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所有文章

新闻中心 > 所有文章

  • 京西古刹卧佛寺腊梅悄然盛开 故称“京华第一枝”

    腊梅 [原标题]卧佛寺腊梅“京华第一枝” 近日,京西古刹香山卧佛寺的腊梅悄然盛开。腊梅属北京地区早春开花植物之一,并以卧佛寺腊梅而知名,因是京城露地开放最早的花卉,故称“京华第一枝”。 其实腊梅原称蜡梅,尽管称“梅”,但并不属于“梅系”,只是因其多与梅花同期开放,且芳香又与“梅”相近,但其花色似蜜蜡,故名“蜡梅”,又因其多在腊月盛开而称“腊梅”。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此外,腊梅又称金梅、香梅、雪梅、冬梅、早梅、黄梅花、雪里花、蜡花等,为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因其多在早春时节盛开,所以腊梅也有“报春花”之雅称。 腊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的诗句。元末陶宗仪《说郛》又称“腊梅”为“寒客”。腊梅花开在春前,为百花之先,且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称“干枝梅”。 香山卧佛寺天王殿前有一棵古腊梅,其种植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据传栽植于唐代贞观年间(另传,植于元代或清雍正年间),为“京城腊梅之冠”。它曾经一度枯萎,而后又发出新芽,长势茂盛,所以它又叫“二度梅”。曾有传说,称《红楼梦》中写怡红院的海棠枯萎了一年,忽又于次年重新开花,招致贾母等来宴赏,就是取自卧佛寺“二度梅”的素材。曹雪芹晚年曾在卧佛寺附近居住,并创作了《红楼梦》,书中这一故事情节或许是受卧佛寺“梅开二度”的启发而创作的。 卧佛寺的古腊梅,数十枝干在方圆不到一米的地方破土而出,高达三四米,一般是每年的二月底、三月初开花。据传最早的花期曾在12月份,即农历的腊月,可谓名符其实的“腊梅”,所以才有“京华第一枝”之称。花开时,花瓣儿外层为黄色,内层淡紫,香味很浓,植物学上称为“九英梅”,若有幸踏着皑皑白雪来观赏,可见金黄的腊梅花在白雪青松的辉映下,芬芳吐艳,分外妖娆。 据说,清代乾隆皇帝酷爱梅花,这其中也包括腊梅花。相传,有一年的腊月,他驻跸清漪园(今颐和园)。刚住了几日,便有人禀报,说京西卧佛寺的腊梅花开了,他极为高兴,在这隆冬时节能观赏到花儿绽放,实为一大雅事,于是亲自赴卧佛寺探梅。当他来到卧佛寺时,寺内的住持已在山门殿前接驾。在其引导下,乾隆皇帝直奔天王殿前,但见一丛腊梅,开着清一色的黄花。那小小的花朵鲜嫩而娇艳,与枯黄的树叶相比显得那样的娇美。乾隆皇帝禁不住贴近树枝,轻轻地闻着那腊梅花散发的阵阵幽香,不住地赞叹。 多年前,北京植物园从南方引进了百余株早花腊梅,分为红心儿的狗牙梅和黄心儿的素心梅,种植在卧佛寺内,多在二月底三月初开放,有的可在12月前后开放。到卧佛寺观赏腊梅,已成为京城不少游客的一大幸事。 卧佛寺的腊梅花与众不同,它不仅仅是京城开放最早的室外花卉,还在于它在佛殿前沐浴年代流逝的风风雨雨,越发地虬枝刚劲,花香缭绕。那包含着禅意的花香里似乎有一切皆空的了然。它映衬着殿宇的红墙和香火的炉龛,让人禁不住抚今追昔。

    03月21日 
    阅读全文
  • 智慧法语:佛陀出家日 看佛和帝王宰相怎么评价

    核心提示:今天是2016年3月16日,农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释迦牟尼佛降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生示现,目睹老病死,舍弃王位、妻子,及后宫六万婇女,种种殊妙享乐,夜半踰城出家,苦行六年,最终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据《方广大庄严经》记载:悉达多太子出北门,遇到天人所化的比丘,便下车作礼问出家利益。比丘回答:“我见在家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皆是败坏不安之法,故舍亲族处于空闲,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习无漏圣道,行于正法调伏诸根,起大慈悲能施无畏,心行平等护念众生,不染世间永得解脱,是故名为出家之法。”太子闻后欣喜,赞言:“善哉!天、人之中唯此为上,我当决定修学此道。”在二月初八之际,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特将佛教三藏中关于出家利益的经文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悉达多太子夜半踰城出家(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三藏咋评价出家功德? ◇ 在家之人多诸烦恼,父母妻子恩爱所系。常思财色,贪求无厌,得时守护,多诸忧虑。流转六趣,远离佛法。当作怨家恶知识想,应厌家垢,生出家心。无有在家修习无上菩提之道,皆因出家得无上道。——《郁伽长者经》 ◇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财富珍宝具足。——《出家功德经》 ◇居家生业,种种事务,若欲专心道法,家业则废;若欲专修家业,道事则废。不取不舍,乃应行法,是名为难。若出家离俗,绝诸忿乱,一向专心,行道为易。——《大智度论》 ◇设满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大宝积经》 ◇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无量……是故佛说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贤愚因缘经 ◇若复有人归佛出家,功德有十。云何为十?一远离妻室,二染欲不贪,三爱乐寂静,四诸佛欢喜,五远离邪魔,六近佛听法,七远离三恶,八诸天爱敬,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十种功德,归佛出家获如斯报。——《分别善恶报应经》 ◇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万劫不堕恶趣,常生善处受胜妙乐,遇善知识永不退转,得值诸佛受菩提记,坐金刚座成正觉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难,能持戒者是真出家。——《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一切诸功德,不与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无量过患故,出家无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碍,出家者无障碍;住家者摄受诸垢,出家者离诸垢;住家者行诸恶,出家者离诸恶;住家者是尘垢处,出家者除尘垢处……——《文殊师利问经》 ◇听人出家,若自出家,功德最大,以出家人,以修多罗为水,洗结使之垢,能灭除生死之苦,为涅槃之因;以毘尼为足,践净戒之地,阿毘昙为目,视世善恶,恣意游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义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胜。——《贤愚经》 ◇闻说出家心生欢喜,功德无量譬喻不及,出家之利,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菩萨本生鬘论》 ◇居家愦闹,多事多务,结使之根,众恶之府,是为甚难;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无人之处,而一其心,无思无虑,内想既除,外事亦去。——《大智度论》  中国古代的帝王将相如何看待出家? ◇宋仁宗皇帝御题赞僧赋:“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白鹿衔花,青猿献果……” ◇顺治皇帝赞僧诗:“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身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含悲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身眼莫随财色染,道心须向岁寒存。看经念佛依师教,苦志明心报四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间天上独称尊。”

    03月21日 
    阅读全文
  • 关于佛教的十八种法器 这绝对能够演奏出交响乐

    佛教的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法物。寺院道场常用的法器法物如下: 潮州开元寺藏经楼铜钟(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一、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寺院的鼓(资料图) 二、鼓: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三、铃:在佛前诵经时所鸣打的法器。具有惊觉、欢喜、说法等三义。鸣铃以供养诸尊,称为振铃。密教修法时,为惊觉诸尊,或使其欢喜,即振铃发声。 四、板:报知时刻或集会时敲打的器具。依其形状称为云板、鱼板等。 五、梆: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的鸣器。在古代禅林中,常悬挂于浴室,现今一般寺院则悬挂于斋堂外,以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木鱼(资料图) 六、木鱼:诵经时所敲打,大众诵经时,音声随其节拍而整齐划一。此外,诵经敲打木鱼,取意于鱼的特殊习性,即不论在水中悠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江西靖安宝峰寺大雄宝殿内法器——磬(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七、引磬:俗称小手磬。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击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法器。 八、大磬:大磬为直径三十至六十余公分之磬,由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皆鸣三下。 九、铛子:法会唱赞时,与铪子配合板眼敲打,用以庄严节奏,为板乐供养之一。 十、铪子:法会唱赞时,与铛子配合板眼敲打。铪子不敲时两片合拢,敲打时六指托之,放于胸前,所以又称“平胸铪子”。 十一、铙钹:铙、钹原为娱乐用的乐器,后被用于佛门中的伎乐供养,而成为塔供养及佛供养的法器。 法螺(资料图) 十二、法螺: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之妙音,如《法华经·序品》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如《无量寿经》卷一以“扣法鼓,吹法螺”比喻佛说法之庄严。法螺本身也是一种乐器。 十三、拂尘:乃将兽毛、麻等扎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之物,原系印度人拂除蚊虫的工具,在佛门表示清除烦恼、尘垢的意思。 十四、香板:禅林中用以警策修行者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沈者,称“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监香”香板。一般系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知客、纠察等职事持用。 十五、念珠:念珠乃念佛时计数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圆满、佛心的表征,除了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坏事外,也是美好的装饰。 除了上述所列之外,幢幡、蒲团、手炉、传炉、香炉、金刚杵、戒尺、毗卢帽等,都属法器法物之列。法器具有报时集众、警策精进、伎乐供养、庄严道场等功能,如果敲打不如法,则会扰乱大众,因此,司法器者应以“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来自我警惕。 怎么样,是不是大开眼界,啥?小编只列了十五种?NO,都算上怕有几十种,只是以上这些比较典型大多能发出声音,阿弥陀佛。

    03月21日 
    阅读全文
  • 41位教授齐聚大觉寺 论人间佛教具有积极性意义

    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分组座谈(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苏俊) 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分组座谈(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苏俊) 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闭幕(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马盘齐) “第四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由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办,佛光祖庭大觉寺承办,41位教授经过两天的精彩论述发表,3月20日闭幕时综合各场次结论,所有学者一致认为:人间佛教具有时代性的积极推展作用,需要更多人投入研究发扬。 综合座谈时,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表示,本次会议四十多位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人间佛教的方方面面,包含现实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和星云大师的解决方法,从整个宗教学的角度分析其理论特色,并提出一些新的挑战:国际化推广当中的问题?如何在推广中实行本土化的问题?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的关系?等等。未来还可探讨:大陆佛教面临什么挑战?破解的方法在哪里?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靠什么和其他宗教抗衡,还有如何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相应?因此,人间佛教还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唐忠毛认为,每一次的话题都在不断地深入和推进,并以自己担任云湖书院讲师为例说明他所感受到的人间佛教,学生素质很高、课仪很受重视、求知欲很强。人间佛教的服务行动充分体现这种神圣感,符合现代社会人士的需要,充满了光明的前景。 佛光山丛林学院院长妙凡法师提到:2016年是佛光山开山50周年,在时间上,星云大师推动人间佛教的弘法已经超过一甲子,大师至今90岁,但弘法的脚步还没有停下来。在空间上,他弘法遍及全球五大洲。在人间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是大师说法的对象,能够普遍性的为大家接受,正因为他弘扬的人间佛教是普世的真理、价值。各位学者都是爱护人间佛教的论师,透过大家的研究,不仅是理论学术上的价值,同时也兼备还要安定、升华社会的功能。 大会总召集人,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让响应目前对人间佛教的一些疑问:1.台湾有学者提出“从人间佛教到公民佛教”的意见,不过我们应该把人间佛教理解为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根据这种视角公民佛教的理想本身就是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题中应有之义。2.有一些不真正理解人间佛教内涵的学者和社会人士,把人间佛教视为一种人天善法,最近星云大师撰写的《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严肃认真地响应了这一问题,人间佛教就是佛教,佛教就是人间佛教,不应将它窄化、矮化。3.有些学者非常不负责任地把当今大陆佛教中的某些乱象,例如商业化、功利化、庸俗化,归罪于人间佛教的倡导,实际上这些乱象依佛教的世界观理解,正是一些不健康不良善的社会共业的显现,恰恰应该说正是由于未能全面地弘扬人间佛教,才导致佛教今天的发展缺乏正确的方向。

    03月21日 
    阅读全文
  • 李嘉诚:香港没资格“独立” “港独”是脱离现实

    据香港商业电台报道,香港首富、长和集团主席李嘉诚17日出席集团业绩记者会时称,香港人不会认同“港独”,香港没资格、也不可能“独立”,“港独”是脱离现实。李嘉诚还称,香港目前各行各业都有压力,他希望港人就算政治态度不同,也要为香港整体利益出发,不要伤害香港,“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李嘉诚还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达到6.5%,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这一点,其庞大的经济力量令整体中国人生活提升。对于外界称他有意从内地撤资的传闻,李嘉诚澄清说,集团至今从未在内地出售过一块空地,在内地仅地产业务至少涉及1000亿港元。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早前公布报告称,香港会被中国内地的经济风险拖累。李嘉诚17日反驳称,若香港没有内地的支持,相信恒生指数“至少要跌一半”。他呼吁穆迪检讨下调香港评级展望至“负面”的做法是否适当。

    03月21日 
    阅读全文
  • 从陆丰东海的古寨落解读东海悠久灿烂辉煌的历史

    古寨落是东海人文历史的一大特色,规模之浩大,是财富的象征。吹拂岁月的尘埃,你可看到东海这一商贸古镇昔日的辉煌! 当324国道、沈海高速、厦深高铁等现代交通干线将陆丰带上城市化发展轨道,一批批高层楼盘林立崛起时,东海的老城区倒让人遗忘了。其实,东海的老城区是很美的,东海的历史文化之根是在老城区,那些掩映在新建楼群中的古寨落,宛如一颗颗璀灿明珠,解读她们,是一种美的享受。 东海带“围”字的地名有:上围、新围、洪家围、竹仔围、连厝围、锣鼓围、鳌围;带“寨”字的地名有:新墟三大寨,即金钗寨(陈厝寨)、保昌寨(郑厝寨)和彩园寨,另还有炎镜寨(包括新寨)、寨仔(通德里)、葭湖(寨)、围仔(白箖村内)、锣鼓围。这些都是古地名,凡有带“围”或“寨”地名的区域,都有可能建过寨。规模或大或小,有占地几百平方米,也有占地几十万平方米。改革开放前,东海这些寨是聚居密度最大的区域,除了这些寨就剩下几个市场和大街、马街。再往前推,寨落,在民居中所占的地位更为重要。岁月沧桑,有些已很难找到围寨的痕迹,有些却保存完好。除这些现在还在使用的地名、或还能看得到的围寨外,历史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城寨——东海滘寨。也就是陆丰置县时的县衙所在地,现城墙已不存在,那一区域的地名现叫城内,说明这里历史上确有城寨。官塘村还有寨墙残存。炎镜寨现在就没有寨墙痕迹可寻了,但它历史上是有寨的,不仅是它历史延用到现在的地名,还有一个地名“新寨”的出现,证明周围有过一个旧的寨,两个地名相互印证,说明历史上两个寨都曾存在过。随带一提的是,炎镜寨的大宫,即华光帝庙,现在还珍藏着宋宝佑二年刻制的石香炉,这一片乡村的历史可上溯到千年以前。城南农村有两个带“围”字的地名:白箖的围仔的崎砂的锣鼓围,但锣鼓围又名“拿投围”,“拿投”是当地方言对一种带剌草本植物的叫法,因此,这两个围可理解为房舍建在一起,周围有些树林、荆棘围着,是没有土建寨墙的。每一个围和寨,都是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用心品鉴,她会告诉你很多很多。 建寨历史最久的估计是东海滘寨,现在已没有寨墙痕迹,只剩“城内”这一地名;另一个应该是彩园寨,走访了很多老人,至今还不知道是谁建的;接下来是保昌寨,估计建于元末明初;与保昌寨相邻的金钗寨是清初陈天尹时代建的,建寨的时间、人物比较清楚。然后就是几个“围”,上围,是黄姓建的,在龙山中学北面龙山脚中,现在后人还在那里居住;新围,是陈姓建的,在东海影院左侧,俗称新围陈,现在也是陈姓后人在那里居住;洪家围,是洪姓先人建的,后有沈姓在里面居住,现在住户变杂姓了;寨仔,正名叫“通德里”,郑姓所建,一贯是郑姓族人管理和使用。现在大部分闲置。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当数“新墟三大寨”,即彩园寨、保昌寨和金钗寨。保昌寨又叫郑厝寨,金钗寨对叫陈厝寨。 彩园寨位于东海镇环城路北侧,属新光社区管辖,寨内面积约40亩,整个寨就象一个“回”字,寨墙四周建房子,中间建房子,方方正正。在“回”字内的小“口”两侧,各有一条笔直的排污沟从寨的北面通到南面,沟边就是一条笔直的巷道。寨是谁建的不清楚,但这一建寨的传说却一代一代传下来:彩园寨是轿地,来这里建寨居住的人祈望子子孙孙都成为坐轿的人,因此把寨建成轿形,寨内两条贯通南北的路道就是轿竿。这个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讲卫生,历史以来居住在里面的人都传承着这一优良传统,垃圾不随便放,巷道清洁。两条排污沟原来是阳沟,都经常清洗,象田里的水利沟一样,不会积臭水,不会生异味。以前社区每次组织卫生评比,彩园寨都是拿第一。现在寨内主要是林姓和杨姓在那里居住,还有一部分颜姓。环境依然很整洁。 保昌寨,本地人俗称郑厝寨,事实上在里面居住的郑姓居民是很少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相传,保昌寨是郑姓建的,后这一郑氏族群迁到现陆丰市上英镇英郑村开基。走访现英郑村长老,称这一传说他们族谱中没有记载。倒是了解到英郑村的先祖与甲子抗元渔民领袖郑复翁是同宗,都是甲子澳头人,在南宋是殷实大户或官宦。元朝入境后,家势处于低潮,迁离原址,约在郑复翁殉国之后过了三代人,来英郑开基。来英郑之前是否先建了郑厝寨,不清楚。但东海有另一个传说印证了郑氏一族来过保昌寨。现保昌寨外的螺河上有一座金钗桥,桥名是为纪念当年建桥时保昌寨一位郑氏妈,拨下头上金钗捐献作为桥资的义举。金钗桥传说建于元朝,是螺河上继迎仙桥之后的第二座桥。1936年以前是柴桥,因此也叫柴桥头,是东海通行城南农村的要道。元朝至今七百多年,那个时代,一般家庭妇女是没有金钗的,就算有也是珍藏着,而郑氏妈是“拨下”,说明她整日佩戴金钗,不是做农活、家务的普通主妇。因此这位郑氏妈应是出自官宦巨贾之家的贵妇人。与英郑望族在这里住过的传说相符。不管这一传说是否属实,但保昌寨是郑姓始建的是不争的事实。建寨这个地方原来地名叫河沟下,就在螺河边上。目前,这个寨保存相当完好,四周寨墙完整,唯南北两个寨门在“四清”时被毁坏,西门还存在。整个寨面积约五十多亩,四万平方米左右,分8条直巷,一条主干横巷。历史上郑姓在这里居住时间不长,后将寨卖给蒋姓,蒋又将寨内一部分卖给王姓(王文虎,当时的大商人),过后就有其他姓氏的人入寨居住。寨名还是叫郑厝寨。王文虎的生意做得很大,主要是走苏州吴城,货船就在寨西门外的水门仔码头中停靠,于是水门仔码头成了当时的墟埠,有一些服务于搬运货物的劳工集结在那里,其中有一支姓谢的客家人在那里落脚,久了也成了寨内的居民,一直居住到现在。谢姓在清朝时出了一位贤人谢景新,官拜广西榕县正堂。在谢太爷回家省亲时,出入于写着“郑厝寨”三个字的寨门很别扭,在随行仆役中很难解释,堂堂谢县令怎么去走郑厝的寨门呢?而且当时寨内姓郑的人已迁走了。于是谢景新提议把寨名改为保昌寨,保大家昌盛发达。这一建议得到寨内民众的赞同,于是从那时开始就改寨名为保昌寨,至今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但东海群众还习惯于叫郑厝寨,很大程度是受相邻的金钗寨,即俗称陈厝寨的影响。 郑厝寨还有一件特殊的“宝物”,一粒陨石。就在寨门口中,早年觉得它很大,比人还高,最近去看好象小了。但寨中长老说它几百年来就这么大。想来也是,这是一个错觉,当我几岁的时候,身高不足一米,当然觉得它比我高,几十年后,我长高它没长高,当然比我矮了。这粒石是陨石,身上布满燃烧过的洞,是奇石。一般人都知它是天上掉下来的,上中学时地理老师解释流星时就叫我们去水门仔看那粒石,就知道流星陨石是什么模样了。其实,水门仔并不是它的坠落地,它的坠落地是在几百年前的苏州吴城。当年王文虎的货船缷完货之后船轻,吃水浅,担心路上遇风被吹翻,于是船工在附近山野中搬这粒石压船,船安全靠岸了就把这粒石丢在码头的榕树下。已几百年了!它是当年郑厝寨商贸发达的旁证。 与郑厝寨一巷相隔的是陈厝寨,又叫金钗寨,原来在西门上有牌匾上书“金钗寨”三个大字,“四清”运动时被毁。陈厝寨是东海镇面积最大的寨,圆形,有东、西、南、北四个门。正门,即红白喜事出入的是东门,南门在现红光小学附近,最小。整个寨面积近20万平方米,十五条巷,寨内一个小角吴厝祠,就可以作为镇政府的办公址了,解放初期直至1972年的东海公社就在那里,现在东海当地群众还称金钗十五巷为“公社巷”,东海公社旧址现改作东海福利院。 在东海三大寨中,陈厝寨建寨历史比较近,始建于明万历廿年(公元1592年),扩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先是由章合陈开基祖陈复奎(有聘)偕兄有比、弟有第等兄弟在这里筑屋居住,至三世出了太学生陈君华,与当年的“海邑首富”陈天尹过往甚密,合作经商致富。1691年,陈君华与陈天尹合作在“月地埔”购得大片地皮合建寨子。这就是陈厝寨的来历。后,陈天尹年老,遂将大部分房产逊让给陈君华的三个儿子章其、章玉、章碧三兄弟。1713年他们兄弟拆除一些旧厝,建了一座集宗祠、书斋、住家于一体,占地2540平方米的“驷马拖车”大院,俗称“陈厝寨的大门楼”,因兄弟是章字辈,合力所建,故取“章合” 为大院之名。这就是“章合陈”的由来。 纵观陈厝寨的结构,是集居家、仓储、加工于一体的。东门是俗称的生死门,即日常寨内群众出入的门,西门是向河边的,西门外可停靠货船。寨内有几条巷叫“糖房”,应该是工场和仓库,是生产和储放蔗糖、粮食的地方;寨内还有旷町,可用于晒粮食和货物。从位置选址,水陆交通便利,建筑格局,有仓储、工场、劳工居所等等,可见是陈天尹的大手笔!为何后来逊让给陈章合,自己去其他地方发展?笔者个见,可能是缘于陈厝寨地势低,每到汛期都要上水。这一现象直到1961年“三河归一”后才彻底改变。现在陈厝寨内的居民除陈姓外,还有吴姓、张姓等其他姓氏,陈姓相对较多。陈章合大院最近被陆丰市指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因为建寨改变了东海的地貌。保昌寨是取寨外的红土来夯筑寨墙,取土的地方就成了贤堂池,前几年才被填平建设;陈厝寨也是取寨墙外的红土筑寨,留下长池和臭池仔;洪家围取土的地方留下后沟尾池;城内留下七星池。几乎每一个寨的旁边都有一个池的地名相伴,如果池是原来就有的,那么建寨时可能将它作为寨前荷包池之类加以利用,但这几个池都是在寨墙边,因此可断定是建寨取土留下的。 尽管现在这些寨的使用率很低,房屋大多闲置,但历史推前40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前,这些寨都是群众最喜欢居住的地方,住在寨内就认为是“墟心”,是最宜居的。那时,除了几个寨和“围”外,只有大街、马街、迎仙街、三六九墟、大帝等地人群比较密集;再往前推100年,几乎是绝大部分人是居住在寨内,寨外仅是商贸活动的空间;更别说兵荒马乱的年代,寨是安全岛。 古寨落是东海人文历史的一大特色,规模之浩大,是财富的象征。吹拂岁月的尘埃,你可看到东海这一商贸古镇昔日的辉煌!寨,除了有防盗、防匪的功能外,还起到凝聚乡邻感情的作用。当地有句俗语,叫“乡里企,乡里围”。“企”是当地方言,意即居住,“围”是靠拢、聚集的意思。大意是居住在一起的乡邻,应团结互助。在东海,邻里团结互助是公德也是义务。这种团结互助的美德以前需要,现在同样需要。

    03月21日 
    阅读全文
  • 先谋善断见机不让的谢国民

    经过了20多年,很多人仍记得那个每周日傍晚守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正大综艺》的情景。 《正大综艺》红火的背后,有一家来自泰国的企业——正大集团。正大集团在中国投资超过30年。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正大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牧工商一体经营公司,并成功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而瞅准中国发展机遇、引领正大集团高速发展的就是谢国民。 1979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开始萌芽。当许多人犹豫不前时,谢国民先人一步于1980年到访中国,并毅然投资1000万美元在深圳创办了一个现代化的饲料养鸡场——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取得了“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揭开了正大集团大举投资中国的序幕。 有人曾问谢国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市场进行投资,他回答:“商家最看重的是机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事实证明谢国民的眼光独到。1982年正大康地年产24万吨的现代化饲料厂建成投产,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不但开创了中国现代饲料业之先河,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崛起,推动了饲养业迅猛发展。 谢国民相信跟着国家政策走,一定能赚到钱。1988年,国务院宣布海南建省,兴建特区。谢国民马上意识到了这一机会,他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整体布局考虑后认为,在海南这么一大块土地上应当建设一家石化基地。“兵贵神速”,1988年年底,谢国民见机不让地与海南省签订了合同,投资20多亿美元建设海南石油化工基地。 1990年4月,国务院宣布开放开发浦东新区的消息,谢国民意识到这又是一次投资机会。他开始与上海市领导探讨参与浦东开发的可能性计划,最终投资20亿美元开发浦东新区,从而将他对中国的投资推向又一个高潮。 正大集团进入中国10个年头时,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知名度,谢国民策划了一次正大历史上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公关活动。正大集团出资与上海电视台成立正大综艺公司,制作出由大众参与的娱乐节目《正大综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当时国内大众娱乐节目还不多见的情况下,《正大综艺》一经推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正大也在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此后一段时间,正大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猛,各项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正大集团的产业群扩展到农牧、水产、石化、房地产、医药、零售、摩托车、电讯等9个领域,仅农牧集团旗下就有上百家企业。在多元化的大旗下,正大集团这艘航空母舰开足马力,一路乘风破浪。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风暴。在此情况下,谢国民作出了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卖掉泰国境内莲花超市80%的股份,转战中国市场。 如今,正大集团形成了以农牧、水产、种子、电信、商业零售为核心,石化、机车、房地产、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谢国民以其慧眼与魄力,使正大集团这个外资企业在中国飞速发展。

    03月21日 
    阅读全文
  •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大量生产的思路已行不通

    在两会期间公布力争2020年之前实现年平均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此,《日本经济新闻》在两会期间采访了为了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他认为要保持增长,产业升级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在被问及应采取哪些举措时,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只能通过技术革新推进改革。例如TCL去年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了8300万部手机。仅从销量来看,可能排在世界第5位或第6位。但是,大部分为中低价位产品,与美国苹果难以相比。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如何实现技术革新?对此,李东生表示:“为什么中国人特意跑到日本那么大量买马桶盖呢?或许不是因为中国企业无法生产那种商品。换言之,中国企业自主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较弱,同时商品策划力仍然低下。” 他认为,仅仅是大量生产的以往思路已经行不通。在企业内部培养精心制造产品的“工匠精神”是今后必不可少的。日本和德国具有对产品精益求精、认真改进产品的企业文化。这一点在形成差异化、打造品牌方面非常重要。这方面有所欠缺的中国产品很难在海外高价销售。  快速的工资上涨也成为中国企业面对的课题。李东生指出,回顾最近数年来的中国,工资上涨速度一直超过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最低工资不需要每年都提高,应该合理作出判断,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快速的工资上涨将给企业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 

    03月21日 
    阅读全文
  • 潮商档案丨“鸟飞飞不过午安园”的马来糖王许氏父子

    马来西亚槟城威省的巴都卡湾,这个潮汕人漂洋过海最先在马来立足的地方,被称为”马来一代糖王”的许武安及其父亲许栳合就是从这里开始,用蔗糖铺就一段成功之路。 槟榔屿自从1786年开埠之后,英国人就希望将那里发展成为驻点基地。为了维持日常的行政开支,殖民地政府最先试图引进种植经济作物。由于威省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甘蔗,到了1840年,甘蔗产业在威省发展迅猛。​

    03月20日 
    阅读全文
  • 王健林再度支招年轻人:创业要找到真正的哥们

    [摘要]这篇文章是王健林在牛津大学公开课问答部分的摘编,为啥要把这部分单独摘出来呢?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创业大潮中,而在开始就能把事情想清楚,能找准方向的人太少了。在这个问答中,他有很多肺腑之言,并毫无保留支招年轻人。 来源:万达集团(微信号:guojiwanda) 如果要让我给你指导几点…… 问:我是商学院的,您知道在80、90年代中国起来了很多创业家,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英雄,但是2012年以后,中国经济出现变化,您给我们想创业的人有什么指引和建议? 王健林:其实现在的创业环境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我创业注册资金50万块钱,是跟人家借的,你们知道多高的利息吗?25%的年息,五年还本,还清。现在有不少的创业,我个人每年还支持着100个创业项目。支持青年创业的人是很多的,关键是你怎么找到资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一个能吸引资金的商业计划书,说白了就是你的计划要可行,说得不好听的话,你得会忽悠,你得说得对,让别人一听就觉得靠谱。有些青年创业说的数很大,我要做行业第一,要做世界第一,别人一听就不敢给你投资了。你脚踏实地做什么呢?其实不完全取决于做什么,传统产业照样有大量的机会,之所以叫传统产业,就是长寿、生命力强,才叫传统产业,创新企业增值高、盈利快,死得也快,这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要让我给你指导几点,创业要找真正的哥们、兄弟,或者请专业的指导老师。我们那儿有创业的指导老师。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如果你愿意申请,万达有专门的申请计划。 人生中应提出现实能达到的目标 问:努力和勤奋背后的原动力,是个人的理想,对财富的追求,还是出于社会的责任? 王健林:分阶段讲,初期激励我不断奋斗的目标是过得好一点。原来我从政府机关下海,目标很简单,让自己活得更好一点。所以我刚去创业的时候,公司员工跟我说,干到1个亿咱就退休,当时想几万元就了不起了,干到1亿元就退休,没想到这个理想很快就实现了。我发现目标定低了,目标定为把公司发展得更大一点,成为一个知名企业,这个目标就有所修整。我觉得对万达来讲最重要的一步是1993年走出大连,从一个地方企业向全国性企业转型,你要知道到全中国发展等于到全欧洲发展,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当于欧洲,人口两倍于欧洲。在万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我的目标是要万达成为一个全国知名企业。 最近几年激励我的目标就不一样了,那就是我有一个更宏伟的愿景,把万达做成全球知名品牌,做到一流企业,我不能讲具体数字,我们内部定了数字,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球前多少名,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如果实现了,我也可能退休潇洒去了,也可能再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几年前公司收入大概100多亿的时候,我就跟大家说,这次是说真的,我做到1000亿规模一定退休。应该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平台,你不用太勤奋,你跟着坐车,每年还有百分之八、九的增长,努力一下会有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增长,这个目标四五年就实现了。员工问我还退休吗?我说现在退休早了一点。现在我们定的目标是世界一流跨国企业,我到时候退而不休,可能不天天这样干,可能有另外的事情做。 我自己是分阶段设定目标的,人生的目标是分阶段的。在人生过程当中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坐标体系,这是现实的,而且才能达到。三年前,万达刚刚自己独立成立一个创业基金,每年支持创业大学生5000万。有一个年轻创业者找到我,我说这样吧,本来我们有评审过程,有评审阶段,但看到你们这样三番五次找我,我就破例,不用评审了,我就写推荐信,直接给你几百万创业。你知道这个人跟我说什么?几百万哪够?我说你要多少?他说起码几个亿,我说你懂不懂几个亿不叫创业了,那叫成功者了。所以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人生在过程当中提出现实能达到的目标。 问:我是留英学子。王总,您这么繁忙,平时有没有什么方式给自己预留出一些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还是说工作本身就可以是一切? 王健林:工作不是一切,但是工作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我想给自己预留时间,做不到啊!为什么?我想休息,公司下边总有老总打电话。现在不是具体做事务,就是会见人。今天说谁来了,不行啊,您得会见一下;明天说您得会见一下,我们就好工作了。老外来了,你见不见?也得给面子。所以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会见、吃饭。

    03月18日 
    阅读全文
共5454记录 首页 «上一页 ... 222 223 224 225 226 ... 下一页 » 尾页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