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的潮商 从澄海走向世界
从汕头市出发向东,不到10公里的路程就到了澄海。 澄海与中国其他的小县城没有什么不同,破旧的街道和崭新的大楼交相辉映。2009年10月,做玩具起家的奥飞动漫以58倍的高市盈率登陆深圳中小板,人们这才注意到这个叫澄海的小县城——这里居然是中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 澄海位于粤东韩江下游出海口,濒临南海。如果翻开中国的商业史,澄海应该是一个被铭记的地方。中国最著名的商帮——潮商,正是从澄海走向世界的。 与所有商帮最大的不同是,潮商的影响是国际性的。东南亚、欧美各地华人首富几乎全部是潮汕人。在泰国,潮汕人达到500多万,甚至掌控着泰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并在政治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潮汕区域三面高山环抱,一面向海,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陆路的迁移十分困难。 而对于潮汕先人们,海洋成为他们的出路。著名学者黄赞发说,要研究潮商,一定要从海洋文化着眼。中原的农耕文化向来“重农抑商”,晋商和徽商始终处于正统文化的边缘,由商而仕则是他们的追求;而在潮汕,商业一直是被推崇的对象。潮汕地处边陲,交通不便,正统文化对这块土地的影响有限。 在明朝严厉的海禁管制下,潮汕曾经出现过强大的海商武装集团,与官府抗衡。早在500年前的明朝正德年间,潮汕的海上贸易已经相当发达。这些亦盗亦商的武装集团正是早期的海外潮籍商帮。在大海上与风浪搏击的胆魄,长期边陲意识形成的叛逆性格,这种气魄和狼性,是中国其他商帮所没有的。 潮汕人创业几乎都是从底层做起。李嘉诚做过学徒,林百欣做过苦力,这样的故事在潮汕民间口口相传,极富榜样的力量。深圳街头那些挑箩筐的、摆地摊的,很多都是潮汕人。大多数潮汕人都从零售业开始艰苦创业。走在深圳的大街上,潮汕人开的餐馆、米店、茶叶店、便利店随处可见。深圳主要的批发专业市场,如通信市场、电脑市场、海鲜市场,当地小店的主要进货地——湖贝路批发市场等,大都是潮汕人在经营把持。潮汕人掌握着深圳大部分的零售渠道。 “一般都是爷爷出来卖茶鸡蛋,爸爸开个小铺子,儿子可能就能做大生意。”北京潮星文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宋美遐说。这样一代一代积累的商业经验和强大的商业网络,使得潮汕人在商业零售领域取得的成就,没有任何一个商帮或者团体能够超越。泰国谢国民的易初莲花,李嘉诚旗下的屈臣氏和百佳超市以及通过并购到手的法国最大的香水零售连锁商店,黄茂如的茂业百货,马来西亚钟廷森的百胜集团,这些在零售行业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大多都是潮汕人的。甚至在欧美,潮汕人在商业零售行业也举足轻重。汕头籍的陈才孝在美国的顺发行公司经营的大型超市,年营业额超过200亿美元;郑辉经营的巴黎士多有限公司旗下16家连锁超市几乎覆盖了法国各地。 至今,潮汕地区仍保留有非常浓厚的宗族观念。 由于内部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在潮汕有“出生入死”的说法,即走出潮汕反而能生,留在潮汕没有出路。潮汕人在商业上的成就主要是在走出潮汕之后取得的。一旦走出潮汕,潮汕人的团结也是空前的。 斯特林·西格雷夫在《龙行天下》一书中说:“潮州人在文化上十分独特。他们操纵着地球上最有钱、最强大的地下网络,是世界上最早的跨国公司之一。组织严密且向心力强。”
06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