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西蒙:中国中小型企业应借鉴德国经验
西蒙-库彻-帕特纳战略与市场咨询公司主席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
图为西蒙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层领导合影
和讯消息 使德国持续多年蝉联全球最大出口国的,并不是西门子、大众等大型跨国公司,而是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的1200多家德国中小型企业,这些鲜为人知的中小型企业被称为“隐形冠军”。14日,“隐形冠军之父 ”、斯洛文尼亚Bled IECD商学院荣誉博士,西蒙-库彻-帕特纳战略与市场咨询公司主席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接受和讯网独家访谈时表示,中国企业架构和德国很类似,却与日本不同,中国中小型企业应借鉴德国经验而非日本经验。
三大因素造就1200多个德国中小型企业隐形冠军
和讯网:德国有1200多家具有主导地位的中小型企业,它们是如何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从而成为中小型企业隐形冠军?
赫尔曼.西蒙:德国当然不止有1200多家中小型企业,但是能占据主导地位的也并不多。这些中小型企业隐形冠军是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第一是它们有非常清楚、清晰的目标,它们有雄心壮志达到预定的高目标,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二点是它们能够非常专注。只有专注于某一事业,某一目标,它们才能够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达到这个目标上;第三是制定了非常清晰的国际化目标。这些隐形冠军在市场上是通过自己的子公司来发展事业,它们是调动自己的所有力量来达到最高程度的国际化。通过这三点它们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和讯网: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经营方法和策略还应该做出哪些调整?
赫尔曼.西蒙: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调整。如何做到从思想上或者文化上国际化,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个例子,我们如何做到让管理人员或者普通员工能够达到国际化,这不仅仅只是他们能够在语言上交流,他们的想法和接受过的一些教育应该更好的国际化。对社会来说,也是一个任务,如何在学校求学、在工作期间能够有一些国际化熏陶。对于中小型企业实现国际化是一个挑战。我们可以这样形容,产品经营、贸易国际化在人们思想文化的国际化之后。
细分市场是关键
和讯网:德国有很多大型企业,比如说西门子等等,中小型企业隐形冠军和大公司竞争一般采取怎样的策略? 和一般的中小型企业竞争呢?
赫尔曼.西蒙:多数在市场上有主导地位的中型企业,它们主要是专注于某一个细分市场,专注于某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它们主要不是和西门子这类大型企业竞争,而是和其他一些中小型企业竞争。专注给中小型企业隐形冠军带来这样一个好处,即其竞争对手也是生产专注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即使 是非常普及的大众产品,也 需要细分市场,像衣服上的钮扣就是很特殊的产品,有专门的厂家、专门的公司来研发开发。全球生产钮扣的有市场主导地位的公司也是一个德国公司。像桌子上摆放的这个手机,也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产品,但 手机里用到的麦克风或者扩音器,这些又是属于特殊产品。生产麦克风的具有全球市场主导作用的是一个中国公司。也就是说在一个普通产品上,大众化产品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元件,这些生产厂家的经营模式和大公司或者生产普通产品的公司经营模式有一些不同。隐形冠军研究是针对这样的模式的。
和讯网:细分市场这一块?
赫尔曼.西蒙:对,细分市场或者生产特殊产品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有主导地位,也会成为隐形冠军。
和讯网:近日颁布的诺贝尔经济奖,也提到市场化,今后市场化或者细分市场是否会成为全球中小企业乃至大型企业竞争的一个优势或者是一个经营的方向?
赫尔曼.西蒙:市场的细分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模式。如何通过市场的细分,找到一个合适的营销定位非常关键。换句话说,如何给企业的产品找到合适位置,使得它能够突出企业的优越性。举个例子,像我们公司,就是专注于做定价方面的管理咨询,并不是提供其他的管理咨询。因此,市场细分化或者是专注于某一个市场这样的理念,能够给中小型企业一个机会,在细分市场这块能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中小企业面临两大挑战
和讯网:您考察过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吗?对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赫尔曼.西蒙:我来过很多次中国,每次都能看到更巨大的变化。我觉得中国企业有一个非常强的优势,他们能够做到以非常快的速度执行某一个事情,在国际竞争方面有非常强的优势。那么,未来中国企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第一是品质的一致性,品质并不一定是质量越高就越好,一致性更重要。质量应该和产品价值或者价格相关。并不是要一味达到最高的价格,国际市场不允许品质不断地动荡,不断地变化。产品质量有时候高,有时候低,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要跟它的价格相符合、相匹配,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第二个挑战是来自内部产品的创新,以往很多例子,在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模仿已有的产品,而不是企业自己研发出来的产品。我认为如果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拥有领先的位置,就需要创新,需要来自内部的研发能力。举个例子,中国的三一重工(60003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SANY),它的总部在湖南长沙,主业是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它们现在在某一个操作水泥的很强烈的信机械上,已经是市场领先者。目前SANY正在德国北威州筹建一个大型工厂。它的理念是:“我们要有自己的产品,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要有自己的创新”。在此次营救智利33名矿工中,也使用了SANY的重型起重机零件。这是一个号,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在全球挑选最可靠的产品,最信得过的产品。我和这家公司有很好的往来,我也曾经去过他们工厂参观,最近见过他们的高层,已经在经营管理上、经营战略上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中国中小企业可借鉴德国的发展经验
和讯网:中国国情和德国是非常不一样的,中国中小企业要达到像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程度的话,应该向德国中小企业借鉴那些经验?
赫尔曼.西蒙:我认为,中国企业和德国企业非常不一样,但是中国中小企业从架构上和德国企业还是有不少类似的地方。 中国和德国去年的全球出口总额,分别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都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国68%的出口,还有62%的专利应用,都来自于一些公司员工低于2000人的公司,这一点跟德国非常像。
另外一个例子,我们看日本的出口总额,日本的出口总额只占德国和中国的一半。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日本从工业的架构上和中国、德国非常不同,因为日本的主要经济支柱都是来自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相对占的比例比中国和德国少得多。鉴于中国和德国企业架构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德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比中国早20年开始,所以中国中小型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向德国中小型企业借鉴经验。另外,多数德国中小型企业认为它们自己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于中国,而不是来自于美国、法国、英国。SANY这家公司去年在营业额上,已经超过了原来这个市场上最大的一个德国生产商。这也是我们来中国办分公司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能够更贴近中国企业来提供我们的管理咨询服务。
要实现劳动力最优
和讯网:就劳动力这一点来讲,您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是中小型企业的优势吗?中国应该怎样更好用好劳动力这一块?
赫尔曼.西蒙:从历史上来说,中国的劳动力相对来说是比较便宜的,所以在中国生产产品,相对来说成本更低廉。但是长远来看光靠这个优势来竞争是不够的。出于两点考虑,第一、其他一些亚洲国家,比如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家的劳动力比中国还要低廉;第二点许多国外企业也可以到中国自己生产,生产本土化的方式也可以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低廉和中国本土企业竞争。西门子一个管理人员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建议,为什么我们不能来中国和中国的竞争对手在成本上进行竞争呢?”像印度生产一种最小型的车叫塔塔纳努,这个车并不完全是印度本身的产品,其中有很多部件都是来自于德国,都是由德国厂商来提供的。所以中国的企业要 具备长远的竞争性,就必须提高自己产品的品质,要更好培养员工的能力,达到劳动力最大的效益。
和讯网:就是劳动力最优化吧?
赫尔曼.西蒙:可以这么说,“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只是通过成本,通过价格竞争的话,你永远都是穷人。你要想成为富人,就必须要通过质量、通过创新进行竞争。
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