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老挝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图为国际潮青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姚宾在发射现场留影。受访者供图
1990年,在泰国经商的姚宾第一次来到老挝旅行。贫穷闭塞,是他对老挝的第一印象。瞄准市场商机,姚宾率先运用“中国广东——泰国——老挝”的贸易通道,通过日用品、建材商品贸易,在老挝站稳脚跟。在一次次市场动荡和行业挑战中,姚宾越挫越勇,越做越强,日渐成为老挝最有实力的华商之一。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中国与老挝合作日益紧密,姚宾作为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忙碌于为中国与老挝合作项目奔走牵线,事业再次跃上新台阶。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顺利开通,姚宾的新事业也随之启程……以下是他的自述。发现中老贸易“新通道”
1990年,我随朋友一起到老挝旅行,这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与老挝结下不解之缘。当时的老挝,刚实行“革新开放”不久,全国仍然处于贫穷闭塞的状态。我印象很深的是,在老挝首都万象,像样的马路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经过一番调查和摸索,我发现,从中国广东采购商品,通过海路运抵泰国,再从泰国通过公路运抵老挝,这样既能利用海运节约运输成本,又避开中国内陆边境到老挝的崎岖山路,更加安全便捷。在当时,这条贸易通道少有人尝试,我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自行车、摩托车、冰箱、空调、玻璃、地砖、灯饰……各色各样的中国商品,经由这条“新通道”进入老挝市场。由于中国商品质量过硬,价格又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商品,我们很快在老挝一炮而红,打开了市场。我的事业就此与“中国制造”一路同行。
受益于中老合作加深
在老挝站稳脚跟后,我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受全球经济走势影响,近30年来,老挝经济形势一直起起伏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老挝货币基普大幅贬值,经济遭受重创,国际贸易陷入停滞。尽管我的生意主要以美元结算,受基普贬值的影响较小,但金融危机对老挝国际贸易造成重创,贸易风险大大增加,利润不容乐观。我当机立断决定:转行!随着中国与老挝外交关系、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老挝民众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的发展经验也越来越认同。2005年前后,我带着几位老挝政府官员去上海考察,刚下飞机,领队的政府官员就抓住我的手问:“我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经历一番游览,这位有过旅法经历的官员对中国的印象彻底改变。亲眼见证了中国的蓬勃发展,他们意识到必须加强与中国合作。多年来,与我相熟的老挝朋友,有的与中国的生意越做越大,有的把小孩送到中国读大学,还有的常到中国游玩。中国与老挝政治互信和多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我们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搭乘中老铁路“顺风车”
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随着中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中国与老挝的合作不断加深:中国为老挝开发研制、成功发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中企在老挝第二大城市琅勃拉邦重修机场,中老铁路顺利通车,中老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在老挝,铁路、高速公路、水电站、电网等大量基础设施都是中国企业参与修建的。作为在老挝从业多年的华侨,我开始忙碌于为中国企业和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并运用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为中企在老挝的建设项目提供服务,展开合作。
12月3日,中老铁路顺利通车。老挝总理潘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老铁路符合老挝人民的发展需要,将极大促进人员和贸易往来,为老挝人民带来更多福祉。这是老挝官方的积极表态,更反映了老挝民众的心声。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