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找工作不如创业 盘点那些在你身边的老板
创业无果视马云为偶像
尽管七夕将近,杨明却顾不上这个中国情人节。他把女朋友一人留在浙江,独自南下深圳。
千里行程,他不自觉抓紧了背包。里面有一张光碟,是他独自开发的一套程序。他的心里激情和梦想涌动,这张光碟似乎是他打开另一个世界的秘匙。指日可待的鲜花与掌声会洗去现在所有奔走的艰辛与离别的不舍。
这不是杨明第一次南下去推销他的程序。大学毕业之后他在一家公司做网页开发。两年后他带着自己独立开发的程序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辗转于一家又一家小公司,向所有专业或者不专业的人讲述他的成果。有真心的欣喜,有敷衍的谢绝,却一直没有出现他梦寐以求的转机。“我会继续坚持”,杨明说。
杨明的创业偶像是马云,他一手打造的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他是中国第一个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传奇的开始却都平淡无常,甚至四处碰壁。他首次创业时成立的海博翻译社无疾而终。再次创办的网站“中国黄页”才将他领向了互联网的海洋。
远离了互联网光鲜热闹的外表,你可以看见低调的中国首富李锂。你甚至无法在网上搜到他的照片,只知道甫一上市,他的身家已经超过四百亿。这个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的新首富,数十年来也只是沉浸在自己小工厂的实验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举成名天下知。创业8年 对500万说“不”
张凡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她的职业理想就是创业。可是她也有自己的担忧,过多的财富传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已经喷薄而出,从体制、资源、技术创新而言,是否还有足够的空间留给新鲜的80后,90后。
而有人却已经在这条路上踏出了义无反顾的步伐。
张扬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大学,名字说出去无法引起任何人的垂涎的想象。毕业后北上北京做起了服装生意。他去批发衣服,六元钱一斤,装在大编织袋里,一袋有一百五十斤。刚下火车,带着两个大编织袋,他就急忙打电话叫朋友帮忙来接站。他的店开在动物园,小商场里一家家都是像他这样的小商贩。
李想创业则已经有七八年。他出生于东南沿海,毕业后却选择了来北京发展。他一直在经营一家网站,提供生活类的讯息。现在公司里有五六个员工。两年前,有商家拿出五百万要买他的网站,他却骄傲地说了“不”。
毕业3年转3份工:100万创业 往前走不回头
人物档案:
胡源
安徽人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
工龄:4年
公司所在地:无锡
4岁上幼儿园20岁大学毕业,想要成为中庸的人 月薪2万,3份工转头空
胡源同许多应届毕业生一样,毕业时很迷茫,工作offer很多,但懵懂的他不知道该选择哪家,最后去了一家从事旅游、房地产的公司——杭州宋城集团。他选择的理由是“这个看来蛮有挑战的”。
胡源在宋城集团工作了1年,做酒店销售及营销总监助理,月薪约1万5,最高的时候有2万多。由于与同事有矛盾,辞职了。胡源形容这次经历是“一个坎”,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到的。
第二份工作,胡源在上海一家网络公司做电子商务。原本想公司人少,同事关系不会太复杂,但哪知公司员工全是股东,话语权分散,办公地点也分两处,广州上海决策一圈兜下来,耗时太长,股东们意见不统一,“做的郁闷,决策下不来,而且事情太多太杂。”
胡源在这家公司呆了1年,工资1500元,是第一份工作的十分之一,再次辞职。胡源这次想清楚了,下家公司要找股东少点的,项目也好的。
第三份工作,是家做博物馆信息化的网站。胡源认为:“这想法很不错,我想就这家了。面试的时候,经理人很nice,很实在,给我印象很好。入职后,做的也蛮好的,但后来这个经理出国念书了,就变了。”后来的经理承诺他很多,奖金啊股权啊,但都没兑现。“这个项目我很看好,很有前景的,但管理层决策有问题,做不下去了。”
公司曾一度出现资金短缺,后来找到资助,“王总就把资助金抓在自己手里不拿出来,要知道我当时的工资,1500都不到。王总太太管的财务人事,连我的社保也都不交。”
经济困窘,胡源帮朋友写发言书赚外快,结果却被经理怀疑拿公司业务做私活。
这份工作又只做了一年。“工资低,承诺过的股份也没给,给了期权,但是期权是需要隔时间才实现的,开掉期权就没有了。”胡源走后,这家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也停工了。 4老乡100万创业 5年找风投
三年给老板打工,经历都不愉快,胡源是个不喜欢做同一件事的人,“做同一个事情,会跟前面有冲突。也不想再换单位了,一年换一个,人家也会觉得我忠诚度不高。”思考再三,胡源决定自己创业。
说来也巧,被辞退后,胡源窝在朋友寝室,全心全意给他写发言书,这期间两人相处越来越融洽,胡源决定和朋友一起创业。
“我们一起办了这个公司,我主要是技术入股,也投入了部分资金。”胡源创办的公司主要做企业信息化、嵌入式软硬件,启动资金100万,除了他和他朋友,还有2名股东,一位是复旦教授,一位是管营销的师兄。“我们4个都是老乡,相同的环境、文化、氛围,我们的追求也差不多,做人态度一致,合作的蛮愉快的。”
公司目前还在研发阶段,员工10多人,由于是国家支持的科技型项目,胡源和伙伴们商定后,将公司地址定在无锡,“无锡政策好,生活成本也不高,中小型企业集中在长三角,技术骨干苏州较多,无锡离它们很近,都可以辐射到。而且我们将来必定会回来上海,选择无锡,以后上海无锡两地跑也近。”
胡源自己当了老板,每个月工资差不多1万,“够用就可以了,我们还在创业初期。”如今让胡源再去就业,他可不干了,“没意思,原来认识的人、打过交道的找我去做,我都回绝了。”
“我想把公司做上市,我有这么一个计划,前2年先试水,高科技产品附加值高,乐观预算,最快5年可以找风投上市,长三角中小企业庞大,我们的客户只要占其中的5%,资金就有400多亿,而且我相信用户群会增长,不会仅止于此。”
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们,胡源建议:“先想清楚自己是谁,能干什么,有什么能力,决定后往前走,就别回头!我个人觉得积累一定资源后再创业比较好。”
大学生创业,要警惕六大风险管理风险。
创业失败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近利、意志薄弱等等。
资金风险。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
竞争风险。
如果创业者选择的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那么在创业之初极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强烈排挤。一些大企业为了把小企业吞并或挤垮,常会采用低价销售的手段。因此,考虑好如何应对来自同行的残酷竞争是创业企业生存的必要准备。
团队分歧的风险。
创业企业在诞生或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力量来源一般都是创业团队,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能使创业企业迅速地发展起来。
核心竞争力缺乏的风险。
一个依赖别人的产品或市场来打天下的企业是永远不会成长为优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要谋求长远的发展,就是最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力资源流失风险。
一些研发、生产或经营性企业需要面向市场,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或业务队伍是这类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 80后创业:超市大王贷款20万开连锁 3年还本金
人物档案:
胡成
29岁,上海人
2004年上海大学文化管理专业自考毕业
已成家,有个2岁的可爱女儿
胡成去年在宝山区美兰湖附近的工业园区里开了家联华超市,占地200多平米,招了6个店员,生意红火。回想这几年的创业历程,“磕磕碰碰的,有过一些失败的项目经验,算是走过来了。”胡成感慨到。
胡成刚创业时开了一家计算机公司,曾经在一家网络公司做技术主管的他,对老本行比较熟悉。但公司越做越“窄”,胡成觉得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了,“这行不好做,2005年计算机行业利润一年比一年差,计算机的公司又这么多,发展前景不大,我就放弃了。”后来再创业,觉得做超市是个有前途的想法:“上海人多,超市卖的都是日常用品、必需品,利润可能不多,但前景很好。”
投入40万,从电子行业转战超市
胡成就这样做起了超市,刚开始装修、买设备、进货花了36万左右,又因为是联华加盟店,每年上交总部加盟及管理费1.8万元,现在已经交了2年了,这家超市已投入了将近40万,胡成手头开始紧张起来,没有流动资金了怎么办呀?
胡成跑到当地的社会保障中心去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给他介绍了一个贷款项目——“开业贷款担保”。
胡成觉得这个项目蛮好的,就申请了,“我在社保中心填好资料,贷款金额填了20万,交给他们待审核了。社保中心后来派人来看,通过了,就上交给宝山区社保那里,来了3个老师看,又通过了,批了10万交到市人保局审核,半个月后钱就下来了。”胡成说半个月后拿到钱,他很开心很激动。 创业贷款20万 剑指“超市大王”
贷款3个月后,胡成经过一段时间亲力亲为的磨合,超市经营稳定,步上正轨了。“以后只要2年内还几千块利息,3年时间还本金,3年还完以后还可以到区人保中心那里,填表申请利息补贴。中心的人还告诉我说,3年后有需要还可以再贷这个款,真是太好了!”
胡成琢磨着这家超市开扎实,自己不用操太多心以后,可以再开一家超市,“我当时申请的时候有2个贷款项目,除了这个,好像还有一个也合适的,以后可以贷这个。”
胡成说的另一个贷款,是“创业前小额贷款”项目,具有本市户籍,35周岁(含)以下,拟在本市创办小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且有创业项目的,可以申请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申请创业前小额贷款担保的,担保贷款金额最高为10万元,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
胡成说:“开了第一家,当然就想开第二家,以后有能力也想三家四家继续开下去,开成超市大王!”
对于创业,胡成也有些中肯的建议给大家:“不要找人合资创业,百分百以后要讲不清楚的,亲兄弟遇到利益问题都会翻脸,我看过身边很多朋友都碰到过这类事,所以还是。自己给自己做,亏了赚了,开心不开心都是自己的。如果碰到爸妈不支持,要多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只要你做出成绩来,爸妈会支持你的!”
广州最牛Mall老板邹锡昌回顾创业事:最欣赏“不服输”,最后悔关键时刻“太保守”
“思维活跃、有主见,比较沉不住气”。邹锡昌说自己还蛮符合白羊座的典型性格。
“我是属于比较中性性格的人,如果说我最欣赏自己性格哪一点的话,那一定是——不服输。”广州中华广场老总邹锡昌自我评价道:“不过,在我性格中又的确存在着比较大的性格弱点,就是相对保守,缺乏冒险精神,所以有好几次能成就更大事业的良机,我都因此而错失了。”当谈到此处时,他流露出惋惜之情。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那究竟怎样的性格更适合创业呢?研究性格与心理学资深专家蔡敏告诉记者:“其实关于创业与性格,两者必然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但很难说哪一类性格的人更适合或不适合创业,我每种性格都有其优势与劣势,每种性格所适合经营的事业也有所不同。不过总而言之,大部分的性格都是可能创业成功的,只是在关乎守业与再发展的问题上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过于保守的人很难扩大规模做成事业的巨头。”
正值中年的邹锡昌,一身休闲打扮,待人接物随和,甚至还带有点大男人的可爱,这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从小就酷爱政治、经济、历史的邹锡昌,对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书籍简直如数家珍,倒背如流,颇有几许将才之气。他告诉记者,历史教给了他很多的东西,需要排遣压力的时候,他会选择观看历史大片,借此来释放情绪,还能从中找到些许有助于事业的经验。作为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推崇者,邹锡昌因为读史而具备了普通人所不具有的纵观全局的眼光。
说起创业经历,邹锡昌特别强调抗压力对于创业者的必要性。“创业一定需要很强的抗打击能力的,而且还要有咬牙坚持的毅力,这都是创业可能成功的必要性格。想当年初建中华广场,由于施工现场的水管破裂,一夜间整个待建的工地几乎全被淹没了,加之资金流又发生断裂,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我们当时真是万念俱灰了,但好在最后关头一直有着很强抗压力的我咬着牙关顶住各方压力,总算挺了过来,也才得以有今天的中华广场啊!”回忆起筹建中华广场,邹锡昌很是感慨。可见抗压力与坚持于创业如此之重要。
蔡敏则建议大学生,倘若希望通过对自身性格能有所了解,希望通过性格的分析来评定自己是否适合某种行业的创业,最好是应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了解性格特性,以为更好往创业方面的发展而铺垫。 处女座——当之无愧富豪星座
在200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一篇报道中,全美70名顶级富豪中,处女座排名第一占了12%,白羊座占了8%,最少的是射手座6%,而且大量都是影视制作的创意行业。
白羊座(3.21-4.20)创业指数:95%
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的白羊座非常喜欢创业,尤其喜欢年轻就开始创业。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好胜心,使得很有主见的他们频频有新的举措。但是有时太过自信,又沉不住气会使其忽略成功必须有的细节管理。
金牛座(4.21-5.20)创业指数:65%
保守的金牛座习惯于勤恳踏实地做好分内工作,一般很难主动去发起一个新项目,更不用说创业做带头人了。所以创业的可能性比较小。
双子座(5.21-6.21)创业指数:85%
双子座属于创业策划点子多,但却比较少付诸行动。
巨蟹座(6.22-7.22)创业指数:50%
天生的小生意人,对于商业交易的数据有天分,不容易吃亏。可惜胆子比较小,缺乏安全感以至于无法做大。
狮子座(7.23-8.22)创业指数:90%
典型的专业经理人,但是缺乏解决琐碎事务的耐心,狮子座如果能放下身段,胼手胝足,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能成功。
处女座(8.23-9.22)创业指数:70%
很重视逻辑与条理的星座,追求完美主义的处女座信奉谨慎至上,轻易不会动创业的念头,倒是很有可能被人邀请携手创业作搭档。
天秤座(9.23-10.22)创业指数:65%
人际关系很好的领导。擅长谈判斡旋的天秤座以知性、圆滑的特点铺垫了很多外围人际关系的工作,但他们太缺乏主见,致使目标不够明确。
天蝎座(10.23-11.21)创业指数:85%
具有直觉力,能洞察人性中的需求,从而发展成商业活动。天蝎座的忍耐力十足,很能吃苦,只要不要钻到牛角尖,或是被恋爱拖累,往往能支撑到成功的日子。
射手座(11.22-12.21)创业指数:85%
兴趣太广,以至于会在创业中,走到弯路。但乐观的射手座因此不怕挫折,具有强劲的坚持力。
摩羯座(12.22-1.19)创业指数:80%
不打没有成功几率的战役,稳健,是摩羯的创业个性。踏实的他们,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所以年轻的摩羯座很少创业。而年长的摩羯座创业成功的几率比较高。
水瓶座(1.20-2.18)创业指数:95%
创意多多,想法另类又诡异,但却缺乏行动力。他们的创业指数虽高,却很难稳定。
双鱼座(2.19-3.20)创业指数:75%
没有目标管理的概念,他们只会在现实的驱动下,努力创业。 80后创业:试水幼儿培训年净入20万 抢滩20亿市场
人物档案:
黄薛眉
27岁
幼儿培训托管中心创办人
年收入:20余万元
“很多人问我,学法律的怎么做起了幼师?还办起了幼儿培训机构?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个子矮,在法庭上做辩护的时候不占优势,压不倒人。但我的身高却使我和孩子的世界离得更近。”
在一间有着天蓝色墙壁的教室里,黑板上贴着三幅图片。上面分别标注着英语单词:CASTLE城堡,POT锅,PENCIL铅笔。一个个子小巧的女孩正在教小朋友英语。她就是“离孩子的世界很近”的黄薛眉,“儿童潜能科技开发中心”是她的城堡。
黄薛眉,2004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系毕业。进入某部机关幼儿园当了一名幼儿英语教师。2005年她辞去工作,在某小区的居民楼里租了一套两居室开始创业。2006年,用5000元付了商用店面两个月的租金,注册了公司。创办她的第一个幼儿培训托管中心。2007年,手头有现金3万元。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开办了她的第二个幼儿培训托管中心。到2010年,两个培训托管中心共投入10多万元,每年能给她带来净收益20多万元。
从5000元起家到月入2万
3个孩子一节课收费10元,每晚入账30元。这是黄薛眉创业伊始的窘境,入不敷出是每个创业者的噩梦,黄也不例外。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2005年‘十·一’假期,我和表妹还有男友做宣传板。为了省钱,我自己用毛笔在纸上写上儿童英语培训,再用剪刀剪下来贴在一块板子上,放在一个居民小区内。那次招来了我的第一批学生,3个小朋友。”
“当时没有好的教具,我连录音机都买不起。找同学借来在大学时用作学英语的小复读机给孩子们上课。”
2006年黄薛眉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交完头两个月的房租5000元,她身上已所剩无几。但是她毫无畏惧:“培训托管中心的场地有了,老师有了,孩子来培训就会有现金收入。”这或许是大部分创业者在初期的心态和真实的状态。公司现在的经营规模也应验了彼时黄薛眉的自信,培训和托管的孩子已达到130多个,每个孩子每节课收费最高为50元,全天12节课。2个幼儿培训托管中心,共有面积300多平米,聘用幼儿教师8人,每月净收入可达2万多元。
止损4万的教训
黄薛眉现在仍然走在创业的路上,很忙很累是她目前的状态。她每天工作14个小时,要奔波在分别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上地,和昌平区的霍营两地的幼儿培训中心之间。两个培训中心的管理和英语教学工作都靠她。“我现在特别累,不停的上课,最多的时候连上8节,一天下来嗓子哑的说不出话。”坐在对面的黄薛眉一脸疲惫,她刚上完今天的最后一堂课。
“现在两个培训中心的语文、数学等课是别的老师教。但英语主要是我自己教。我请过一些英语老师,有过了英语专业八级的、有口语特别好的。但是会遇到各种问题,家长最后都要求我来教。”
黄薛眉告诉记者,她把赚来的钱更多的用在了引进先进教材、聘请高素质幼儿教师,以及玩具、教具的更新上。
这是黄薛眉走过弯路后总结的经验之谈。她指着另一个教室里的玩具设施“淘气堡”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之前的大教室都是满屋子 “淘气堡”。她花了4万多元买进,想作为小孩子娱乐设施盈利,对不在中心培训的小孩进行收费。结果判断失误,孩子们的家长认为不划算,更愿意让孩子去玩小区里其它不收费的玩具设备。后来黄薛眉将“淘气堡”3000多元卖出,血本无归,很是心疼。但及时腾出了场地作为培训的教室,止损及时,也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做强,20亿市场分杯羹
谈及未来,黄薛眉的目标是“高质”。她说,目前在美国,幼儿教育都是个性化教育,甚至有入户教育。“我想借鉴那种教育模式。”所以现在她的托管培训中心是对孩子进行小班授课,每个班的孩子只有七到八个,这样使每个孩子在上课的时候都能积极参与到其中。最大程度上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提供适合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接下来她将筹备9月份“幼儿培训进入社区”的计划。争取获得社区居委会的支持,通过开展一些周六日进入社区免费培训幼儿的活动,来“送培训上门”。省去家长来回奔波为孩子找地方托管培训的辛苦。
市场观察:京20亿幼儿培训市场待瓜分
目前,北京市的双语幼儿园、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已非常多。但市场仍旧供不应求。据权威机构调查,北京市每年的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的规模已达到20亿元人民币左右。
据了解,几个大型的高端英语培训机构已陆续进入幼儿培训市场。迪士尼在北京已开设了3个幼儿英语培训机构。戴尔国际英语也将进入幼儿英语培训市场。新东方泡泡少儿培训中心今年下半年也将展开幼儿英语教育业务。
另外,面向各个社区的私营幼儿园,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开的幼儿英语培训课程也受到家长的欢迎。
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