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潮汕文化

新闻中心 > 潮汕文化

  • 汕头剪纸“潮汕印记”亮相“2023非遗品牌大会” 潮汕文化

    汕头剪纸“潮汕印记”亮相“2023非遗品牌大会”

    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3月23至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举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荐的省级非遗项目汕头剪纸“潮汕印记”入选此次大会的传统工艺品牌展,展示了我市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成果。 此次非遗品牌大会以“坚持守正创新 擦亮非遗品牌”为主题,由开幕式、“非遗之夜”展演、非遗品牌展、主题论坛等部分组成。作为本届大会的重头戏——非遗品牌展,旨在通过多层次、有温度、见个性的品牌呈现,宣传非遗品牌内涵、理念和价值,激发非遗品牌内生动力,推动非遗品牌创新发展。其中的传统工艺品牌展围绕非遗品牌保护、传承、发展为核心,展示了全国35家传统工艺品牌,汕头剪纸“潮汕印记”入选。 据了解,“潮汕印记”文化品牌依托汕头剪纸非遗文化资源,创作出带有时代烙印的剪纸作品,同时将剪纸应用到多种材质上,创作出与生活结合、与时代结合、与当代艺术结合的文创产品和公共艺术,这些剪纸文创产品屡获大奖,受到市民群众的喜爱。

    03月26日 
    阅读全文
  • 全国人大代表、汕头市市长曾风保:为一道美食奔赴一座城 潮汕文化

    全国人大代表、汕头市市长曾风保:为一道美食奔赴一座城

       美食不仅是食物,更是承载美好记忆、拉近情感距离的载体。汕头是国家经济特区、全国著名侨乡、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中国潮菜之乡”“全国美食地标城市”。汕头美食文化历史悠久,美食资源丰富多彩,美食产业兴旺发达。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汕头市市长曾风保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代表热情好客的汕头人民,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朋友们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期待大家光临汕头品尝美食。   ▲全国人大代表、汕头市市长曾风保     说起汕头美食,曾风保向记者介绍,潮菜以精细著称,取材崇尚新鲜,海鲜烹制、善用百物,一菜一蘸都独具特色。如汕头牛肉丸是地地道道的手捶牛肉丸,要经过6000次的捶打,才能制成一颗合格的牛肉丸;潮汕“打冷”基本是清水浸煮,放凉收干,在微妙的火候里凸显食材最本原的鲜甜;汕头卤鹅要选取三年以上狮头鹅,这一全国最大型的鹅种,经过特制卤水烹制四小时以上,肉质胶韧可口;护国菜羹通过精细工艺将普通的番薯叶制作成羹,让原本普通食材摇身一变为不再普通的美食,体现了潮汕人民“粗菜精做”的饮食智慧。潮汕菜极其精细的特点,正源于潮汕“种田如绣花”的耕作传统。历代潮汕菜师傅博采众家之长、搜尽地方特产,精心制作、积累形成的一道道美食,可谓是独树一帜的“艺术品”。       汕头是潮汕菜大本营,早在民国时期,仅两平方公里的小公园一带就有食肆酒楼逾千家。曾风保说,如今汕头的美食行业更是兴旺发达,餐饮从业人员逾50万人,各类餐饮企业达到4万多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餐饮名店超过50家,还有4家餐厅入选黑珍珠餐厅国际榜单,是潮汕地区唯一上榜城市。既要高级感,也要“烟火气”,为此汕头市精心打造珠江路、十一合艺术村、镇邦路等一批美食街、美食打卡地,让来汕游客转角就能和美食不期而遇。漫步汕头,美食飘香,繁华的夜市让汕头成为谷歌夜景地图中全国最亮的区域。汕头也因此成为《舌尖上的中国》《风味原产地》《风味人间》的重要拍摄地,成为无数吃货痴迷的城市。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汕美食。”汕头是著名侨乡,海外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也让潮汕菜成为全世界传播最广的中餐代表之一,潮汕“打冷”和高级潮汕菜酒楼在港澳地区更是随处可见。“走出去”的同时,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各种味道也被“带回来”,在汕头大地上融汇贯通、发扬光大。曾风保又介绍说,汕头把客家的牛肉丸做成最大的美食产业,让广府清蒸鱼成了潮汕海鲜拼盘的主角,把来自泰国与印尼的燕窝做成了最精致的甜点。美食已成为汕头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多次作为中国菜代表参展世博会;市里还连续举办了22届潮汕美食节,达濠鱼丸、澄海薄壳、潮南荔枝等美食主题的传统节庆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广受好评。     从南宋的护国菜到现在蓬勃发展的潮汕牛肉火锅,有些已经申请非遗,有些已经是中华老字号,有些是名副其实的“网红”,都成了汕头广受赞誉的美食符号。曾风保说,潮汕菜已形成推陈出新的成熟体系,汕头拥有众多名师名厨,涉及餐饮烹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6人,获得国家级、省级烹饪荣誉称号近100人。特别是当前汕头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全力推动潮汕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依托16个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类项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加快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潮汕菜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措施,谋划建设潮汕菜预制菜产业园、潮汕菜博物馆,推动潮汕菜不断推陈出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各地。     “为一道美食奔赴一座城”,说的正是汕头。曾风保最后表示:“我代表热情好客的汕头人民,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朋友们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03月14日 
    阅读全文
  • 第十届潮阳双忠文化节万人巡游现场盛况! 潮汕文化
    阅读全文
  • “忠义”潮汕| 潮汕民间双忠公崇拜 潮汕文化
    阅读全文
  • 向世界讲好潮汕人抗战故事|大型电视记录片《受降地》昨天在汕头市珠浦文化广场开机 潮汕文化

    向世界讲好潮汕人抗战故事|大型电视记录片《受降地》昨天在汕头市珠浦文化广场开机

    向世界讲好潮汕人抗战故事|大型电视记录片《受降地》昨天在汕头市珠浦文化广场开机

    02月19日 
    阅读全文
  • 潮汕英歌舞 | 欢腾海岸城,舞动深圳湾! 潮汕文化

    潮汕英歌舞 | 欢腾海岸城,舞动深圳湾!

    2023年2月5日 元宵节当天 在深圳湾大街·海岸城海德广场 广东省潮汕民俗交流协会潮俗英歌舞团 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英歌舞表演 通过这种“力量与美”的舞蹈表演 为南山区“新春伊始 遇见美好” 新春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过年期间,英歌舞伴随着其恢弘的鼓点“空降”各大热门网络平台,数亿次的视频点击量让这一潮汕地区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遍大江南北,更有许多游客专程前往潮汕乡村只为现场一睹英歌舞风采。如今,深圳市民只需走出家门,便能亲眼目睹这一非遗潮俗,体会英歌舞铿锵有力的气势、震天动地的声威、撼人心魄的律动,以及别具一格的舞姿。 英歌舞表演在南山深圳湾大街上演(主办方供图)    伴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节奏,令旗迎风挥舞,古装扮相的表演者手里的舞槌上下翻飞、对敲而舞,不时变换队形动作,大踏步前行。现场观看的市民跟随着锣鼓声和呐喊声,掌声此起彼伏、快门声络绎不绝。    “我老家就是揭阳的,但我在深圳长大,一直只是听说过英歌舞,这还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到,觉得很震撼、很鼓舞人心。”市民杨小姐表示,自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原来很多热闹的传统年俗逐渐回归街头,今年过年期间,在潮汕地区轮番上演的英歌舞火出了圈,相关视频在多个网络平台热传,甚至有人不远千里驱车到潮汕乡村现场看一眼英歌舞,越来越多人看见了这一“非遗潮俗”,让她作为一个潮汕人感到很自豪。    据悉,英歌舞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其角色取决于《水浒传》梁山好汉英雄人物。在表演者看来,英歌舞表演可以让市民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受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融入生活的重要奋斗底色。 许多市民现场拍照记录(主办方供图)    “这是我们今年第二次来深圳演出,今天下午一共演出四场。因为春节演出反响热烈,受到深圳市民的广泛好评,所以元宵再次受邀来到南山演出。”潮人之家服务中心理事长杨经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量潮汕人在南山区工作生活,为南山区的建设做出不少贡献。南山区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奋斗之区,与潮汕人奋进爱拼的精神高度契合。“英歌舞展现的就是潮汕人的拼搏精神,希望今后能够多来深圳演出,让英歌舞这一非遗潮俗文化在深圳能得到进一步传播,起到提振发展信心,鼓舞人民在崭新的一年持续奋斗、奋勇向前。”

    02月06日 
    阅读全文
  • 潮州焰火秀 | 火树银花耀韩江 一江两岸同欢庆 潮汕文化

    潮州焰火秀 | 火树银花耀韩江 一江两岸同欢庆

    花好月圆元宵夜 璀璨焰火庆佳节    2月5日晚8时许,伴随着响彻云霄的轰鸣声,一簇簇焰火升腾而起。“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2023潮州市庆元宵焰火秀活动拉开序幕。    夜幕之下,韩江两岸人头攒动,璀璨夺目的焰火一次次腾空绽放,不断将现场的节庆气氛推向高潮。焰火秀以广济桥、韩江、笔架山等独具特色的山水资源为背景,描绘出如梦似幻的壮美画卷。     现场,“凤城之光”灯光秀升级版震撼亮相,以新征程、新创意、新风貌为立意,充分展现潮州古城山、水、人、城、文融为一体的意境和潮州人民热情奔放、团结奋进的昂扬姿态。    随着一道道焰火竞相划过天际,火树银花与潮州夜景交相辉映,寄托着市民游客的美好憧憬,彰显着千年古城的美丽繁荣,描绘出波澜壮阔的高质量发展前景。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 观赏潮州焰火美景

    02月06日 
    阅读全文
  • 厉害了!汕头一小学生画作亮相中国空间站“天宫画展”,向全球宣传潮汕风采 潮汕文化

    厉害了!汕头一小学生画作亮相中国空间站“天宫画展”,向全球宣传潮汕风采

         代表着潮人的6个红桃粿乘坐着红头船乘风破浪回归故乡,岸边画着英歌舞脸谱、代表家乡人民的红桃粿敲打着潮州大锣鼓、跳着英歌舞热烈欢迎海外游子的归来……  ▲航天员介绍潮汕元素画作     除夕当天,一幅“潮”味满满的儿童画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展出,航天员专门对这幅画作出介绍:“侨乡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海内外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共画民族复兴的同心圆”。而这幅画的作者就是汕头市长厦小学龙腾校区二年级学生梁睿博。   原来,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指导、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〇八所承办的第二届“天宫画展”于去年8月份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广泛征集“天宫画展”作品。活动启动后,得到全国各地学校、家长和青少年的热烈响应,共收到3000多幅绘画作品。经过专家评审与网络投票,有40幅优秀作品脱颖而出。2022年11月29日,这些承载青少年梦想的画作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进入中国空间站,并在除夕当天正式展出。而我市少年梁睿博的这幅充满潮汕元素的《游子归家,齐聚汕头,共襄盛举》画作有幸入选,在宇宙间向全球展现潮汕风采。   ▲睿博创作画作   记者日前采访了这位可爱的小画家梁睿博,与他聊起了创作过程。小睿博告诉记者,创作这幅画作的时候,他听爸爸说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在汕头举行,他就想着画一幅充满潮汕本土特色的画,向到时齐聚汕头的华人华侨好好介绍汕头,于是,他想到了潮州大锣鼓、英歌舞、红头船和红桃粿,展开奇妙想象力的小睿博就把这些元素都融入了画作里。  ▲小睿博听爷爷讲党史     小睿博的妈妈告诉记者,画这幅画的时候,睿博激情满满,用了大概三天的时间把画作完成。睿博爸爸告诉记者,睿博从幼儿园时开始接触画画,也从此爱上了画画,在家庭的熏陶下,睿博从小酷爱传统文化,对潮汕传统文化十分熟悉,这幅绘画作品的完成,与睿博从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分不开。“前期我们给孩子提供作品灵感,他自己构思出用红桃粿代表潮汕人的形象。”睿博的爸爸梁峰表示。除了画画,睿博还特别喜欢朗诵,参加了小主持培训班,经常参加各种演出,也得到过不少奖项。     据了解,此次在“天宫”展示的作品后续将随神舟飞船返回地面,主办方将择机举办地面画展,并邀请获奖青少年和优秀指导老师代表到发射场现场观看火箭发射,与航天人开展对话交流活动。

    02月01日 
    阅读全文
  • 回眸2022 | 守正创新文化兴潮 盛事谱写发展华章 潮汕文化

    回眸2022 | 守正创新文化兴潮 盛事谱写发展华章

       2022年,潮州市以文化为“桥”,举办多场国际盛事,从一杯工夫茶,到一桌潮州菜,延续历史文脉,激发起潮人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也凝结起天下潮人回归故里的赤诚之心。    扇风催炭白,热盏巧滚杯,提铫速高注,闻香细品味。潮州人自古爱茶,每天都从一杯工夫茶开始,2022年,这杯茶香飘益远。    2022年5月21日,2022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我市开幕,凤城以“一片叶子”对话全球、连通世界。广济楼前,海内外茶友及国内56个民族“云”上相聚,共享茶香。东门街上,110席工夫茶宴一一排开,呈现一场全民共饮工夫茶的文化盛宴。在市人民广场,潮州工夫茶大会精心布展,茶商、茶企、茶友如约而至,品茶、叙茶、爱茶、敬茶,共谋茶界发展大计。夜幕降临,千架无人机点亮凤城夜空,演绎潮州工夫茶的高光时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五月盛会,潮州以凤凰单丛茶品牌和工夫茶文化为名片,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茶乡的美丽与活力。年终岁末,潮州工夫茶艺迎来新的里程碑,再度名扬四海。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潮州工夫茶艺是广东省唯一参与联合申报的项目,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    潮州工夫茶艺参与申遗成功,极大地增强世界潮人对潮州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进一步提高潮州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有力推动潮州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今,在太空遨游183天的凤凰单丛茶种落户家乡凤凰山,破土而出,奋力生长,正在翻开潮州单丛茶的发展新篇章。    一杯工夫茶,甘醇韵悠长;一桌潮州菜,最抚凡人心。2022年11月,被誉为“餐饮行业广交会”的中国厨师节在潮州盛大举办。美食如潮,四海共享,这场盛会从不同视角展现出中国餐饮业的蓬勃发展,对弘扬潮州美食文化,树立美食文化品牌,提振行业发展信心,释放餐饮消费潜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无论工夫茶,还是潮州菜,家乡的一花一木,都是深入人心的城市记忆,也是海外潮人的千里牵挂。2022年,天下潮人思故里,盼归潮。9月9日,国际潮团总会召开通告会,经国际潮团总会37个会员单位联名提议,全体会员通过,2025年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由潮州市主办。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作为世界潮人寻根地,潮州能举办一届“家己人”的盛会,这是让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真正“回家”,凝结起天下潮人追根寻本的家乡情怀。年会归潮,众望所归。    回眸2022,历史与时代交相辉映,潮州文化脉搏澎湃有力,我市坚持文化兴潮,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团结潮人,凝聚潮心。展望2023, 万物丰茂,生生不息,站在新起点,我们期待,继续用袅袅潮音,讲述好潮人故事,传扬好潮人文化,建设好世界潮人美好的精神家园。

    01月03日 
    阅读全文
  • “侨乡潮韵”展现独特魅力,第十八届深圳文博会“汕头元素”绽放异彩! 潮汕文化

    “侨乡潮韵”展现独特魅力,第十八届深圳文博会“汕头元素”绽放异彩!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以“和美侨乡”为主题的汕头展厅在粤港澳大湾区馆精彩亮相,红头船、小公园、侨批等多种侨乡元素与多彩多姿的非遗文创作品相得益彰,展现了汕头作为著名侨乡的独特魅力,呈现了我市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效,吸引不少观众前来打卡交流、共觅合作商机。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每年汇聚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已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首展”“首发”“首秀”的“首选地”。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首次举办的文博会,采取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主会场共6个展馆12万平方米,并在深圳全市各区设立65个分会场,另设“云上文博会”线上国际馆。展会期间,还举办文化产业相关会议、论坛、洽谈、签约、创意大赛等各类配套活动,发布权威信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红头船从樟林古港出发扬帆破浪,一封封侨批汇集而成的图案和过番纪念柱仿佛穿越时空诉说着潮籍侨胞过番的感人故事,承载着海内外潮人乡愁记忆的小公园开埠区以视频、展板、文创作品等形式展现新风采新活力,在汕头展厅,独特浓郁的“侨味”扑面而来,让人领略到潮汕侨文化的特有魅力。    “这次文博会更加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突出文旅融合和文化消费。”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黄丽凤告诉记者,文博会是文化企业最主要的最佳展示平台,汕头组织了十几家文化企业来参展,其中包括了省级文化产业园区、重点的文旅企业,也有一些非遗项目。通过创新展览的形式和内容,做大做强汕头“侨”字文章,宣传优秀的潮汕文化,展示新时代的文化创意,为企业搭建一个展示、交流、交易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展示汕头新时代的新作为、新形象和新力量。    记者发现,汕头展厅通过图片喷绘、视频播放、实物展示、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广泛立体宣传,从多方面多角度充分展示汕头文旅体融合的发展成果和亮点。现场展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的陶瓷微书、剪纸、蛋雕、金漆画、木雕、沥粉等工艺作品和文创精品,做工之精美,作品之细腻无不令参观者赞叹。而参展的汕头牛肉丸、佛手果、潮汕卤味等代表性的非遗美食,也让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潮汕风情,受到参观者的青睐。    蛋雕市级非遗传承人陈锐波正在现场演示精湛的蛋雕技法,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眼球。“非常荣幸能够来参加这个文博会,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看到了我们国家对手工艺的重视程度。”陈锐波指着一件《玉兔献瑞》作品告诉记者,这次参展他带来多件汕头蛋雕作品,这是特意为兔年完成了一件“蛋中蛋”作品,它里面一个鸡蛋,外面一个鹅蛋,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这个鸡蛋怎么把它套到鹅蛋里面去,但从外面完全看不出来怎么塞进去的,作品融合了影雕、镂空、套雕三种技艺。近年来他也创作了七八件侨文化元素的蛋雕作品,包括红头船、北回归线、小公园,还有老市区的一些骑楼建筑。“蛋雕属于一种比较小众的艺术,我希望汕头蛋雕能够通过这次展览,加强同行的交流,让更多人了解汕头蛋雕,了解我们潮汕文化,把潮汕文化推广到全世界。”陈锐波如是道。

    01月02日 
    阅读全文
共299记录 首页 «上一页 ...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