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汕尾迎来了一批特殊可爱的亲人。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96岁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带着夫人李世英和小女儿黄峻回到家乡汕尾,来到自己的出生地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田墘街道,母校白沙中学、田墘红楼(前身白沙学堂)、城区凤山街道中心幼儿园(原汕尾作矶学校)以及凤山街道凤翔社区凤山旧居,重温昔日时光。
1月2日上午,冬日暖阳普照大地。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白沙中学的师生们听说黄旭华要来母校,早早就在校门口翘首以盼,等待心目中的偶像到来。黄旭华和夫人刚下车就被大家围住。孩子们向他们送上鲜花,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欢迎黄爷爷回到家乡!”“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黄旭华和夫人接过鲜花后连连道谢,并亲切向孩子们问好。
来到白沙中学课室,黄旭华给现场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他深情回忆了自己的求学经历、父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分享了自己放弃学医改学造船的心路历程、甘于隐姓埋名三十年许身报国的原因。“我们的国家需要强大,在爱国思想的激励下,在坚定信仰的指引下,我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
黄旭华给现场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战争年代,黄旭华的求学之路曲折坎坷,那段时光让他更加坚定地把拳拳爱国心化为殷殷报国志。他对在场的师生们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培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并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念,第二要有奋斗的目标,第三要有过硬的本领和高尚的德行。他对孩子们说,现在国家需要你们,国家的前途寄托在你们身上,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样都不能缺。同时,他希望白沙中学能向国家输送更多好的苗子,为国家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一番话下来,黄旭华眼眶泛红,情绪激昂,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随后,黄旭华来到田墘红楼参观。
一路上,黄旭华频频向照顾他的工作人员致谢,夫人没跟上步伐时,他就让大家停下来等一等。虽然行动不便,但是黄旭华和夫人精神矍铄,心情愉悦,偶尔蹦出一两句“胶己人”家乡方言,和随行人员讲述起旧时故事。
黄旭华在田墘红楼(前身白沙学堂)
黄旭华与夫人李世英在城区凤山街道中心幼儿园(原汕尾作矶学校)仔细观看展览的核潜艇模型
黄旭华在凤山街道凤翔社区
沿着凤翔社区的小巷子一直走,黄旭华说,以前的路没这么好走,如今记忆中的小巷子变“窄”了,干净了,“大”井也变“小”井了。
黄旭华与夫人李世英在凤山街道凤翔社区凤山旧居前合影
来到凤山旧居,黄旭华讲起以前的故事,重温和已故母亲在此生活的点滴。离开时,黄旭华在凤山旧居外的宣传栏上看到了自己父母亲的照片,他提出要在宣传栏前合影留念,还要把父母的照片拍进去,拍成“全家福”。这一刻,他完全不像一位九十多岁的高龄老人,更像一个想向父母汇报近况、围着父母“讨”欢喜的小男孩。
黄旭华与夫人李世英、小女儿黄峻合影
黄旭华一家及其六弟夫妇合影
黄旭华这一名字,如今已是家喻户晓,但他仍是那个无时无刻都在思念和牵挂着家乡的“普通”老人家。对于黄旭华而言,一人一物总关情,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回忆与思念。这些年,虽然父母亲不在了,他依然牢记母亲当时“常回家看看”的嘱咐,多次回家乡走走看看,探亲谒祖,一解乡愁。
无论黄旭华身在何处,海陆丰革命老区人民将永远以这位伟大的时代楷模为榜样,为他感到骄傲自豪,对他充满崇敬之情,随时欢迎他回家乡看看,感受家乡变化,体验亲情乡情!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