅力

       10日上午,由揭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揭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难忘乡愁·画里揭阳”林寻稳潮剧国画百戏图展在市区西湖美术馆举办。    本次画展围绕“难忘乡愁·画里揭阳”主题,以“古城艺韵”为主线,充分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揭阳故事,展现揭阳风采,助推揭阳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展览精选林寻稳先生创作的100多幅作品,作品取材于100多部较有代表性的潮剧,以国画的手法表现其中的主要人物或场景。其中既有《十仙庆寿》《苏六娘》《荔镜记》《桃花过渡》等传统戏,又有《丁日昌》《还官记》《烽火揭阳》《大国赤子》等现代戏。    此次展出的潮剧国画作品以戏入画,形式风格迥异,艺术面貌多样,用“重构”和“瞬间”的形式以及笔墨间的“虚”与“实”,表现舞台上的“静”与“动”、“无”和“有”,既讲究形式融合,更注重精神契合,从而形成一种扣人心弦的视觉图像,百戏图充满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令人回味无穷。潮剧国画作品充分展现了潮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之美。      据介绍,举办此次展览,旨在积极开展潮剧艺术公共文化服务,深挖揭阳历史文化底蕴,展示潮剧艺术发展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促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为活力古城建设营造浓厚的文艺氛围。展期为7月10日至16日。

    07月14日 
    阅读全文
  • 祖籍澄海,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在“侨批”展看到父亲家书,红了眼眶 潮汕文化

    祖籍澄海,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在“侨批”展看到父亲家书,红了眼眶

    7月9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汕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汕头市侨务局主办的“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在泰国中华总商会大厦光华堂拉开帷幕。 “没有想到在这里找到父亲的侨批。”在展览现场,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收到一份来自汕头的“神秘大礼”——两封父亲曾经从泰国寄回家乡的批信(仿制件)。双手接过,见字如面,林楚钦的眼眶湿润起来。“小时候爸爸就时常带我到唐人街寄批。过去不管有多艰难,总是要寄一笔钱回家,养育亲人,建设家乡。眼见中国一日千里,飞速发展,我感到很开心。”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在展览现场收到当年父亲的家书    今年四月,林楚钦率领泰国中华总商会访问团莅汕访问期间曾前往澄海区溪南镇“寻根”,当时他就提及父亲从泰国寄侨批回家乡的往事。筹办侨批展期间,主办方在收集展品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专程前往溪南镇北社村“重寻”侨批,并通过当地村委的联系,找到了两封由林楚钦父亲寄给家乡侄儿的侨批。 重新阅读这两封侨批,“赤子情”跃然纸上,其字里行间不仅透露着对晚辈的关爱,还展现了华侨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面貌。主办方特地将两封侨批做成仿制件,将它们赠予林楚钦作为纪念。 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向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赠送侨批 侨批俗称“番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特殊凭证,属于银、信合体的民间特殊文献。侨批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叶,主要分布于粤、闽两省,其中,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侨批数量最多。 林楚钦1952年生于泰国曼谷,祖籍广东澄海,父亲在年轻时漂洋过海来到泰国找寻生计。“我记得小时候父亲会领我去唐人街的侨批局,往老家寄侨批,还总说有机会要带我回去看看。”林楚钦回忆。他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初期,父亲曾带上家人返乡探亲,如今40年过去,家乡的面貌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我们买东西送亲戚,现在我回汕头一趟总是满载而归。”林楚钦笑着说。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    17岁时,林楚钦便开始打理生意。他用20余年的时间把家中的小型盐业公司发展成泰国第一大工业盐和食盐销售商——KC国际盐业有限公司。1987年,林楚钦加入泰国中华总商会,在这个拥有113年历史的华人社团效力至今。2020年,林楚钦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始终以促进两国友好为己任,在推动中泰两国各领域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经常告诉下一代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要懂得感恩。”林楚钦强调,华侨华人身上勇于开拓、笃诚守信、和合包容的优秀品格值得世代传承,“侨批记载了我们的祖辈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我们也不忘传承爱国爱乡的华侨文化、中华文化,虽身处异国他乡拼搏创业,但仍时刻心系家乡的发展,希望尽己所能在家乡投资兴业。今后我还要带着孙辈多回家乡看看。无论身处何地,我都希望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林楚钦说。    今年以来,林楚钦数次率团参访中国多个城市,了解当地发展建设情况并寻求合作机遇。“中国的变化很大,尤其是交通便捷,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许多高科技行业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希望家乡的相关领域企业也能走进泰国,加强两地交流合作。”他向记者透露,本月底,他将带领一批新生代华侨华人走访家乡汕头,“华侨青年正担负起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与商贸合作的新使命。”

    07月13日 
    阅读全文
共299记录 首页 «上一页 ... 3 4 5 6 7 ... 下一页 » 尾页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