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导弹专家立新功:新式软件大幅提升导弹威力
佛显超(科技日报图片) 这是一次佛显超期待了很久的实弹发射。发射前,佛显超将研制的引爆参数输入导弹,这关系导弹的爆炸威力。他既感自豪,又怀揣不安。软件虽经多方比对校核,但仍需实弹发射检验。当巨龙带着大国雄风和佛显超的梦想,傲世出尘,振翅千里,摧毁目标,佛显超才舒展眉头,笑逐颜开。 佛显超,这位刚过完32岁生日的二炮装备研究院某室副主任,如此年轻却已完成重大课题3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 发掘未来 引爆梦想 指控大厅,新型导弹引爆软件攻关会,热烈进行。末尾发言的是佛显超,在这个高层次科研群体,一个国防科大刚毕业的硕士生,资历略显嫩点,但小字辈发言,却激起一阵波澜。他基于信息化作战要求,对自己负责的软件设计,提出了在当时近乎难以实现的高科技构想。对这个高起点的创新理念,有同志认为很前沿,富于挑战性。也有同志认为难度太大,风险难测。 但佛显超认为世界新军事变革日新月异,我们就要不断发掘未来,创造一流,履行使命。他下决心用报国强军实践“引爆”赶超的梦想。 有目标就有动力。这个引爆软件的研制,涉及目标气象、气动参数、弹道计算等多个学科,难度极高。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泡在书店和图书馆:大气结构、气动分析是正文,弹道计算、软件开发是旁注,引爆控制、参数辨识则是题图和尾花。学习中遇到难题,他就向专家请教,有时还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向母校求助。 佛显超不画别人的风景,勇走自己的路。“四梁八柱”准备好了,却难以构成房子。佛显超反复查看,原来是模块接口不匹配。疏通接口非常繁杂。他如同高举火把,在一个漫长的溶洞中探险,历尽艰辛才看到溶洞出口那束灿烂的阳光。 佛显超自主研制的引爆软件,通过多次飞行试验,已列装部队,大幅提高了导弹爆炸威力,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折桂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临危受命 激情井喷 大屏幕上,一场激烈的导弹攻防对抗正在上演,攻方利用多种破袭手段,试图突破防线;拦截方也不弱,采用雷达和防空武器布下天网,攻防对抗日益白热化。这个高科技仿真系统,就是佛显超研制的。 随着世界军事科技日益聚焦导弹攻防,某型导弹对抗能力如何?能否在关键时刻有效反击?成为武器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临危受命,佛显超披坚执锐,冲杀在导弹攻防线上。开展对抗评估研制,首先要搞清目标防御特性,佛显超到网上淘宝,但各家说法不一,如雾里看花。但他“货比三家”,反演推理,分析出目标特性的可靠结论。 导弹攻防评估,要进行逼真、动态、灵活的仿真,难点在于成员建立、场景设定、实验运行等,这些高新技术应用,增加了驾驭难度。但佛显超迎难而上,他首先建立扩展性强的先进仿真平台,真实模拟对抗双方武器系统,大大提高了仿真的置信度,使课题迈出关键一步。 攻防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各对抗要素,但在各主要要素下,会呈现成千上万种仿真场景。为了分清主次,理出头绪,他应用最新动态分析模式,进行大计算量操作,得出了高置信的评估结论。 最终,佛显超研制的软件系统,对正确评估某型导弹攻防能力有重要应用价值,得到有关专家充分肯定。他的头上,又多了一个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光环。 东风-15导弹发射(资料图) 主动请缨 追赶太阳 导弹攻防对抗需要使用多种装置,而每种装置又有不同作用。那么,何种导弹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装置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这有个优化组合问题,如果能研制自动生成软件,将极大提高导弹反应能力。 这年秋月,上级下达了这项紧急任务,要求在两个月内攻克。当领导还在考虑花落谁家时,佛显超主动请缨,挑起重担。 敢于担当,源于佛显超对技术的储备。在他的锦囊——一摞略显破旧的保密本和大容量机密硬盘,记载了大量翔实导弹攻防试验情况,对抗特性和效能分析结果,更是“玉中珍品”。这些闪光的积累,都在他课题研究中绽放异彩。 佛显超认真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明确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将各种分析结果,熔于一炉,提炼出对抗装置使用的“六大基本原则”。依据原则,他参照对抗装置种类、特点、效能等,研究确定了排列组合序列,实现了对抗装置的优化分配,使导弹达到最强的攻防能力。 从请缨到完成任务仅用27天。当自动生成软件列装时,部队领导连连表示这就是部队想要的东西! 目标在哪,成功就在哪。佛显超说:“目标并非目标本身,人生如同打移动靶,不能就着靶标确定‘目标’,而应瞄准目标前那块‘空地’。” 国庆阅兵式上亮相的东风-21C中程导弹(资料图片) 战术弹道导弹发射(来源:中国军网) 中国二炮导弹部队(来源:中国军网) 起飞升空的二炮弹道导弹(来源:中国军网) 参加国庆阅兵的东风-11B弹道导弹(资料图) 参加国庆阅兵的东风-15B弹道导弹(资料图) 在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的“长剑-10”巡航导弹(新华网图片) 国庆阅兵式上亮相的东风-31甲远程导弹(新华网)
11月09日