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所有文章

新闻中心 > 所有文章

  • 大学生毕婚族匆匆入围城 想抱团取暖闪婚也闪离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结婚,我们的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眼下,“先立业后成家”这句话在高校中的主流地位已经被撼动。无锡一些新潮大学生选择了前脚跨出校园,后脚就迈入“围城”,他们被冠以特殊的称号——“毕婚族”。在大学生看来,一纸婚书,不过是一张合影和一枚红色印鉴。   刚从招聘会“血战”下来就直奔民政局的赵玟告诉记者,虽然和一些先就业再结婚的人相比,她和男朋友属于“无房、无车、无贷款”的三无人员,但两人感情稳定,家长也担心她走入社会以后只忙工作不成家,而催促她结婚。赵玟介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常会被问及是否有结婚、生子打算,招聘单位担心女性会因为成家而耽误工作。女性求职面临“隐性歧视”,就业压力比男性更甚。赵玟说,“找不到合适工作,我就先生孩子,开个网店,等孩子两三岁了再出来呗。”   “毕业的时候我都23岁了,这是女生一生当中的‘黄金时期’,当然要趁着青春还在的时候为自己找个好归宿啦。”小梅也是一位今年的高校应届生,她和一位已经在社会打滚多年的“男生”谈恋爱已近2年的时间了。“他现在有稳定的工作,也有自己的房子。前段时间我们就谈过结婚的问题,现在我工作也有着落了,他跟我说既然大家的工作跟感情都这么稳定,就尽快登记结婚。我很快就答应了。”      而另一位忙着到处相亲的女孩小晓的话可能说出了部分应届高校毕业女生的心声。“我们现在还年轻,当然希望能够嫁一个有钱人,虽然这样说好像有点势利,但是这就是现实啊。”   希望共同面对压力   抽样调查统计显示,逾半的“毕婚族”是大学期间就开始交往的青年情侣,虽然刚毕业有的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双方多年的相处让彼此有了共同生活的意愿,决定“抱团取暖”,组成家庭后共同面对就业压力与生活负担。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过大,现在的“85后”一代在选择伴侣时普遍存在矛盾彷徨的心态。他们希望通过婚姻提高生活的期望值来改变生活境况。   “毕婚族”闪婚也闪离   这客观上也为后来的婚姻破裂埋下了祸根,从而造就了很多闪离。   大熊(金融系)和莫小米(中文系)在大学相恋一年多,毕业前三个月,两人登记结婚;然而这段婚姻只保持了三个月又十天,令人羡慕的一对新人转瞬成了分飞燕。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两人手上各攥了一张离婚证。这两位主人公,他们曾经的关系是同学、恋人、夫妻,但现在什么都不是。毕业前夕他们迫不及待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别人还为工作发愁的时候却搬进了父母筑好的“巢”,然而匆忙上阵的婚姻,刚满百日,连正式的大家庭都还没组建,一对本来惹人羡慕的“金童玉女”组合就土崩瓦解。   相爱简单相处太难   婚姻专家认为:“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毕婚族”大多追求瞬间爆发的激情,因此往往容易迷失。一旦结婚,婚前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和对方缺点便一览无余。   在一些匆匆进入围城的“85后”小夫妻中,大多都是因为性格不合而劳燕分飞。一旦走入真实的生活中面对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等琐碎的事情,很多人的浪漫激情也一点点消磨殆尽。恋爱时,恋人之间总会极力呈现美好的一面,也乐于美化和包容对方,但真正结婚后,拉紧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不必再害怕失去了,所以就坦然做自己了。于是,彼此的本性开始慢慢显露,而此时很多“85后”的年轻夫妻往往不明白家庭的意义是包容和忍让,还在我行我素,不顾及对方以及家人的情感,那么就会很快使婚姻陷入僵局而导致离婚。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 大学生毕婚族匆匆入围城 想抱团取暖闪婚也闪离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结婚,我们的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眼下,“先立业后成家”这句话在高校中的主流地位已经被撼动。无锡一些新潮大学生选择了前脚跨出校园,后脚就迈入“围城”,他们被冠以特殊的称号——“毕婚族”。在大学生看来,一纸婚书,不过是一张合影和一枚红色印鉴。   刚从招聘会“血战”下来就直奔民政局的赵玟告诉记者,虽然和一些先就业再结婚的人相比,她和男朋友属于“无房、无车、无贷款”的三无人员,但两人感情稳定,家长也担心她走入社会以后只忙工作不成家,而催促她结婚。赵玟介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常会被问及是否有结婚、生子打算,招聘单位担心女性会因为成家而耽误工作。女性求职面临“隐性歧视”,就业压力比男性更甚。赵玟说,“找不到合适工作,我就先生孩子,开个网店,等孩子两三岁了再出来呗。”   “毕业的时候我都23岁了,这是女生一生当中的‘黄金时期’,当然要趁着青春还在的时候为自己找个好归宿啦。”小梅也是一位今年的高校应届生,她和一位已经在社会打滚多年的“男生”谈恋爱已近2年的时间了。“他现在有稳定的工作,也有自己的房子。前段时间我们就谈过结婚的问题,现在我工作也有着落了,他跟我说既然大家的工作跟感情都这么稳定,就尽快登记结婚。我很快就答应了。”      而另一位忙着到处相亲的女孩小晓的话可能说出了部分应届高校毕业女生的心声。“我们现在还年轻,当然希望能够嫁一个有钱人,虽然这样说好像有点势利,但是这就是现实啊。”   希望共同面对压力   抽样调查统计显示,逾半的“毕婚族”是大学期间就开始交往的青年情侣,虽然刚毕业有的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双方多年的相处让彼此有了共同生活的意愿,决定“抱团取暖”,组成家庭后共同面对就业压力与生活负担。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过大,现在的“85后”一代在选择伴侣时普遍存在矛盾彷徨的心态。他们希望通过婚姻提高生活的期望值来改变生活境况。   “毕婚族”闪婚也闪离   这客观上也为后来的婚姻破裂埋下了祸根,从而造就了很多闪离。   大熊(金融系)和莫小米(中文系)在大学相恋一年多,毕业前三个月,两人登记结婚;然而这段婚姻只保持了三个月又十天,令人羡慕的一对新人转瞬成了分飞燕。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两人手上各攥了一张离婚证。这两位主人公,他们曾经的关系是同学、恋人、夫妻,但现在什么都不是。毕业前夕他们迫不及待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别人还为工作发愁的时候却搬进了父母筑好的“巢”,然而匆忙上阵的婚姻,刚满百日,连正式的大家庭都还没组建,一对本来惹人羡慕的“金童玉女”组合就土崩瓦解。   相爱简单相处太难   婚姻专家认为:“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毕婚族”大多追求瞬间爆发的激情,因此往往容易迷失。一旦结婚,婚前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和对方缺点便一览无余。   在一些匆匆进入围城的“85后”小夫妻中,大多都是因为性格不合而劳燕分飞。一旦走入真实的生活中面对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等琐碎的事情,很多人的浪漫激情也一点点消磨殆尽。恋爱时,恋人之间总会极力呈现美好的一面,也乐于美化和包容对方,但真正结婚后,拉紧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不必再害怕失去了,所以就坦然做自己了。于是,彼此的本性开始慢慢显露,而此时很多“85后”的年轻夫妻往往不明白家庭的意义是包容和忍让,还在我行我素,不顾及对方以及家人的情感,那么就会很快使婚姻陷入僵局而导致离婚。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 80后父母热衷给孩子找对象以减少其孤独感

    夹着尿不湿的一群小屁孩,在爸妈的怀中先煞有介事作一番自我介绍,看到中意的“对象”就送上一朵玫瑰,如果双方看对了眼,再互赠玩具当“定情信物”,男女宝宝即可获得一张大红的“结婚证”。    这样定亲的方式,没听说过吧?10月底,长沙的潮爸潮妈们真折腾出了一场娃娃“相亲结婚”大会。为了让自家宝贝在活动中获得较高的人气,成功摆脱孤独的“独二代”,潮爸潮妈们可是煞费苦心。    年轻爸妈热衷网上发相亲帖   “李昭乐,美女一枚,芳龄8个月,希望未来女婿帅气温文,亲家知书达理,呵呵,最主要是小伙伴能玩到一块。”这是昭乐妈妈发的相亲帖。2岁的郑思韬的妈妈立马响应:“我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帅哥哦!我已经两岁了!我爱说爱笑,也很爱和MM玩哦!哈哈!特别是美女哦!想要我的定情信物吗?那就来找我哦!LET'S GO !”      80后爸妈不仅贴出了宝宝各个时期的照片,生活照、艺术照纷纷亮相,他们还特地留下了QQ,方便大家联系。宝宝相亲大会也就应运而生,年轻的爸妈们一呼百应,几十名宝宝,加上双方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叫一个热闹。   相亲会上,女宝宝很“俏”   网名“黑夜彩虹1106”的网友说,前几天参加一个网站的宝宝相亲大会,1岁的儿子跟一个叫“跳跳”的小女孩十分投缘,配对成功。后来她才发现跳跳爸爸是湖南卫视一位知名的主持人,这让她又惊又喜,没想到带儿子相亲,还跟名人结了亲家。   据湖南妈妈网的负责人“清清”介绍,前几天刚刚结束的宝宝相亲大会,有48位宝宝参加,现场配对成功了十几对,最小的相亲宝宝才5个月。清清说,有意思的是,因为现在男宝宝多,所以现场参加活动的女宝宝总是比男宝宝少,因此女宝宝总是特别“俏”,一名女宝宝身边经常围着好几个小男生。   不是真想结亲家,只为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俊豪妈妈说,自己宝宝在相亲活动中找了个“小媳妇”,今后并不一定他们真的能成为恋人和夫妻,只希望这个现代“娃娃亲”能让自己的孩子少一点孤独感。“我跟老公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小时候多孤独啊,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我们不希望儿子成为‘独二代’,能少点孤独感。”   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园长张洁说,现在流行的“娃娃亲”,与旧社会的“娃娃亲”性质不同,家长并没有真的结亲家、给孩子定终身的想法,更多的只是给孩子找个玩伴,缓解下孩子孤独的感觉,同时也不排除双方家长找个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渠道,但不宜做过多宣传和渲染。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 物价上涨快 80后职场新人争当“省钱族”

     从柴米油盐,到日用百货,今年以来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一路涨价,这让很多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初入职场的80后感受到不小的压力。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虽然几乎每个受访的年轻人都大呼“生活难”,许多曾经大手大脚的“月光族”、“购物狂”不由得精打细算,成了让人刮目相看的 “省钱新人类”,他们有的成了拎便当上班的“盒饭族”,买衣服 也 只 选 择 windowshopping和网购,甚至选择以团购方式低价享受高质娱乐……     “便当族”走进高级写字楼   Penny是在卢湾区马当路附近一家外企上班的年轻白领,今年才毕业来上海工作。最近她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个新节目——每天下班,去楼下的蔬菜店买点小菜,回家烧好,分成两份,一半当作晚饭,另一半用饭盒装好,第二天,衣着光鲜的她就提着一个便当袋子去上班。她说,刚来上海时,每天中饭都跟同事在外面吃,现在一起去吃饭的人变少了,陆续有人带便当来上班,感觉这样省钱又省时,她也加入其中。   Penny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每天在外面吃,一顿中饭至少20元,随着食材上涨,公司附近的饭馆要不就是涨价,要不就是减料,现在自己做菜带饭,买次菜不过20元,却可以吃两顿,还省去晚饭叫外卖。惟一让她有点不悦的是,带着饭盒挤地铁有些不便,身边的乘客时常打量衣着体面、手捧饭盒的她,她不得不用一个名牌购物袋把饭盒藏起来。   “鸡蛋居然都从3块多涨到5块了。 ”现在Penny对各种蔬菜、禽肉的价格涨跌也变敏感了,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再涨下去,自己做的便当也要缩水了。事实上,她的便当盒已经在发生变化。前几天,她心血来潮,多买了几个鸡翅和一些海带,做完饭一算,那个便当的成本要20多元了。后来,她就和要好的女同事“合作拼饭盒”,同事带荤菜,她就带素菜,第二天交换。“这样算下来,比分开还能便宜一些。 ”   对Penny来说,物价上涨还不只是在小小的饭盒中。以前爱去超市买零食,现在减少了;以前周末常跟朋友出去聚餐,现在犹豫了;以前玩牌类游戏去人均几十元的桌游吧,现在尽量挪到家里了;以前从火车站回家都打车,现在拖着大行李箱也开始挤地铁了。   “爱美族”转向window shopping   认识Lirael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购衣狂”,家里两柜子的裙子还嫌少。虽然现在商场里的衣服价格节节攀升,她也没有减少逛街的热情。不过,让陪她一起逛街的朋友非常诧异的是,Lirael现在越来越多的是空手而归的“window shopping”。   走进店里,拿起相中的衣服,进试衣间试衣服,用手机拍下标签货号,放下衣服走人,Lirael的逛街流程一气呵成,然后就钻入淘宝,凭记下的货号找到那件衣服。她说,以前三四百元还能买件外套,现在三四百元一件的T恤到处都是,让她不忍下手。有一次,她在商场看中一件299元的T恤,非常喜欢,就是觉得太贵,可偶然她在网上发现了代购,价格只有原价的一半,从此她就迷上了淘宝,除非有较大折扣,不然不会在实体店里买专柜的衣服。   天气渐冷,Lirael又开始犯愁了,“前几年一件六七百元的大衣觉得挺高档了,现在一件不起眼的衣服,随手翻开价签,2000多元! ”   冬装涨价最为明显,商场里的大衣动辄数千,新品折扣不多,就算有网上的五折代购也还是很贵,一向坚持不买仿货的Lirael也动摇了。她说,现在她再看中很贵的衣服,会用手机直接拍下衣服样子,然后在淘宝上找类似的款式。有一些号称是外贸原单的衣服,款式很好看,一件大衣只要两三百元。   为了省钱更彻底,她还加入各种淘宝群和服饰类论坛,这些地方经常组织团购。某个人相中一件衣服,在论坛或网络群里喊一群人一起买,凑到一定人数就可以跟淘宝店家议价了。 “最近新买的一双靴子,淘宝店里的售价是400多元,凑了一个大团,200多元就拿下了。 ”Lirael对她的新发现非常满意。尝到了甜头,她还不断拉拢身边的人加入网购大军,连从来都只去商场买东西的男同事都开始在淘宝买衣服了。   “海囤族”购物并不盲目   在杨浦区一家软件公司上班的小郑,如今和三个朋友合租在曾经就读的大学附近。虽然他自比“海囤族”,但却固执地表示,自己并非那种盲目购物的“乱囤”,他选择的不仅是大打折的时间,对打折的“含金量”也很有考量。    “很多人说涨什么就囤什么,可我觉得这样反而很容易被商家钻空子。 ”小郑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回,他和室友们看到卫生纸涨价的消息后,曾经买了好几袋一包十卷的卫生纸,以为一袋二十四五块钱挺合算的,“没想到回家一看,才发现这种打折的卫生纸是160克一卷的,和原来200客一卷的根本不能比。 ”有了这次教训后,他现在常常 “货比三牌”,“别说我婆婆妈妈,有空我还真会把一个个品牌的价格、重量做比较,不能一看到打折就抢购,不然还是容易吃亏。 ”      至于囤货的原因,小郑解释说,因为他是和几个大男生合住,他们本来对日用品的需求量就不小,趁早囤货也是无奈之举,“以前大家都是随便出去挑贵的纸巾买,现在不能这样了,虽然觉得几个大男人从超市大包小包地拎着回来挺可笑的,但是没办法啊。 ”   小郑透露,他和室友们还瞄上了城隍庙小商品市场和七浦路服装市场,“我们几个人经常去那些地方买袜子和衬衫,男生对衣着不是很挑剔,只要看起来整洁就行了。 ”小郑说,去这些批发市场购买袜子,如果好好砍价,十块钱就能拎回两三双,和大商场比,不知道合算多少,“我们几个人都爱运动,经常买袜子囤着。 ”   “团购族”追求低价高质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物价压力让许多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感受到压力,但他们中有不少人仍不忘保证生活质量,“我们刚进公司,难免要和同事、朋友一起出去吃饭、活动,但如果按照正常价格来算,根本负担不起这笔支出。 ”在一家杂志社担任编辑的小张说,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省钱固然重要,但她也不希望自己因为省钱而变成“宅女”。   就这样,为了追求一种“低价高质”的生活,小张和同事、朋友们开始转以在团购网站上购买各类消费券,“如前一段时间有很多网站都可以团购电影片,差不多五六十块钱就能包两张票,还送爆米花和可乐,这个对我们来说就太合算了,不然看一场电影两个人怎么也要150元以上。还有一些做瑜伽、学跳舞的项目,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现在团购个体验卡,去试试也觉得挺有趣的。 ”   小张说,原本她还担心在同事面前使用这些团购券会显得有些尴尬,但没想到大家几乎人手一份团购券,“还有一次,一个朋友专门团购了一家日本料理店的双人套餐券请我吃饭,大家都觉得这是挺正常的一件事,没什么好介意的。 ”   不过,精打细算的小张也表示,有时候,团购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花销,“刚开始时候经常看着便宜就购入了,但其实本来并不打算买的东西。 ”小张说,团购之风初起时,她几乎每天都会把几个本土的团购网站给“扫荡”一次,“后来才发现这些活动不是真的都那么必要,刚刚看到的时候会忍不住把钱给先花出去,有时候后悔了,也只好上网再把购买到的东西转让给别人。 ”   “记账族”确保心里有数   物价上涨后,许多原本大手大脚惯了的年轻人开始审视自己的收支状况,“以前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每个月花多少,好像不知道怎么的,钱就没了。 ”在一家国企工作的小徐说,她在大学同学的号召下,成了典型的网络 “记账族”,“对我来说,至少现在对自己花的、挣得心中有数,规划起来也比较方便。 ”   小徐说,如今网上有许多记账网站,上面的功能非常齐全,一点都不繁琐,“账本里可以预设每天的固定支出,像交通费等等,然后这些固定的项目就不用每天重复一项一项记入,一键就可以录入,非常方便。 ”小徐说,记账网站用饼图等图表为她分析各项支出的比重,哪里花多了,一目了然。现在,每个月初,她都会根据上月花费做一些 “消费计划”,“我常常会给一些上月花费较多的项目设定上限,这样,如果这一方面又超出设定的额度,就会有自动提醒。 ”   小徐说,省的最多的就是她的“零食开支”。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她特别喜欢喝可乐、吃薯片,有时候一天都会买上两三罐可乐和一大包薯片,连正餐都放弃了,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记得可乐从2008年夏天开始就是2.5元一罐,但是两三罐买下来还是挺贵的。最可怕的是薯片,以前大包的是4.2元,小包的3元,现在连小包都要3.6元,大包都6元了! ”最近一段时间,小徐每次想到要去购买零食时,就提醒自己:买了以后要记录啊,餐饮预算可能超支,还是作罢吧!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 朱鼎健:高尔夫球运动很适合现代中国人

    众明星在海口观澜湖试球技 朱鼎健(左三)与各路明星合影 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副主席朱鼎健博士今天在观澜湖世界职业明星高尔夫邀请赛新闻发布会上说,高尔夫运动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高球冠军或金牌被中国人夺得。 朱鼎健说,在海南海口举行世界职业明星邀请赛,希望通过众多职业球手、明星的到来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运动,将能更好的推动中国高尔夫事业的发展。其实,高尔夫运动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高球冠军或金牌被中国人夺得。 朱鼎健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表示,观澜湖世界职业明星高尔夫邀请赛是全球第一个为一个地区发展而度身定制的国际比赛。这次活动是为了呼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而创立的新赛事,未来还将在这里定期定址举行,力争成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体育文化交流的一项传统盛会和国际文化标签。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 中国有没有贵族传统

    主持|本刊记者 王雨佳 嘉宾|梁小民 清华大学EMBA特聘教授 何德章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张 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 新版《红楼梦》的热播,将“贾史王薛”所代表的中国专制集权时代的贵族标本,再次推到了世人面前。 自唐以后,中国古代的世家大族,从发迹到衰落,大都描画着相似的曲线:为政权立下功劳-获得爵位、官位-传到后代-逐渐边缘化-后代良莠不齐-继续边缘化-毫无影响……如同“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一样,中国贵族、世家的传承也颇为短命。相比之下,倒是欧洲至今尚有众多余存的世家大族。 中国历代,贵族的力量有多重要?贵族是中国发展的阻燃剂,还是助推剂?反思这些,对于理解现代社会中的一些模糊现象,或有帮助。 贵族在古代 主持人:古代,大多数中国式的贵族家庭都循着同样的曲线,盛极而衰。你是否认同? 梁小民:对比古代的中国和欧洲,贵族的发展曲线完全是相反的。中国历来是公有制,中央政权最强,只有皇帝才真正掌握一切,皇帝可以把好东西赐给有用的人,也可以随意剥夺。一个家族想要大富大贵,就要靠近权力——要么自己当皇帝,要么获得皇帝的首肯,有权才有一切。 而欧洲的贵族是靠自己的财产、领地立身。欧洲大家族的兴起首先要创造自己的财产。这个财产可能是打仗获得的,或者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地奇家族,靠经商获得。有了财产家族成员才能进入政界,获得权力。家族成员失去官职,身后还有领地与财产。而且,欧洲的私有制法理传统比较强。德国有一句话,叫做“风可进,雨可进,皇帝不可进”,意思就是贵族的领地、财产所有权,皇帝无权干预。所以,演进到现在,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是轮流坐庄模式,政府决策也是协商决定。 何德章:在中国古代,如果皇室之外的家族长期保持财富与特权,那就会和中国的专制集权政体不相容。皇权必定要遏止贵族势力的过度膨胀。 汉武帝时,就规定资产300万钱以上的家族必须迁离家乡到京城附近居住。汉代“世族”、魏晋南北朝“士族”,凭借文化垄断而长期富贵,“王谢”家族就是如此。唐宋之后,经济发展,印刷术普及,社会底层的人得以学习精英文化,并可以通过科举跃升到上层社会,世家大族元气至此大伤。 张鸣:我倒是认为,中国没有“贵族”的传统。在中国古代,皇帝更多的是希望天下每个家庭都能自给自足,不要有太大势力。但是皇帝需要有人做事,做事的代价就是给这些人一些利益,于是这些人就成了贵族。从“皇帝”这个称号出现之后,皇帝就一直在和各式各样威胁其统治的势力博弈,贵族只是其中之一。 明清时期,皇室家天下的法理基础深入人心,知识分子和全社会都心甘情愿维护皇室统治,一旦有贵族做大,全天下都口诛笔伐。如果家族势力稍微强大,皇帝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抄家,甚至满门抄斩。正是这套制度,让明清两代王朝都延续了两百年以上。 权贵资本在近代 主持人: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资本的力量逐渐强大,商业势力兴起,贵族缘何仍然不能长久? 梁小民:近代,“权贵资本”概念产生。胡雪岩、盛宣怀,包括孔祥熙、宋子文这些人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些家族的兴起和衰亡基本上也是和政治紧密联系的,所谓“成也政治,败也政治”。 即便在现代社会,一个家族要大富,必要条件就是要官商结合,靠自己的奋斗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全世界都是如此。 官掌握资源,成本最低。但是,完全靠官也很危险。晋商票号辉煌的顶点就是搭上慈禧太后这条线。于是,清政府给西方各国的战争赔款,最终全部由地方政府交到晋商票号,由票号交给外国银行。晋商票号还借给清政府很多钱。但清政府一倒台,借出去的银子都成了坏账,晋商票号从此衰落。同样,胡雪岩真正大富靠的是左宗棠,左宗棠一倒,胡雪岩必然要倒。 张鸣:实际上,权贵资本的势力增强也有其偶然性。从民国成立到抗日战争之前,民营资本的势力一度非常强大。那时候,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工作效率并不太高。一纸批文就赚大钱的事情很难实现,因为政府没那么大能力。后来,抗战爆发,随着政府对各类资源加强控制,权贵资本势力才得以急剧膨胀。 贵族的魔咒 主持人:中国贵族无法长久富贵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梁小民:原因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外部原因是,中国社会的确没有贵族生存的好土壤——集权制度太厉害,导致私有财产得不到保障。所以,一个家族要想成为大贵族,一定是要进入所谓的核心权力圈。但是,政权在不断更新,代代都能留在核心权力圈的难度很大。如果家族离核心圈越来越远,必然走向没落。 内部原因是,一个家族的长久富贵,对这个家族的后代有很高的要求。要承认,引导家族发迹的一代人都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把脑袋拴在腰带上,才进了核心权力圈,他的能力确实比一般人强。而家族的后代基本不用付出辛苦就可以得到一切,所以,他们的能力往往在退化。 主持人:贵族有没有长盛不衰的法门? 梁小民:权力好比一根拐杖,当一个家族靠它成功以后,就对它有了依赖,如果他们最终能把拐杖甩掉,靠自己的经营能力站住,就能长久富贵。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靠权力发迹以后,战略眼光不凡,做金融,铁路,然后又做资源。如今,他们对权力的依赖性已经很弱了。权力并不能够保证一个家族的长久繁荣。尤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官的权力应该越来越小。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 胡润服装富豪榜出炉榜单三成是闽商

    昨日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服装富豪榜”,今年闽商占据了该榜单三成位置,使福建继续成为服装富豪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安踏集团的丁世忠以190亿元财富居榜单第二位,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以216亿元财富居首,两富豪的排名相对去年未发生变化。 服装富豪榜福建商人部分 排名财富姓名公司总部 (亿元) 2190丁世忠家族安踏福建厦门 573丁水波特步福建泉州 964许景南家族匹克福建泉州 1060林和平兄弟富贵鸟福建石狮 1060丁伍号家族361度福建晋江 1638周永伟家族七匹狼[34.74 1.73%]福建厦门 1931林聪颖九牧王福建泉州 2521洪肇明劲霸福建晋江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 前十名榜单 川渝地区十亿以上富豪共58人

    川渝地区千万富豪概况 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2010胡润财富报告》,川渝地区千万资产富裕人士已经达到31,800人,其中亿万资产富裕人士2,170人。千万富豪人数占全国千万富豪总数的3.6%,亿万富豪人数占全国亿万富豪总数的将近4%。千万富豪平均年龄39岁,亿万富豪平均年龄43岁。 地区千万资产富裕人士排名亿万资产富裕人士排名 全国875,00055,000 四川22,10091,5209 成都13,500730 重庆9,7001865021 川渝地区富豪榜 根据今年10月发布的《2010胡润百富榜》,全国十亿富豪人数已经达到1363人,其中川渝地区上榜富豪有58人,总财富为2,130亿元,平均财富为36.7亿元,百富榜平均财富为39亿元。有5位四川籍企业家进入《2010胡润百富榜》前50名。 2010胡润川渝地区富豪榜前十名 排名财富(亿元)姓名年龄公司主要行业 1250刘永好家族59新希望农业、金融、食品、化工、房地产 2220刘沧龙、刘海龙兄弟55宏达集团冶金、化工、房地产 3110杨铿48蓝光集团房地产、饮料 475汪俊林、汪俊刚兄弟48郎酒集团房地产、白酒 570刘汉元、管亚梅夫妇46通威集团农业、新能源 570鲜扬37恒鼎实业焦炭 768刘革新59科伦药业制药、医药流通 768尹明善72力帆集团摩托车、汽车、金融 960罗韶宇、赵洁红夫妇52东银集团特种车辆、房地产 1058王劲47川威集团钢铁、矿业、水泥、房地产 来源:2010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 前十名中共有7家全部或部分拥有上市公司。 川渝地区城市首富 城市首富公司财富(亿元) 成都刘永好家族新希望250 什邡刘沧龙、刘海龙兄弟宏达集团220 攀枝花鲜扬恒鼎实业70 重庆尹明善力帆集团68 乐山宋德安德胜集团37 遂宁蒋卫平、张静夫妇天齐集团23 广汉陈陆文金广集团20 绵阳安治富富临集团20 绵竹乔天明剑南春17 自贡罗丽华家族川润集团16 来源:2010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 川渝地区企业家居住地 58位川渝地区十亿富豪中,居住最多的城市是成都,有27位,占川渝地区总上榜人数的47%,集中度较高;重庆以20位排名第二位,占川渝地区总上榜人数的34%。 地区人数 成都 27 重庆 20 乐山 3 什邡 2 广汉 1 绵阳 1 绵竹 1 攀枝花 1 遂宁 1 自贡 1 川渝地区出生的富豪(川渝商) 百富榜前十名中,川渝地区出生的企业家占到三位,相比其他地区最多,但有趣的是他们都在外地创业成功。海普瑞的李锂,财富400亿元,出生地四川眉山;东方希望的刘永行,财富350亿元,出生地四川新津;万达集团的王健林,财富350亿元,出生地四川成都。其中刘永行,刘永好及其兄弟曾在2001年荣登“胡润百富榜”全国首富。渝商中排名第一的是龙湖地产的吴亚军,财富280亿元,百富榜排名第15位。 旅居外地的川渝商 财富(亿元)姓名公司总部 400李锂家族海普瑞广东深圳 350刘永行家族东方希望上海 350王健林万达集团北京 280吴亚军家族龙湖地产北京 180朱林瑶华宝国际广东深圳 63阙文彬独一味甘肃陇南 47袁志敏、熊海涛夫妇金发科技广东广州 41陈泽民三全食品河南郑州 38张松桥中渝实业香港 33罗玉平金世旗贵州贵阳 25张亚平东辉煤焦化集团山西太原 16俞渝、李国庆夫妇当当网北京 16郑大清新疆天地集团新疆乌鲁木齐 13吴长江雷士照明广东惠州 来源:2010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 出生在川渝地区,但企业总部在异地的上榜企业家共有14位。 总部设在北京和深圳的企业最多,分别有3位和2位。 9家公司是上市公司或拥有上市公司,占64%。 在川渝地区创业成功的异地企业家 从百富榜上看,只有7%的外地商人在四川地区创业成功,在所有地区中排名倒数第11 位, 但却有24%的外地商人在重庆创业成功,在所有地区中排名第14位。可见,重庆在接纳外来创业者上更具有包容性。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 胡润娱乐榜:马化腾居榜首 丁磊次之

    继10月12日《2010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在北京发布之后,其子榜之一的《2010胡润娱乐富豪榜》也于11月9日在上海发布,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娱乐富豪榜”。 腾讯的马化腾以财富230亿元成为娱乐榜首富;网易的丁磊以财富145亿元排名第二;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家族以财富105亿元排名第三。“胡润娱乐富豪榜”上榜人数20人,上榜门槛10亿元,平均财富45.3亿元,比百富榜平均财富高6亿多。胡润百富创始人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示:“十年以内,娱乐行业应该是创造富豪最多的行业。” 继10月12日《2010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在北京发布之后,其子榜之一的《2010胡润娱乐富豪榜》也于11月9日在上海发布,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胡润娱乐富豪榜”。 腾讯的马化腾以财富230亿元成为娱乐榜首富;网易的丁磊以财富145亿元排名第二;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家族以财富105亿元排名第三。 “胡润娱乐富豪榜”上榜人数20人,上榜门槛10亿元,平均财富45.3亿元,比百富榜平均财富高6亿多。 胡润百富创始人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示:“十年以内,娱乐行业应该是创造富豪最多的行业。”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 2010年城市GDP排行榜存变数 苏州或超越深圳成第四

    近日,各城市前三季度GDP数据相继出炉,其中,广州稳坐第三把交椅,并借机亚运朝着“GDP万亿元俱乐部”高歌猛进,而苏州以70多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越深圳,有望成为第四城市。 广州冲刺“万亿俱乐部” 广州市11月初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54.28亿元,同比增长13.5%。 广州市统计局局长王旭东对媒体表示,广州今年全年GDP有望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继上海、北京后,第三个加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城市。 而第三季度数据显示,上海已经超越万亿元大关,而北京正在接近关口。 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今年为筹备亚运,广州基建投入很大,同时亚运带动会展、旅游、酒店等多个相关行业的繁荣,全年GDP过1万亿并无太多悬念。 据了解,亚运前的一系列动作极大地拉动了广州经济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亚运及其相关工程占广州固定资产投资的30%左右,对广州GDP贡献率近20%,对全年GDP贡献约1600亿元。 苏州暂超深圳 而今年前三季度GDP排行榜中的另外一大重要变化,即苏州前三季度GDP超越了深圳,统计显示:前三季度苏州GDP为6798.05亿元,同比增长13.5%,紧随广州之后,而深圳前三季度GDP为6722.03亿元,同比仅增长11.8%。 尽管两者差距甚微,但如果苏州维持目前的高增长态势,在年底极有可能微胜深圳。事实上,这并非苏州首次超越深圳,早在2004年,苏州的GDP就一度超越深圳,位于全国第三。 曾任苏州市委书记的深圳现任市委书记王荣曾多次表示,与苏州相比,深圳当前发展面临着资源空间不足等问题,在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招商引资等方面需要认真向苏州学习。 不过,比较前三季度数据可以发现,深圳主要落后的指标为固定资产投资,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认为,这说明深圳不是靠大兴基建来拉动经济增长的。 郭万达认为,今年产业结构调整、进出口经济低迷,深圳面临的GDP压力确实很大,但深圳的产业基础更成熟,一直是以民间力量为主体的市场力量推动发展,这种经济模式更具可持续性。 事实上,作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模式的缩影,深圳与苏州之间的较量也被上升到广东与江苏之间的竞争上。目前,广东省内不少学者认为,广东被江苏赶超是早晚的事,学者认为如果包括深圳在内的珠三角不出狠招,将很难改变这种趋势。    

    11月09日 
    阅读全文
共5340记录 首页 «上一页 ... 442 443 444 445 446 ... 下一页 » 尾页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